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为什么那么多人考公务员?

俇攘 2024-01-26 22:21:56

历史滚滚向前,王朝历史的高度不断攀升,而封建时代的发展,至关重要的是提拔人才方式的先进性进步,最典型的自然是选官制度的发展。

管理者的水平往往决定着一个社会的总体走向,所以,自古以来,王朝官员的选聘都是重中之重的一项基本国策,早在上三代时期,官员选聘基本集中在士大夫和贵族阶层,但是犹有楚庄王用孙叔敖,秦穆公羊皮换百里奚的美好典故。

到了秦朝时期,在选官制度上仍旧没有摆脱春秋战国时期的影响,采取客卿制度和军功爵位制度,同时也加强了对法家人才的重用,基本就是靠推荐和自荐,对于人才的选拔和聘任还缺乏一定的考证及提拔机制。到了两汉时期,吸取了秦朝的经验教训之后,在选官这件事情上,有了新的方式和思路,最重要的是推行了我国历史三大选官制度之一的察举制度,同时还运行着其他几种选官方式,比如征辟,对一些有特殊才能或者德高望重的人才,直接跳过察举的方式加以任用,可能先在中央担任郎官,然后再根据表现来决定是否授予实职。

察举制度‍

除了征辟之外,两汉之交还有任子和赀选两种方式,所谓的任子,就是父子相承的方式,在贵族间相互推荐和保举,高级官员可以保任其子弟为官,就形成了所谓的萝卜岗位,王侯将相都是那一批人,使得社会形成了很严格的阶级制度。而赀选也就是后来所谓的捐官,简而言之就是花钱买官,汉初,国家积贫积弱,中央财政缺乏资金收入,需要通过这种选官制度来维系国家财政,所以这种方式在汉武帝之前特别受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汉武帝时期基本摒弃了这种选官方式,直到汉末国家衰败,汉灵帝贪图享乐,才又开始卖官鬻爵。

东汉时期,是我国察举制的最巅峰,最突出的就是举孝廉制度,那个时候全天下的人都在表现出自己的孝顺,似乎人人都是二十四孝的典范,厚葬之风浓郁,天下一小半的财富都被孝子贤孙们埋在土地里给祖辈们陪葬。简而言之,就是你表现得越孝顺越廉洁就更容易当官,更容易升迁。但是世言,寒门无孝子,所以举孝廉的最终结局还是世家大族之间的内部游戏。

九品中正制度

到了曹魏时期,曹丕深感察举制度的弊端,为了改革官制,实行了我国历史三大选官制度之二九品中正制,对官员进行综合考量,然后定级定品,此项制度使得当时的官吏选拔有了一客观标准,此标准其实依然是采取地方群众舆论和公共意见,保留了汉代乡举里选的遗意,对于改革官场,缓解统治阶级和世家大族之间的内部矛盾起到了重要作用,这种制度是魏晋南北朝四百年的主要选官制度,但是却形成了东晋和南朝门阀士族遍地,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推动有限。

选官,还是应该在全体广大民众中进行选举,也要给底层百姓一些上升的通道。由此,影响我国历史最为深远的选官制度即将诞生,随着隋朝初期的发展和积累,整个帝国空前繁荣强盛起来,为了更好的管理国家,避免关陇贵族对于朝廷官员体系的垄断。当时因为社会安定,民间学术氛围得到了恢复和提升,为了更多的招揽天下英才,隋炀帝开始改变选官制度,创造性的施行了科举制度。

所谓的科举,自然是不需要通过地方和贵族的推荐,采取公开遴选考试的方式,进行科举考试。但是这一制度并没有在隋唐时期成为主流,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缺少层级递进关系,各项选官制度也没有完全成熟,所以隋唐真正通过科举为官的士子占比还是不高!到了宋代,随着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民间教育程度得到了空前提高,科举制度也到了很大的完善,从北宋开始弥封、誊录,真正开始公平公正的阅卷,加强了科举考试中策论的地位和重要性。

尽管如此,两宋时期科举出身的官员并不多,据数据统计,南宋统治的中期,荫补出身官员占57%,科举出身官员仅仅占了28%,还有15%是举荐上位的官员。可见,科举在发展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其实很大,毕竟很少有人能认可,那些凭借一次考试翻身,取代了人家一整个家族几代人的努力积攒的科举官员。根据古往今来的经验,那时候很少有人相信,农民的孩子没有家学渊源的浸染,也可以成为替国家掌舵的丞相或者六部九卿大员。

科举制度

所以,尽管科举起源于隋唐,但是发展其实并不快,历经六七百年悠悠岁月,直到明朝时期,才近乎成熟。这里面当然有理学发展的影响,最主要的还是,明朝开国,一个农民的儿子坐上了皇位,而朱元璋对元朝贵族的贪腐极为痛恨,对天下读书人和士大夫阶层都不信任,因为体恤百姓,所以从朱元璋开始,就加强了科举选官的重视程度。明初,因为条件不成熟,所以还是以推荐提拔和勋贵蒙荫为主,到了洪武中期,随着社会趋于稳定,民间学术氛围渐渐浓郁,百姓生活水平得到了空前提高,所以在朱元璋的主持下,科举制度一跃成为了明朝最为重要的选官制度。

到了明朝中后期,科举几乎成为了步入仕途的唯一通道,也是底层百姓唯一的上升阶梯。而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明朝和清朝时期为何会成为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科举到底有什么魔力,让许多读书人人不惜付出巨大的努力和时间,穷极一生,不顾家庭,也要考取功名,追求科举的成功,将金榜题名作为人生至高无上的理想。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热衷于考科举呢?

科举考试

首先,宋代之后,特别是明清时期,地方有能力的吏失去了晋升资格,让底层人士失去了有限的上升通道,只有科举和读书才是唯一的当官途径,官员与寻常书吏之间的差距被拉大,形成了一道天然鸿沟,而且科举成为了当官几乎唯一的出路,特别是随着科举发展,读书人越来越多,有功名加身的人也越来越多,连很多底层无品无级的岗位都需要科举出身的士子或者贡院毕业的读书人。

再者,政府宣传下,社会意识形态里,有科举功名加身的读书人,社会地位高。而且明清政府为了控制天下读书人,实行的是八股文,将天下的读书人困在那几本道德文章里,皓首穷经。不惜动员整个社会给科举士子名声,所以科举制度在明朝和清朝时期的社会地位非常重要。科举考试是当时社会上升流动的重要途径之一,许多贫寒家庭出身的读书人通过科举考试,实现了从平民到官员的华丽转身。对于他们来说,考取功名不仅是为了个人荣誉和家族尊严,更是改变自己和家族命运的重要机会。因此,许多人从小就开始苦读诗书,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够在科举考试中一举成名,毕竟“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中榜

其次,科举考试的内容与形式非常规范和严谨。明朝和清朝时期的科举考试不仅要求考生掌握经史子集等传统文化知识,还需要具备诗词歌赋、书法绘画等多种才艺。这种全面性的考试要求使得许多读书人必须具备全面的素质和扎实的基础,才能够顺利通过考试。此外,科举考试的制度也非常严谨,从命题、监考、阅卷到复核等各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规定和操作程序,保证了考试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第四,封建帝国时代的官员地位很高,与百姓乃至乡绅有着天壤之别,因为社会地位高,所以也成为了很多读书人梦寐以求的身份,而想要完成这身份的蜕变,只能通过科举考试来实现。

第五,科举考试对于当时的读书人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通过科举考试可以获得功名和官职,而这些官职不仅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荣誉,还能够获得丰厚的俸禄和福利待遇。此外,科举考试的成功还能够为读书人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例如结交名流、参与政治等。这些机会和平台也能够为读书人的事业和生活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明朝读书人

第六,科举考试对于当时的社会风气也有很大的影响。在明朝和清朝时期,儒家文化占据着主导地位,而科举考试正是儒家文化的重要体现。因此,许多人为了追求儒家理想和文化价值,也会积极投身于科举考试中。此外,当时的读书人也普遍认为,通过科举考试可以证明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同时也是对家族和家乡的贡献。

第七,考科举,混功名,在明代可以减免税赋和劳役,明朝为了鼓励读书人走上科举之路,给予读书人很多的优待,不仅仅是在名誉上,更重要的是在赋税这块,给了很多减免措施。所以,在明朝时期,很多家族都自建私塾,供整个家族的后辈读书考科举,不仅仅可以赚个名声,还可以享受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毕竟在明朝时期,朝廷的税负很重,特别是江浙一带,税收减免可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第八,科举在古代,是一次相对公平公正的选官制度,对于天下人来说,都是一次难能可贵的机会,毕竟在等级森严的封建帝国时代,有这么一次不需要流血牺牲就可以改变自己乃至整个家族命运的机会,不去参与一把都说不过去。

科举浸染文化

综上所述,明朝和清朝时期之所以有那么多人热衷于考科举,是因为科举制度在当时的社会地位非常重要,考试的内容与形式非常规范和严谨,同时考试的成功也能够为读书人带来很多实际利益和机会。此外,科举考试也符合当时的社会风气和文化价值追求。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科举考试成为当时社会的一种重要现象和文化传承。

1 阅读:78

俇攘

简介:研史,读书,写诗,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