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奇女子丁玲:同时爱上2个男人并提出3人同居,后嫁小13岁丈夫

伊殇雪 2024-02-21 13:41:26

民国时期,丁玲与萧红是中国文坛最重要的两位女作家,外界对于两个人的评价却截然不同。有人说萧红是一盘苦菜花,而丁玲是一盘生猛海鲜,酸甜苦辣咸都有。

尤其是丁玲,她被称为民国奇女子,最受争议的一件事是她提出与2个男友同居,令人意外的是这两位男子也都没有反对。

那么,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女子出生于书香世家,凭借农村小说获得斯大林文学奖

丁玲原名叫做蒋伟,1904年出生在湖南福安县的书香世家,母亲佘曼贞是知府的女儿。

父亲的家族势力更为庞大,其父蒋保黔来自湖南福安蒋家,据说是闯王李自成的后代,李自成兵败自杀之后,祖辈为了避祸改名换姓来到湖南安家。

当然这段历史无从考究,但蒋家确实在福安县很有势力,所住的庄园有200多间房,不幸的是4岁那年父亲去世。

母亲佘曼贞与中国妇女运动先驱向警予是好朋友,受到闺蜜影响借钱读湖南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后来到当地的一所小学担任老师。

由于工作繁忙,年幼的丁玲被母亲寄养在三舅父家,1919年小学毕业并考入湖南省第二女子师范预科学校。

同年的5月,丁玲经历了五四运动,后来还在学校认识了王剑虹。

2020年,她转入长沙周南女中,由于受不了学校保守的氛围,又在一年之后退学进入岳云中学,在学校认识了另一位杰出的女性杨开慧。

次年夏天,王剑虹从上海回到湖南老家,当再次返回上海的时候丁玲决定一同前往,二人就读于上海当地的平民女校,从这一年开始改名为,从此之后世人只知丁铃而不知蒋伟。

1923年,丁玲进入上海大学中文系成为一名旁听生,在这里她和王剑虹认识瞿秋白,不久后两人同居,丁玲则决定北上进入北京大学深造学习。

此事虽然没有成功,但她并没有气馁,依然去努力自己的文学创作,并在《小说月报》刊登了小说《梦珂》。

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出生于没落贵族的年轻女性在上海打拼的生活,相比起现在《北京人在纽约》这类电视剧,这一部书籍显然更有深度。

那个时候妇女解放是一个社会性的话题,《梦珂》显示了对于妇女问题的关切。叶圣陶是《小说月报》的主编,看到这篇小说后,对于丁玲所展现的文学天赋十分欣赏。

三个月后,《莎菲女士的日记》再次被刊登在《小说月报》上,丁玲的笔法细腻,刻画的人物入木三分,开始逐渐在文坛有了名气。

抗日战争爆发后,丁玲辗转到达延安革命老区,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发表了一系列小说。

创作的农村题材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很有名,2年后凭借这部小说获得斯大林文学奖二等奖,也成为中国首位获得该奖项的作家。

总的来说,丁玲在文学创作方面展示出了过人的天赋和蓬勃的创作欲望。

然而围绕在这位民国才女周围的争议却没有停止,因为她在感情方面实在是太生猛了,经历四段婚姻,还曾同时与两名男子同居。

民国才女与两位男友同居,希望三个人长期做朋友

丁玲的人生中有四位男性绕不开,四人分别叫做胡也频、冯雪峰、冯达以及陈明,尤其与前两位男性的故事其精彩程度堪比小说。

1924年丁玲来到北平,认识一个叫做胡也频的男子,来自福建福州,在北平负责《民众文艺周刊》的编辑工作,主要是发表一些小说和短文。

胡也频对这个女孩一见钟情,当时丁玲住在西城区一个叫做通丰公寓的地方,这里的房子狭窄逼仄,生活条件非常一般。

以她当时的经济条件也就只能蜗居在这里,但这位文艺女青年此时还抱有梦想,踌躇满志的他她在考取北京大学无果之后感觉到非常迷茫。

胡也频看着独自在北平打拼的女孩非常心疼,有一天带了束黄玫瑰,里面还夹着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你的一个新弟弟所献”,但却没了下文。

丁玲一心想让鲁迅帮指点自己一下,而鲁迅正在忙于自己的事情,与一些文艺人士横眉冷对正面交锋,根本没时间理会这个姑娘。

多次写信求教未果,丁玲心灰意冷决定回到湖南老家,令她没想到的是,刚回老家没多久胡也频就追了过来。

胡也频的外表看起来略带一些狼狈,眼睛却十分闪亮,整个人还意气风发满腔热情。

丁玲一下子被对方所感动,决定与之重新回到北平,在香山寺附近找了一处居所。都说有情饮水饱,尽管他们的收入并不高,但小日子过的也算甜蜜。

最穷的时候,他们甚至落魄到典当衣物的程度,后来胡也频和丁玲在文坛名气越来越大、稿费水涨船高,生活才算是慢慢改变,不用再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当然感情也逐渐淡漠。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叫做冯雪峰的人闯入丁玲的世界,当时她想去日本留学,因为学日文而认识冯雪峰,发现对方在文学上有着非常高的天赋。

两人经常在一起谈论诗词歌赋人生理想,在这个男人身上找回了年轻时候的激情。刚开始丁玲还保持一定的理智,知道自己已经有了爱人,不能脚踏两只船。

不久冯雪峰去了上海,远在北平的丁玲感到痛苦万分,不远千里迢迢赶到上海,没想到胡也频居然也追到上海。

戴安娜曾经说过“三个人的婚姻太拥挤了”,丁玲却不这么认为,提出三个人一起生活,彼此都能做朋友。

起初胡也频没有同意这个荒唐的想法,找到好朋友沈从文倾诉,面对好友的苦恼沈从文鼓励对方大胆追爱。就这样,胡也频回去了并与丁玲、冯雪峰生活在一起。

“惊世骇俗的三人同居”成为丁玲的人生中抹不去的“污点”,此后只要人们提到她就会想起这段经历。后来胡也频被敌人杀害,冯雪峰与他人结婚,荒唐的三人同居生活才算是结束。

在监狱中生下女儿,人到中年爱上小13岁男子

结束三人同居的生活之后,丁玲又经历两段婚姻,后面的两段婚姻同样十分生猛。

刚经历“丧夫之痛”的她曾接受美国一位记者的访问,陪同这位美国记者做翻译叫做冯达。该男子性格稳重又会体贴人,他的出现让丁玲寻求到了久违的温暖,逐渐对其产生了依赖,

二人相识不到一年时间就结为夫妇,后来丁玲回忆与第三任丈夫的生活,她这样说道:

“我肚子饿了,他会买菜和面包,帮我做简单的饭;我很少注意国际国内新闻,他就讲给我听,我也会因此得到一点素材写进小说。”

才华横溢的翻译和处于感情空窗期的文艺女青年,两个人在一起怎么看怎么般配。1931年,丁玲与冯达开始同居,度过了三年美好的时光。

2年后初夏的一天潘梓年在丁玲家中做客,凌晨1点多几位便衣闯入家中将二人逮捕。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几名便衣是由冯达带来的,而他自己也被捕了。

监狱中丁玲和冯达还生了一个女儿,这个孩子就是蒋祖慧。

当时丁玲在文坛已经有相当大的影响力,被捕之后各方奔走呼号努力营救,1936年9月结束了长达三年的牢狱之灾,之后立刻北上到达陕北。

同样被释放出狱的冯达却为敌人效力,继续从事翻译工作。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性格刚烈的丁玲说:在我心中叛变的丈夫冯达已经死了。

此后丁玲就一直在延安等革命老区进行文艺创作,1937年8月,在西北战地服务团认识了一个男子陈明。当时,丁玲是服务团主任,而陈明是宣传股股长。

经过两年多的相处两个人互相吸引,1942年延安街头发生的一幕让人们议论纷纷,38岁的丁玲与25岁的陈明大大方方的牵手走在街头。

相差13岁的姐弟恋在当时对于人们的价值观是一次的挑战,不少人对于这段恋情并不看好。

再加上之前丁玲经历过多段婚姻,还有三人同居的经历,也让一些人等着看她和陈明的笑话。

然而,这段婚姻却是丁玲人生中最长的一段婚姻,此后的40多年和陈明携手走过了一次次考验,即便因为“丁玲丈夫”这个身份被关入秦城监狱男方也没有动摇。

1986年2月14日,一生为爱勇敢的丁玲陷入弥留,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丈夫陈明。已经口齿不清的她托付朋友:我死了,你们再帮陈明介绍一个对象,让他的日子好过一点……

妻子去世之后,陈明一直在整理妻子生前的文学作品,2010年初93岁高龄的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口述的回忆录《我和丁玲50年》得以出版。

2019年5月20日凌晨,陈明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102岁,随着他的去世丁玲这个民国奇女子最后一位见证人也落下了帷幕。

现如今,人们只能从一些文学作品中回忆起这位传奇女子的一生。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0 阅读:24

伊殇雪

简介:看红尘多少往事,不过一笑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