太平天国:杨秀清任人唯亲,李俊昌寸功未立,册封补天侯

聊聊历史 2024-05-19 19:46:53

杨秀清被眼疾折磨,便下令:“能治好东王眼疾者,封恩赏丞相,或者封侯。”李俊昌如愿以偿,册封为补天侯,寒了广大将士的心。

杨秀清,东王九千岁,太平天国实际掌权人。杨秀清有能力,也善于提拔人才,却不免任人唯亲,这点在李俊昌封侯问题上,尤其明显。

李俊昌,桂平人,杨秀清老乡。李俊昌略通医术,正符合杨秀清要求,因为杨秀清一直被眼疾所困扰,生活很不方便。

定都南京后,杨秀清大权独揽,日理万机,眼疾更加重。为此,杨秀清颁布一道命令:“治好眼疾者,可以授予恩赏丞相,甚至封侯。”

丞相,在太平天国是什么级别呢?太平天国“首义五王”之下是“丞相”,分为天、地、春、夏、秋、冬,每一种有4位,总计24人。

24位丞相之外,还有恩赏丞相。从太平天国官制看,所谓的“丞相”,应该跟清朝的六部侍郎一个级别,中高级官员。

李俊昌有点水平,还真的把杨秀清眼疾治好,减少了疼痛。杨秀清很高兴,便封他侯爵,是为补天侯。

补天侯,是啥意思呢?杨秀清享有“天父传言”资格,代表天父来训斥太平天国民众;杨秀清觉得有必要,洪秀全都得向天父下跪,也就是跪杨秀清。

杨秀清是“天父”化身,眼睛不好,李俊昌为“天父”治好了眼睛,于是册封为补天侯。

时人有谚语:“参苓逐户遍搜求,才进刀圭病已瘳;朗豁双眸云翳净,奇珍新赐补天侯。”说的就是李俊昌封侯事情。

治好东王疾病,就应该封侯吗?正常情况下,册封侯爵应该具备军功,或者为军事行动提供帮助的人,总之要跟军事相关,否则显得含金量很低。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飞将军李广征战几十年,还没得到封侯。李俊昌没有上战场杀敌,也不参与军事行动,却能封补天侯,也是搞笑。

罗大纲,太平天国首席猛将,骁勇善战。太平天国为何能崛起,为何能多次在绝境中生存下来?罗大纲是关键人物之一。

李秀成自述中,没有罗大纲,太平军能否从永安突围都是个问题。罗大纲不但带着大军突围,在湖南又招收了几万天地会、矿工,让太平军有了攻打大城市的资本。

攻克南京后,罗大纲又东征江南,夺取镇江,威震八旗。九江、湖口决战,石达开督师,实际上阵破敌,让曾国藩陷入绝望的是罗大纲。

如此,曾国藩俘虏李秀成时,还问他:“罗大纲这么能打,为何不封王?林绍璋表现那么差,为什么要封王。”

九江之战在1855年,李秀成被俘虏是1864年。接近10年时间,曾国藩都忘不了罗大纲,因为印象太深刻,被打疼了。

此外,罗大纲还提出“灭清三策”,阐述如何夺取中原,以及训练水师问题,但杨秀清都不感兴趣,直接无视他的建议。

张德坚,清朝探子,潜入南京搜集情报,著有《贼情汇纂》,是研究太平天国历史的重要史料。既然是搜集情报,张德坚在写作时并不美化,而是尽可能客观的记载,为曾国藩提供参考。

张德坚是这么说:“罗大纲功在秦日纲之上,但不能封王。”秦日纲,仅次于石达开的人物,册封燕王千岁;罗大纲比秦日纲能力强,但不能封王。

罗大纲一生,也就是混到冬官丞相而已,连侯爵都得不到,更别说王爵了。相对李俊昌而言,罗大纲太倒霉了,也让人寒心。

杨秀清可以赏赐李俊昌,但不应该封侯,而冷落了战功显赫的罗大纲。至于为何冷落罗大纲,主要原因两点。

罗大纲是天地会,不相信拜上帝,对天父下凡这一套没啥兴趣。杨秀清为何能崛起,不是家族背景多强,而是会表演“天父下凡”,但罗大纲并不相信。

再则,“陈来事件”中,萧朝贵为了拉拢罗大纲,以“天兄下凡”名义,处死陈来。陈来,也就是杨秀清的岳父。

罗大纲不相信天父,跟杨秀清还有私人恩怨。如此,杨秀清掌权时代,罗大纲自然无法封王侯,即便他战功显赫。

0 阅读:52

聊聊历史

简介:品味历史,获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