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好人鲁肃有什么能力,能在周瑜死后成为了江东大都督?

杨美莲聊历史 2023-04-25 15:28:25

一说起鲁肃,不少人就会联想到老好人。在三国演义里,鲁肃就是在为孙刘两国结盟而奔波。诸葛亮到江东,鲁肃更是无视周瑜的命令,几次三番地游说诸葛亮和周瑜,最后帮助诸葛亮达成了联吴抗曹的目的。210年,周瑜以36岁之龄,因病去世。可以说,周瑜之死,对于整个江东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孙权不仅因此而少了一名谋士,更是直接地改变了整个江东的战略走向。不过周瑜在死之前,并没有推荐程普、黄盖等人,反而向孙权推荐了鲁肃,由鲁肃担任大都督军。不少人对此表示质疑,觉得鲁肃是个忠心耿耿的人,怎么可能将江东的大权交给一个被诸葛亮三番五次忽悠过的善良之辈?接下来,我们就从历史和演义两个方面,对鲁肃进行了剖析。演义中的鲁肃被罗贯中贬低了,写成了一个才华不出众的人物。例如赤壁之战之前,鲁肃唯恐孙权听说曹操兵力众多,而不愿和他决战。在诸葛亮前往东吴之前,他就再三叮嘱过诸葛亮,千万不能让孙权知道曹操的真正实力,就是害怕吓到自己的主人。

在诸葛亮和周瑜秘密竞争的时候,鲁肃一直在旁边出谋划策,帮助诸葛亮逃过了一劫。例如,当诸葛亮下令制造10万枝箭矢的时候,鲁肃在没有通知周瑜的情况下,便为诸葛亮准备了草船借箭的船。又比如,刘备趁周瑜和曹仁交战之际,巧妙地拿下了荆州,之后鲁肃又屡次向其索要荆州。但诸葛亮总是能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来推脱,而鲁肃也因为这件事情受到了周瑜与孙权的指责。尤其是那句单刀赴会,更显得鲁肃憨厚老实。演义中的单刀赴会指的是关羽与周仓同乘一艘小船,来到江东与鲁肃一起商量荆州之事。本来鲁肃已经准备好了刽子手,等着他把杯子砸在地上,就可以把关公拿下,可是没想到,关羽竟然捷足先登了。关羽装作喝醉了的样子,和鲁肃并肩而行,来到河边。如此一来,江东的将领们就会畏首畏尾,不会轻举妄动。最后,关羽大摇大摆的回来了,把鲁肃丢在了后面一头雾水。虽然是尊刘,但这么做未免也有些过分了,丝毫没有给鲁肃这个大都督面子。

总而言之,在演义中,尽管曾提议联刘抗曹,却被作家毫不留情地压制,成为老好人。不过,作为三国之中赫赫有名的谋士,鲁肃的一些事迹还是与历史相吻合的,比如鲁肃与周瑜的相遇,比如踏上对,都是鲁肃的光辉事迹。接下来,我们从历史的视角来看,鲁肃的实力究竟如何?鲁肃,出生于临淮郡东城县,184年发生了黄巾之变,当时全国上下一片混乱。鲁肃看到朝堂上的贪污腐化,百姓苦不堪言。于是散尽家产,行侠仗义,救济穷人。一天,周瑜向鲁肃要周济的粮食。于是鲁肃便将面前的两座粮仓,分给了周瑜一个。周瑜看他待人亲厚,便于之成了好朋友。第二,榻上对给孙权指出了前进的方向。200年,雄才大略的孙策因病去世,在弥留之际,他把天下的大小事务都交给了孙权,并叮嘱孙权:外面的事情不要向周瑜请教,内部的事不要向张昭请教。孙权接班后,周瑜首先推荐了鲁肃。孙权遇见鲁肃,与他畅谈一番,觉得鲁肃是一位有才华的智者,两人便整天讨论国事,不知疲倦。

一天,孙权和鲁肃在床边饮酒,他问鲁肃当今的局势,鲁肃就说出了有名的踏上对。一番豪言壮语,与诸葛亮写下的《隆中对》不相上下,被誉为东吴未来的谋略。对于鲁肃,孙权的敬畏之心,又多了几分。三是联刘抗曹,孙刘两军结合,大败赤壁,许多友人都把此归功于诸葛亮。诸葛亮以口若悬河的口才和周瑜的智慧打动了孙权,使他与刘备联盟。事实上,联刘抗曹这一策略,在历史上是由鲁肃所提出来的。诸葛亮纵然有通天彻地之能,但他也只是从刘备的立场出发,而天下皆知,唯有和东吴联手,刘备和曹操方可抗衡。鲁肃来到刘备那里,想要请诸葛亮到吴共商孙刘结盟的事情。就在孙权犹豫不决的时候,鲁肃的一番话让孙权茅塞顿开,终于让他决定和曹操开战。

孙刘两国在赤壁大战中击败了曹操,但是当时的局势依然是曹强,孙刘弱,所以鲁肃依然和刘备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并且尽可能地为他们争取到了更多的利益。这样,鲁肃活着的时候,曹操就没有了进攻南方的力量,孙刘两国结成了铁板一块,固若金汤。总而言之,历史上的鲁肃与演义上的那个和蔼可亲的家伙有着很大的不同,他有着极强的谋略,更是敢于斥责关羽称霸荆州。他对孙权十分忠诚,东吴危难之际,他鼓励孙权与曹操作战,守住江东,为天下苍生效力。

1 阅读:8
评论列表
  • 2023-06-06 18:26

    恢复好的

杨美莲聊历史

简介:分享更多原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