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王亚平,刘洋!叶光富在轨过200天,神舟十八号最难任务快了

环球科学猫 2024-05-17 11:46:01

创造新纪录!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叶光富已经在轨飞行过200天,并且超过了航天员刘洋195天,王亚平197天,费俊龙191天等等,同时,也打破了航天员景海鹏所在纪录(201天)。

执行任务结束,叶光富将成为我国飞得最久的航天员,超过汤洪波279天的最高纪录。

所以,这一位航天员又将是我国神舟载人飞船之中——任务阶段的一个亮点。

不过,对于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任务来说,3位航天员也将执行中国空间站“史上最难”的任务,这又是什么呢?下面就详细来看看,先简单介绍一下叶光富。

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叶光富在轨超200天!

航天员叶光富是我国第二批次的航天员,并且在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任务前,已经执行过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任务,是与翟志刚、王亚平一起执行的,但当时是由翟志刚担任指令长,而神舟十八号是自己当了指令长。

对于执行任务过程之中,航天员叶光富也执行过出舱任务,并且还完成了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交会对接试验等任务,所以,经验不错的,当神舟十八号乘组指令长,这完全没有多大的问题。

而且在叶光富的身上,还有一个非常大的亮点,这也是为什么不少人说,未来他还有可能进行载人登月任务的原因,那就是在2016年的时候,进行过洞穴训练。

这是与欧洲空间局(ESA)执行的任务,这也是第一位在国际合作中完成洞穴训练的中国航天员,在训练的任务之中,叶光富主要负责对洞穴未知区域进行探索和勘测、将测量数据生成3D图像、实时对环境参数进行监测3项任务。

洞穴中,“乘组”每人每天平均要进行5个小时以上的负重行进,完成当天所有科研实验任务。

如果大家对我国月球项目比较关注的话,那就应该想到,我国未来可能在月球“熔岩洞”之中,修建月球基地。

而地面的这些洞穴实验训练,就有可能是基础性的学习。

这相当于在地面模拟太空环境,一旦达到了理想的状态,未来执行月球任务的时候,就可以掌握得更好。这就如在进入空间站前,我国要在地面进行各种训练一样。

所以,从这个点上来看,航天员叶光富未来的确有可能实施载人登月计划,当然,也有不少人说航天员陈冬可能执行我国首次载人登月任务。

但这里只能说,只是合理的想法,并不是我国航天中心给出的结论,在2030年前,我国要完成首次载人登月任务,肯定很快也会公布。

正常情况来说,一般是我国执行任务前数小时才会公布,这里大家继续等待就行,反正时间还长。

而且我国第二批次,第三批次等航天员,都可能成为选拔对象,准确来说,那就是在有过飞行经验的人中选拔,这就是关键性的一点,这就是叶光富的一个情况。

神舟十八号3位航天员,最难任务快了

没错,对于神舟十八号任务来说,任务也是非常多,自从进入中国空间站之后,三位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一直都没有停止过,然而,最难的任务也将执行了,也可以说是挑战空间站史上最难任务。

在神舟十八号任务之中,有一项非常关键的任务,那就是在轨期间,将实施6次载荷货物气闸舱出舱任务和2至3次出舱活动。

在空间站已有的空间碎片防护措施基础上,航天员乘组将通过出舱活动,对舱外管路、电缆及关键设备安装碎片防护加固装置,视情开展舱外巡检,进一步保障空间站安全,而这个任务就是“高难度”任务,也是最难的任务。

不少人应该还记得,我国执行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任务的时候,就已经给大家提到了,由于中国空间站在太空运行之中,遭遇了太空垃圾的撞击,并且太阳翼受到了损伤,我国神舟十七号航天员先后两次进行出舱,完成了对它的修复。

但是,太空碎片随着人类航天任务的不断推进,也会继续增长。

据美国航天局统计,人类跟踪的太空碎片大约有3.46万个,但轨道上可能还有1.3亿个碎片由于体积太小而无法准确探测,70%距地球表面约2000公里。所以,这些太空碎片对所有太空航天器来说,都是威胁,一旦撞击上了,那后果一般都非常严重。

而我国空间站被撞击,还是一些太空微粒,这些都是极小的太空垃圾,可以想象一下,太空是比想象危险多了。

而这一次我国神舟十八号,将去挑战“高难度”任务,必然也会是推动空间站的进一步安全。

那为什么说是高难度任务?那么难?

大家都知道,这是需要太空出舱的任务,这对航天员来说,本身就是挑战,因为太空出舱是极其危险的事情,这加大了整个任务的难度。

那到底有多危险呢?在舱内,大家都知道航天员都是受到保护的,但是在舱外,那完全是没有什么保护的,最大的保护就是依靠宇航服。

但是宇航服又不是万能的,可以抵挡一切,比如,在神舟十二号飞船航天员刘伯明出舱的时候,地面监测到了航天员附近区域的异常辐射值。

虽然当时也穿了舱外航天服,但是对航天员来说,还是具有威胁。

所以,我国当时就下达了命令,叫航天员返回到舱内,因为中国空间站舱体有多层防护结构,可以屏蔽掉大部分危险辐射,所以在返回之后,待异常辐射消散后,刘伯明才再次出舱。

很显然,躲避可怕的射线、高能粒子、高辐射、太阳风等风险影响,这是需要地面,天空航天员完美的配合才行,这一次出舱任务并不是大家想得那么简单。

而且出舱活动对航天员体力消耗很大,频繁出舱更是对航天员的身体素质有着极高的要求。

因为失重环境下控制身体活动不便,航天员双脚发力困难,主要靠双手抓物,谨慎移动。

如果在舱外还要执行一些安装任务,那要求就更高了,这一次神舟十八号航天员执行任务,那必然是高难度任务的挑战,所以,期待航天员们在后面完美的执行该任务。

2 阅读:303

环球科学猫

简介:用眼睛看科学,用科学的思维看世界(原创内容禁止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