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拜登分别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和法国总统马克龙进行了通话。
选择跟这两个人通话,主要讨论的自然是涉华议题和乌克兰冲突。
马克龙和冯德莱恩此前都对中国进行了访问,此次访华行程引发了全球的关注。
在访问结束之后,马克龙的一系列表态让美国很是不满,而冯德莱恩在欧洲议会也表示要建立欧洲自己的对华战略。
这些标志着欧洲在处理对华关系方面将更加独立,而不是继续追随美国。
在这样的背景下,拜登分别联系了冯德莱恩和马克龙,目的也就显而易见了,就是想探探欧洲的口风,看看他们是否坚定。
(马克龙和拜登)
美方和法方声明的侧重点不同
马克龙访华之前,就跟拜登通过一次话,现在访华结束之后又通话,主要讨论的自然是马克龙访华议题。
根据白宫和法国总统府发布的声明,双方的侧重点明显不同。
白宫还是老一套,张嘴“安全”“价值观”,闭嘴“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还提到了台海。然后就是坚定支持乌克兰。
法国方面则专门提及,马克龙向拜登介绍了访问北京和广州的成果。认为中国可以发挥作用,在中期内为解决乌克兰问题发挥作用。
法方表示,两国元首一致认为,基于《联合国宪章》的原则和宗旨,继续跟中国合作具有重要性。
(拜登)
拜登扭转对华看法
需要注意的是,之前就中国公布解决乌克兰和平方案后,美方展现出了强烈的抵触情绪。
但是拜登此次和马克龙通话,扭转了对华看法,承认基于《联合国宪章》的原则和宗旨解决乌克兰问题跟中国合作很重要。
这是马克龙访华期间,中法达成的51条联合声明中的其中一条:双方支持一切在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基础上恢复乌克兰和平的努力。
也就是说,马克龙在跟拜登通话时,把中法这条联合声明介绍给了拜登,拜登也承认在联合国宪章的基础上跟中国合作具有重要性。
从抵触中国的和平方案,到承认跟中国合作解决乌克兰问题具有重要性,说明拜登意识到了不对劲——如果他仍然不配合中法的立场,那么美国就会被孤立。
(欧盟)
马克龙用实际行动推动欧盟战略自主
拜登能够转变立场,表明中法这一波外交活动,确实有用。
法国并未从支持乌克兰的立场上转变为中国的中立立场,但是马克龙求同存异,在能够跟中国达成统一立场的方面跟中国合作,在中法有了部分共同立场之后,再去找美国谈,扭转美国的立场。
有消息称,马克龙已经命令其外交顾问同中方合作,建立调解俄乌冲突的框架。
此事发生在跟拜登通话之前。
这也是马克龙向拜登施压的一个手段——你要是不改变立场,我就联手中国解决乌克兰问题。
要知道,马克龙代表的不只是法国,他同时是欧洲的领袖。
马克龙这么做,就是在用实际行动推动欧盟的战略自主,他要告诉拜登,法国乃至欧洲不会再完全迎合美国的立场,美国必须要考虑欧洲的利益,对法国和欧洲的立场进行配合。
哪怕只是进行小幅度的改变,哪怕可能美国说一套做一套,但这都是一个好的开始,表明马克龙不仅有意愿,而且愿意通过实际行动改变法国和欧洲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