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瑾死前提三个要求:莫脱衣,备薄棺,写家信;审判官照办后自杀

伩蕊历史加油站 2024-05-17 02:31:34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AD钙

编辑|t

引言

光绪三十三年,此时大清朝的寿命还有最后5年。

这一年清朝在没有足够证据的情况下,以试图谋反的罪名处死“辛亥女杰”秋瑾,引爆舆论,国内外反清志士群情激奋。清朝再一次加速了自己灭亡。

九月,负责审判秋瑾的县令李钟岳趁家人不备,于杭州家中自缢时年53岁。更令人奇怪的是,李钟岳去世之后,秋瑾的家人、朋友却为此感到痛心和遗憾。

秋瑾是谁?那一年究竟发生了什么?李钟岳和秋瑾之间又有怎样的故事?

(秋瑾画像)

一、恶官吏密谋捕秋瑾

让我们将时间拉回到光绪三十三年七月,也就是1907年7月。

彼时国内许多进步人士正在谋划推翻清朝,秋瑾也是其中之一。秋瑾被誉为“辛亥女杰”,是中国女权运动的开创者之一。

由于辛亥先烈徐锡麟起义失败,同徐锡麟交往过密,且有多封信件往来的秋瑾,很快就成了朝廷要逮捕的要犯。

消息传来,浙江官场一时之间风声鹤唳。浙江官场的许多官员都同秋瑾及其家人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就有秋案的主谋之一:绍兴知府贵福。

(徐锡麟)

清末,改革之风盛行,众多官员、社会名流、士绅等都积极投身于社会改革的浪潮之中。

作为绍兴知府的贵福,就曾经多次莅临秋瑾主持的大通学堂,以此展示自己对改革新政的支持。为了同地方官员打好关系,为革命争取更多空间,秋瑾曾称贵福为“义父”、“寄父”。

这一切在秋瑾起义之后给贵福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不仅要尽可能和秋瑾撇清关系,还要考虑,会否得罪秋瑾家族在浙江官场和上流社会中的人脉。

贵福的瞻前顾后让他的上司张曾扬感到不满,要求其尽快查封大通学堂,逮捕秋瑾。

(贵福)

贵福既想把自己从秋案中摘出来,给自己的政绩添上一笔,又不想和浙江其他支持、同情秋瑾的群体为敌,就在这时,身为山阴县令的李钟岳进入了贵福的视线中。

二、李钟岳机智救女侠

李钟岳出身书香门第,有着良好的道德修养,在清末黑暗的官场之中,李钟岳无疑是一股清流。

他爱才惜才,才华横溢,勇敢坚韧的秋瑾,让他倍感钦佩,更是以秋瑾的诗词和事迹教育子女。无论从个人情感还是家国大义,李钟岳都不希望秋瑾被逮捕。

接到贵福要求查封大通学堂、逮捕秋瑾的命令之后,李钟岳多次斡旋,暗中回护秋瑾和大通学堂。

(大通学堂)

他对贵福说,大通学堂并没有什么违规的地方,希望能够尽量不牵连更多的人。但张曾扬和贵福在秋案上的态度十分强硬,层层施压之下,李钟岳也只能下令查抄大通学堂,逮捕秋瑾。

尽管形势如此危急,李钟岳还是想方设法保护这些革命者。他下令只许抓人,不能随意伤人、杀人。

为了给秋瑾争取逃跑的机会,李钟岳下令,只抓男人,不抓女人。只可惜命运弄人,秋瑾偏偏女扮男装,不幸被捕。

(秋瑾男装)

朝廷的搜捕在此之后仍在继续,逮捕秋瑾之后,贵福紧接着要求李钟岳对她的住处和家人进行搜捕。秋瑾居住的小楼之中,存放着许多同革命人士往来的信件,这些信息如果流出,无疑会牵扯到更多的人。

为此,李钟岳阳奉阴违,草草收兵,让很多人得以幸免于难。

三、勇就义英雄惜英雄

提审秋瑾时,李钟岳对这位革命先驱表现出了高度的尊重。

他并没有像提审其他犯人那样对秋瑾用刑,甚至为秋瑾准备了椅子,两人如同朋友小叙般对坐交流。

(李钟岳)

审讯中,李钟岳对秋瑾暗示,要她称自己为大通学堂的校役或学生,希望借此为秋瑾开脱。但秋瑾却掷地有声的表示,她就是大通学堂的校长,秋瑾。

面对李钟岳的明显的放水行为,贵福大为光火,亲自提审秋瑾。

面对贵福,秋瑾嘲讽道:“义父是我同党。”

此言一出,贵福惊怒交加。生怕受到牵连的他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尽快处死秋瑾。

在没有切实证据的情况下,贵福向张曾扬汇报说,秋瑾已经认罪,确是乱党无疑。张曾扬于是立刻下令,对秋瑾就地正法。

(秋瑾纪念雕像)

接到消息的李钟岳感到非常痛苦,他并不想让一个如此有才华的女子就此丧命。于是,他同贵福据理力争,言辞犀利的表明没有证据,怎么能贸然处死?

李钟岳的努力对贵福来说,无异于螳臂当车,自不量力。

当天,李钟岳最后一次提审秋瑾。

(秋瑾)

沉重的气氛和处死的指令,并没有让秋瑾有任何动摇。她知道李钟岳的一片善心,但对秋瑾来说,既然选择了革命,就已经想到了会有这一天。

生命的最后时刻,秋瑾写下绝命诗。

秋瑾向这位多次回护自己的官员提了三个要求:一是死后不要脱自己衣服;二是不要枭首,备一口薄棺;三是允许自己给亲友写书信。

李钟岳之前的多次维护,让贵福对他十分不满,此次行刑,更是特意派人监督李钟岳。

答应秋瑾的要求,无疑会给自己带来不小的麻烦,但李钟岳想要满足秋瑾最后的心愿,维护这位奇女子最后的尊严。

(秋瑾电影剧照)

7月15日,秋瑾从容就义。

秋瑾就义后不久,贵福将李钟岳对秋瑾的维护悉数上报张曾扬。盛怒之下,张曾扬以庇护女罪犯的罪名将李钟岳革职查办。

仕途上的失意带给李钟岳的痛苦远不及下令处死秋瑾的愧疚。自从秋瑾就义之后,李钟岳就生活得十分痛苦。虽然这并不是他造成得,但他仍然被“帮凶”的罪恶感折磨着。

在这种痛苦的折磨之下,李钟岳几次想要自杀,他的家人只能寸步不离的守着他。与此同时,仓促处死秋瑾带来的社会舆论愈演愈烈,贵福等人被当地同情秋瑾的士绅、百姓谴责、讨伐。

李钟岳也因此更加自责,终于,某天,李钟岳避开家人,自缢身亡。

他走后,绍兴百姓,秋瑾等亲友都对这位有着高尚道德情操的官员表达了同情与哀悼。

(秋瑾纪念馆)

民国成立之后,秋瑾生前好友为秋瑾建立神祠,并将李钟岳一同供奉在神祠内,以纪念他对秋瑾和其他革命先烈的维护之情。

参考资料:

[1]郑相宇.鉴湖女侠浩然气且将碧血写丹青[J].中国税务,2023,(03):75-76.

[2]刘立军.罪与罚:“秋瑾案”涉案人的清算与救赎[J].粤海风,2012,(04):37-43.

0 阅读:185

伩蕊历史加油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