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天道”人物浅析

老六的意识世界 2024-01-04 18:11:10

应该是在08年看到电视剧《天道》。当时确实被震惊到了。那个阶段的自己,处于寻找“智慧”的执念阶段。为此,将小说作者豆豆的其他作品也照过来看。希望从更多角度补充对“天道”的理解。当时把《天道》介绍给了身边所有朋友。普遍震撼。10多年过去了,偶尔还会复看下。虽然已经可以平视它了,但依然认为它是一步神作。按照我对其中人物的判断,说说我的启发。

01 刘冰刘冰是最惨烈的那个。当初芮小丹要求丁元英去扶贫,他就深知,“趴着井沿看一眼,上不去的就会掉下去。”这会彻底毁了一个人。一个人眼界打开了,而能力,境界,以及机缘没有相应的跟上。上不去,也下不去。晚上做梦发家致富,白天无精打采的算计。高人都在低头来了,还只是扒拉自己的算法。对财富的渴望以及热切渴望,已经让他的视野模糊,踉踉跄跄。很多人疑问,最后刘冰可以先拆封,最后也不会被一摞“白纸”骗了。拆开了看,就不是刘冰的性情了。他对过程没有一点耐心,只想奔走结果去。是一个智商堪忧的不择手段者。只想奔结果去,不管中间实现的过程,这就是说,让我加个群吧,给我一个股票代码吧,就奔发财致富而去,把中间这些全省掉。刘冰没想到,自己本应去成功学报个班儿,谁知道却成为成功学的教材。。

“天道”中我印象最深的两个人,一个是刘冰,另一个是丁元英。大部分人心理都住着一个刘冰。

02 叶晓明叶晓明的店是古城音乐发烧友们的聚集地,是小圈子的人物。可以说丁元英是他发现的。他很务实的知道要去“攀附”什么。包括拿到“乐圣”的古城代理。内心深处,他是不会觉得那些比他有成就的人,是个人厉害。只是时运比他好。虽然低眉说着谦卑的话,但心理却是想用好他们的。仅仅觉得丁元英可用,从没真心拜服过。在小圈子做惯老大的人,在更大圈子里放不心态。你那点“小自尊”与“小聪明”会成为别人提点你的障碍。格律诗诸多繁琐事务,几乎都是在叶晓明的统筹下完成的。足以证明他是独当一面的能力的。只是,谁会给你机会。给你了,你拿不拿得住。叶晓明这种人其实很纠结,能力大,格局小。

03 冯世杰冯世杰是从农村出来的,可以在城市站稳脚跟,身上还是有闯劲的。为了跟丁元英结识了,故意上来发生一点矛盾。有胆有谋。结识下丁元英不是为自己,而是小庙村。同村打工不顺回来也到他的汽修店落脚,仁义也是到位的。他跟着丁元英参加饭局,以他的洞察力,大概确认了丁元英是什么级别的存在。他自始至终对丁元英都是信服的。冯世杰的视野可能没有叶晓明那么大,但洞察力绝对比叶晓明强。在三人小组对丁元英有疑问的时候,都是冯世杰出来压火。三人找丁元英谋求做点事,叶与刘已经是无业状态,而冯的生意还在正常运转。退股的时候,冯世杰是有犹豫过的。三人中冯世杰对定的恶意也是最小的。最后当得知公司被另一个公司高价收购的时候,刘冰是“愿赌不服输”,叶晓明是“愿赌服输”,冯世杰是“反省自己是烂泥扶不上墙”。相对叶晓明而言,冯世杰是能力小,格局大。

04 林雨峰

换一种场所,林雨峰与丁元英可能会成为朋友。林雨峰锋芒毕露,而丁元英退避三舍。林带着枪找过来,丁元英什么都没说,只是默默喝茶,或者等死。如果他可以将“礼物”的事情说出来,林可能就不死了。在去找丁元英之前,林可能已经得知了故事的大部分了。将自己的照片作为海报贴在产品的附近,说明林的骄傲已经到了某一种级别了。乐圣之于林,不仅仅是一个成功的公司,而是人格的外向呈现。格律诗对乐圣的“偷袭”,估计已经成为了行业的笑话。林过往对于同行的存在,估计是极尽嘲讽之能事。这些话现在轮到他林雨峰来听了。人格已经外向化的,必然从刚强走向刚强。第一时间他想到的杀了丁元英,事情的气节到了必须死一个人的地步。不是他死,就是你死。刘冰是死于物质世界的破产,林雨峰是死于精神世界的破产。

05 欧阳雪当刘冰拿出“证据”威胁欧阳雪的时候,欧阳雪没有丝毫的妥协,这在刘冰的认知是不可理解的。无非是利益,妥协不是应该的吗。在三人退股的时候,欧阳雪哭了,咬着牙吞下来了。从馄饨摊一路摆成一个大酒楼,撒泼斗狠的人见了不少。与芮小丹相识于少年,对芮小丹既不解也欣赏。芮小丹去世后,所有人都在指责丁元英。唯独她还在一口一个大哥叫着。她也不是全然理解他们之前的感情,以及丁元英是个什么人,但是她选择了坚定的相信。欧阳雪的彪悍与仗义相关,精明与务实相关。知道自己的边界在那里。她可能没有冯世杰的主动向外,但她不惧向外。打官司找到肖亚文,希望对方可以等官司落地后入场,论仗义欧阳雪第一。大部分情况下,只有不如我们的人才会处心积虑的坑我们。与比自己高明的人打交道与合作,欧阳雪很会。

06 肖亚文把丁元英安排在古城,有肖亚文的小心思,并且把这个心思毫无保留的告诉了芮小丹。做丁元英助力的那段时间,一方面受益匪浅,另一方面也知道了阶层难跃。她没有不自量力的硬是往前凑,也没有自惭形秽的躲得远远的。而是踏在两个阶层的门槛上。寻找机会进去。机会没到之前,她有足够的定力专注手边。林雨峰是强硬夺机,而肖亚文是柔弱待机。一个经不住一次失败,另一个通过小胜利一步步靠近。她拒绝了欧阳雪的官司赢之后入股的建议,盯着风险入局,才有道德合理性。肖亚文与叶晓明都属于有平台就可以干好事情的人。肖亚文顶替的其实是叶晓明的位置。一个主动退出,一个主动加入。什么是最好的见识,跟对人。

07 韩楚风林雨峰找到韩楚风打听丁元英的时候,他毫不犹豫的写下了丁的地址。他肯定也是担心丁的安危的。但以他对丁的理解,是不愿意躲避的。韩楚风很懂的丁的痛苦,但没有办法将其引向另外一面。当芮小丹作为“债权人”找来的时候,韩楚风一定暗地里偷笑了一阵。给芮小丹摆下了鸿门宴,芮小丹中路破门,让韩楚风非常欣慰。欧阳雪让丁元英下不来台,也有试试丁的分量。五台山问道,韩楚风陪着一起去,一番机锋下来,丁元英算是把自己彻底坦白了。韩楚风此时才发生丁已经走得很远了。一个在组织内,一个在组织外,不孤单。

08 丁元英

不说清楚是丁元英的一大特征。柏林私募结束不说清楚。卖唱片的事情不说清楚。格律诗背刺乐圣不说清楚。芮小丹“赴死”不说清楚。刘冰的死也不说清楚。为什么不说清楚?第一,说不清楚。这个清楚,那个又不清楚了。第二,没必要说清楚。清楚不清楚,不影响事实的发生。并且在说清楚的过程,难免要与这些些人发生关系。与群体保持距离感是丁元英很在乎的。误会是一种距离感。面对芮小丹的咄咄逼人,丁元英产生了严重自惭形秽。但是心苗已经着了。韩楚风说得很清楚,当他决定接受你的时候,也意味着接受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丁元英是一个自我放逐者。他拆卸了人性,并且生出如同深渊一样的绝望。芮小丹的出现,让丁元英见识到了,原来阳光下也可以有智慧。他内心深处也一直在期盼着这样一种存在于逻辑而难以存在于现实的存在。接受一份感情,也意味着开启一段新的自己。又离开了古城,来时孤单,走时落寞。

09 芮小丹老和尚跟丁元英说,你已经在门槛上了。芮小丹是那个已经进去的人。人已经进去了,只是尚未完成哲学的反证。自小就经历了父母离异以及出国求学,促使其独立性格的早熟。在物质不匮乏以及不渴望物质的状况下,暗自在过一种自认为妥当的人生。她深刻知道自己与周围人的差异,以至于不期望可以找到同伴。与其说她爱上丁元英,不如说她在寻找同类。背负巨大能量却安安静静待在一个地方,甚至是委屈得待着。让她不自觉对背后的生命状态产生了想象与迷恋。丁元英将芮小丹带上哲学的阐述,芮小丹将丁元英带上阳光的体验。她对他渴求的有限,仅小庙村这一件事。也让他获得了难得理解与安全感。她不如一般女子那么得寸进尺,站定一个位置给他微笑与挥手。他慢慢踏出自己的洞穴。在小说里,芮小丹因为毁容而自杀了。让故事结束在上一个阶段。纯粹,炽烈,缅怀。

看完《天道》,你就会明白,穷人要逆袭,到底靠什么?

第一层:扒掉“等靠要”的弱者生存观念,树立独立自主的强者生存观念。

丁元英在五台山,说了句非常本质的一句话:“传统观念的死结就在一个‘靠’字上,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靠上帝、靠菩萨、靠皇恩……总之靠什么都行,就是别靠自己,所以就只能在精神上跪着。”真正让一个人贫穷的,是一个人“等靠要”的生存观念。这个“等靠要”观念的存在,让一个人永远在精神上跪着。

第二层:扒掉“太把自己当回事儿”的心态。生存法则很简单,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忍是一条线,能是一条线,两条线之间就是生存空间。

丁元英在王庙村对冯世杰抱怨每天累死了说:想干好事,记住两句话:别把别人不当人,别把自己太当人了

第三层:扒掉无知的头脑、平庸的思维。

第四层:扒掉“无德”的品行。

一个再牛的人,“心”若是歪了,就不是活在底层的问题,而是下地狱的问题。丁元英曾经说了这么一句话:“品性这东西,今天缺个角、明天裂道缝,也就离塌陷不远了。困住一个人的不是阶层和财富,而是思维、观念、觉悟和品行。

0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