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在中国北方留下一种游戏叫“跳楼”,他们不可能打败罗马帝国

路生观史 2023-12-26 19:14:29

第四部分:碎片化的匈奴

当马蹄踏过草原,那不留痕迹的岁月给人们更多的应该是怀念。在这份怀念里,应该清楚明白,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在中国这方美丽丰饶的土地上,都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因此,中国的历史就是英雄的史诗,这,没有人能够改变。

33.匈奴人留下了什么?北方有一种游戏叫“跳楼”

殉葬,俑的出现代替了活人,是文明进步。差不多在秦那个时候,匈奴人基本上也是这样的,他们亦不提倡真人殉葬的方式,真人殉葬已被象征性仪式所取代。匈奴丈夫死后,只需要妻妾将自己的一缕自己的头发或者其他亲近物什放入墓中,以示悲悼,象征性地说明自己已在另外一个世界陪伴丈夫即可。

通过今天的一些资料可以看到,开发了北方大草原和蒙古戈壁匈奴在当时的确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明水平。他们的冶铁技术曾经高于中原内地的,汉初中用战斗的刀就没有匈奴人的锋利。而作为游牧民族的他们在当时还拥有了建造城池的水平。今甘肃武威城郊有座古城,一些学者认为就是匈奴人建造的。另有一些外国学者考察认为,在郅支单于统治时期,塔拉斯河(发源于吉尔吉斯斯坦天山山区)流域曾建有一个城堡,明显受到罗马文化的影响。

匈奴人的造车技术也不错,他们牧养了大量马匹与拖曳牛,并且引进了有顶棚的高轮大车,作为机动的房屋。然而,匈奴人为今天的中国北方草原留下了些什么呢?这还需要人们进一步去搜集、挖掘和整理。

每年,匈奴人总会有组织地进行一些狩猎活动。我分析,他们不崇拜狼,极有可能崇拜鹰,而在狩猎活动中鹰是少不了的。今天,我国的哈萨克民族以其驯雕绝技享誉中外,是世界上仅存能够坐在马背上使用金雕狩猎的民族。有人说,驯鹰狩猎的历史源自于公元8世纪左右,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但这个时间上的说法是从哪里来的,有无可靠性,值得人们怀疑,但这也不排除与匈奴人有一定联系的可能性。俄罗斯历史学家列夫古米廖夫曾说:“他们(匈奴)首次从事游牧的牲畜饲养和有组织的狩猎。这远较个人猎捕更为有效,而至前3世纪,他们已使用猎鹰。”

流行于北方少数民族的叼羊也和匈奴人有着一定的关联。据说,当时游牧部落十分痛恨在草原上逞凶的恶狼,一旦捕获了狼,牧民们便将狼驮于马上奔跑,争相抢夺,以示庆贺。后来逐渐发展成了一项专门的娱乐活动,并由刁狼改为刁羊,多在喜庆的日子举行。

刁羊有分队和不分队两种形式。不分队时,大家骑马都去争夺一只割去头的小羊,有时为了方便也用一张羊皮代替,以最后夺到羊并放到指定地点者为胜。这项运动争夺激烈,对抗性强,体现了草原牧民勇猛豪放的性格。分队一般按两组进行。每组先出一人,在角力过程中出场人数逐渐增多,最后谁把羊抢到手谁获胜。

我把这项运动很广泛地看成马背上的球类比赛,但这要比比赛更加具备娱乐性,而且还很有人情味。叼到羊的人把羊扔到哪家,就表示给这家带来幸福吉祥,这家人当晚宴请所有参加叼羊的骑手。祝愿吃到羊肉的人能除病消痛,交上好运。而当下,内蒙古阿拉善和巴彦淖尔地区最为流行的赛骆驼也有匈奴的影子。

赛骆驼同赛马一样是蒙古族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流行号称“骆驼之乡”的阿拉善、巴彦淖尔市一带。有骑骆驼赛跑和射击等,骑手不分男女,多在每年一度的蒙古族“那达慕”大会上举行。

赛骆驼比赛时,赛手们身着蒙古族服装,骑上骆驼,一声令下,便策动骆驼开始飞奔。赛程一般5—10里,先到终点者为胜。获胜者常被人们抬起,并唱歌跳舞,以示敬佩。儿童参加的比赛,要专选两岁小骆驼,并备上五颜六色的绸缎驼鞍。此项活动具有浓郁的牧区生活气息,深受群众的喜爱。

在当年草原上,匈奴人每年都会组织一些大规模的祭祀活动,这在今天的草原上也有流传。此外,匈奴人很会搞草原群众文化生活及体育项目。比方说今天的跳马,在匈奴人的生活中也不是没有这个项目。

史书上说,罗马人最初是用真马跳,后来发明了马的模具,取了马头,进而成为今天的项体育运动。今天,我国的北方地区别说草原上的孩子,就连汉族的孩子也在进行着这项运动。其玩法大约是一个孩子爬在地上,让其他的孩子跳,然后逐渐立起身提高高度,跳不过去的人再爬在地上让别的孩子跳。

我小时候就常玩这项体育运动,后来当兵在军营里才见到真正的木马。只不过当时的我们将这项活动叫“跳楼”,四肢着地,躬身爬着为“一楼”,难度系数最小;低头直立为“五楼”,难度系数最大;中间还有二、三、四三个档次。

如今,生活在草原上的人都能歌善舞,当年的匈奴人也是。据说,他们很会唱悲歌,可惜的是人们今天只知道《匈奴歌》了。而在与他们有“关系”的敕勒人唱的那首《敕勒歌》中,人们依然能听到仿佛已经消失了的他们的悲鸣,只不过是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美景象给掩盖了。

大地空旷,匈奴人的文化生活挺丰富,他们也曾让横笛、箄鼓以及少量弦乐器的乐声响遍草原。

前124年春,汉武帝派遣车骑将军卫青将六将军从高阙、朔方、右北平三地出击匈奴。匈奴右贤王认为路途遥远汉军必不能到达,便如往常一般饮酒作乐。汉军日夜兼程,出塞奔驰六七百里,大军于夜间行至右贤王大营,李沮、李蔡、公孙贺、苏建四将与卫青成功汇合,围困毫无防备的匈奴右贤王。右贤王大惊,抱起一位爱妾跨上一马带领数百精骑往北面突围朝逃去。

当时,汉军的士兵们还听到了右贤王帐中有胡笳与箄鼓演奏的乐声。蔡文姬在其诗中也说,匈奴的胡笳与箄鼓常常在夜里响起,一直喧闹到天明。

胡笳是匈奴人最喜爱的重要乐器。据说,他们歌唱,一般都要用胡笳、琵琶、胡笛、“浑不似”、箜篌等乐器伴奏。胡笳最初是用卷芦叶制成的,后始用木管代替,声音哀怨悲壮,与箄鼓相配,它们曾经在匈奴人的帐房里夜夜响起。这些大多都被今天的草原民族继承了下来,丰富了草原的历史也活跃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34.匈奴大规模西迁是假的?他们不可能打败罗马帝国

伴随着历史的总有许多传说,但那不过都是后人加上去的,不可信的。

今天,一些人可能不知道陈汤,但一定知道“犯我强汉,虽远必诛”这句话。

《汉书》:“(前36年)秋,汉西域都护甘延寿发西域兵攻入康居(陈汤灭郅支单于之战),杀郅支。匈奴随郅支西迁者几尽。”意思是:西迁的匈奴基本没消灭了。

然而,有意思的事就在这儿,战后,陈汤凯旋回国,一些俘虏也就被带回了西汉。不久,今甘肃金昌下辖县永昌就出现了一个骊靬城,当地被设立为骊靬县。而所谓“骊靬”,就是当时西汉对罗马的称呼,后来才改为“大秦”。由此可见,那些被陈汤俘虏的罗马士兵应该就被安排在了骊靬。虽说,现在骊靬古城早已只剩断壁残垣,城墙也早已破损不堪,但为了宣传,有人甚至发文声称在当地发现的古墓里,考古人员从中出土的东西确定墓主的确是汉朝时期的欧洲人。还说现在“骊靬”城附近村子里的人,还有不少还保留着欧洲人的体貌特征。

一方面,汉朝人不会把一群匈奴的俘虏士兵集中安排在一个地方,再给他们修一座城,让他们修养好了再来攻打汉朝;另一方面,《汉书》明确记载,陈汤并没有将那些俘虏带回,而是将他们留在西域各国。

凡斩阏氏、太子、名王以下千五百一十八级,生虏百四十五人,降虏千余人,赋予城郭诸国所发十五王。意思是,陈汤将俘获分给了协助汉军作战的十五个西域国家,他根本没有将俘虏带回汉朝。

某些人今天拿这样的事恶搞历史,哗众取宠显然不合适。与之相伴的是,被西汉击溃的匈奴,到了东汉又“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地在草原“活”了过来。89年,东汉名将窦宪发起了破北匈奴之战,年近六旬的史学家班固全程参与此役,还对窦宪北征匈奴大加歌颂,写下了著名的《封燕然山铭》。此战,汉军针对北匈奴飘忽不定、行动快速的特点,以远程奔袭、先围后歼、穷追不舍的作战方略取胜,使延续数百年的汉匈战争得以结束。也就是说,匈奴这个好战的民族,从此便“烂”在了中国这片土地上,或者说是融入了中华民族。但是,“奇怪”的事情也就在这之后发生了,一个类似于甘肃骊靬古城故事的故事随之“诞生”了。故事是这样的:

160年左右,被窦宪他们打败的匈奴人西迁来到了锡尔河流域的康居国。在那里,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逐渐开始向欧洲边缘游移,最终在属突厥系游牧民族的阿兰人居住的土地上停留下来。在那里,西迁的匈奴人停留了200年左右,受伤的翅膀得到愈合并且完全长硬,嗜好烧杀抢掠的天性又一次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他们用手嗜血的弯刀杀死阿兰国王,彻底征服了阿兰国,又迅雷不及掩耳地向东哥特人发起进攻,迫使东西哥特人向西逃窜至多瑙河流域……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不久,匈奴人乌尔丁大单于率领下,占据了南俄罗斯大草原,又一次朝着太阳能照射到的地方开始了征服他国的战争。五年之后,他们入侵多瑙河盆地,并攻入意大利,迫使多瑙河流域的各部族向西罗马腹地转移。随后,他们在中欧地区建立了“匈奴帝国”,都城在今匈牙利的布达佩斯附近。随后,匈奴人中出现了一个被称为“上帝之鞭”阿提拉,是他把“匈奴帝国”带上了最后的、也是最辉煌的一页,也使他让罗马帝国日薄西山最终走向衰亡。

在这里,匈奴这个从中国逃亡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民族,如同流星陨落般地在向西的天空里,划下了一道绚丽但也刺眼的强光,使欧洲和世界历史的进程因此得以改变。但是,请留意,伴随这一段历史“说法”的始终存在着这样两个词汇:“野蛮民族”“黄祸”。也许是入侵罗马的“匈奴人”与中国历史上记载的匈奴人长相并不完全一致,他们赤发碧眼,“历史学家”们也便给他们给了一个新的名称“匈人”,并且开始不断寻找“匈人”即中国古籍里匈奴人的“证据”。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仿佛也没找到什么。

“匈人”是匈奴人吗?答案当然不是。这和甘肃“骊靬”的故事一样出来忽悠人。因为,时至今日,除郅支单于外,人们分明不能在中国史籍里找的匈奴人大规模西迁的痕迹,即使有过小规模的不为人知或者被史籍疏漏的迁徙,也不可能在短短的几百年时间里,发展到一支能将罗马帝国打成“植物人”的部队。

西方传说的匈人即中国史籍中的匈奴人的说法,不过是西方人为其“黄祸论”找下的一个遥远的历史借口。而甘肃“骊靬古城”的居民是罗马人后裔的说法,也不过是为了旅游的目的。

5 阅读:868
评论列表
  • 2024-01-10 11:29

    大罗马有没有,可能是个神话。上帝之鞭世代流传,却是千真百确[得瑟]

  • 2023-12-27 19:37

    匈奴人西征已经证实了,有文物出土,而西史信徒的祖宗古希腊一片瓦一张纸都没有

    用户10xxx05 回复:
    西方都没有了,你还西征什么?
    任道安 回复: 用户10xxx05
    西方国家,打非洲部落[点赞]。 你要说,非洲部落不存在吗[点赞]。
  • 2023-12-27 17:43

    捧西踩中有一套

  • 2023-12-27 12:57

    蹿毛驴

  • 2023-12-29 14:07

    两汉时期在草原上彻底灭了匈奴,要么西迁,要么投降看门。最后五环乱华那波匈奴人就是没走留下来的看门的,羯赵接棒之后,匈奴在中华就消失了。当时不内附的,除了走没有办法。东汉中后期,西面闹的最狠的是羌人,反而没有匈奴什么事。

    用户11xxx11 回复:
    匈奴打得晋朝南迁
  • 2024-01-26 18:07

    北匈奴一直打到中亚、东欧,小编根本不懂,匈牙利自认为就是匈奴人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