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周恩来去世,为何毛主席只说了一句话,没有参加追悼会?

人物风云志 2024-03-10 14:38:13

1976年,是毛主席生命中的最后一年。这一年刚开始,毛主席的身体已经非常差了,但他还是做了很多事情、见了很多人,同时也失去了很多战友、很多东西。

1月8日,周恩来因病治疗无效,在解放军305医院与世长辞,享年 78 岁,他说了3条遗嘱:“不保留骨灰,将骨灰撒掉;后事处理不要特殊;不搞遗体告别。”

对于周恩来的病情,毛主席一直心知肚明。他明白,分别是迟早的事。然而,当得知周恩来去世的那一刻,无数的往事涌上心头。失去了战友和助手,他眉头紧锁,缓缓闭上了眼睛。工作人员看到,不久后,两行泪水从他紧闭的眼中滑落,而他依旧沉默不语。

1 月 14 日下午,工作人员念周恩来追悼会的悼词草稿给毛主席听,他听着听着,情感再也无法自持,失声痛哭起来。

他的秘书张玉凤问他是否参加总理的追悼会,一直沉浸在悲痛中的主席,一边举着还未放下的文件,一边拍了拍翘起的腿,艰难地说:“我走不动了。”然后就没有再说话。

此后,毛主席的情绪一直非常低落,他不顾医生的劝阻,借助刚恢复的一只眼睛,不停地、无休止地阅读书籍和文件,试图排解内心的哀伤。他的身体太过虚弱,双手颤抖,已经没有力气拿起文件了。

1月30日,除夕之夜,毛主席的住处没有客人,也没有家人,几个工作人员与他共度这生命中最后一个除夕。此时,他的身体太虚弱了,年夜饭是张玉凤一勺一勺地喂他吃的。

毛主席坐在沙发上,头靠着后背休息,静静地坐着。后来,他隐约听到远处传来的鞭炮声,看着身边的工作人员,用低沉的声音地说:“放点炮竹吧,你们这些年轻人也该过过节了。”

值班的工作人员立刻拿出准备好的鞭炮,在值班室外放了一会儿。毛主席听着爆竹声,他那瘦削松弛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微笑。

春节期间,毛主席与护士长吴旭君一起观看电影《难忘的战斗》。电影中有一幕是人民解放军入城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毛主席转头问吴旭君:“那些欢迎的学生中有你吗?”

看着荧幕上的战斗场景,毛主席再次回想起建国前那些波澜壮阔的斗争,泪水泉涌,痛哭失声。电影还没放完,工作人员赶紧关掉了放映机,医护人员也赶忙扶毛主席离开。

2月23日,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访华,毛主席拖着沉重的病体思考了一下:“还是见一见吧。”

尼克松回忆起那次见面时说:“毛主席的行动当时已很困难,但是他的思想依然那样敏捷、深邃。当电视镜头聚光灯对着我们时,毛主席拒绝了助手的搀扶,独自站在门口和我们告别。无论别人怎样看待毛主席,谁也不能否认他已经战斗到最后一息了。”

1976年5月,毛主席心脏病发作,虽经抢救脱险,但身体极度衰弱。即便如此,他仍为国事操劳。

他不顾劝阻,坚持会见了来访的巴基斯坦总理布托及其夫人。毛主席在工作人员搀扶下艰难地站起来,与客人握手寒暄。之后,他忍受着巨大痛苦,坐在沙发上与客人交谈,直到送走客人。这是毛主席最后一次接见外宾,仅持续了10分钟。

布托评价毛主席时说:“毛主席的名字将与穷人和被压迫者的伟大而正义事业同义,是人类反对压迫和剥削斗争的光辉象征,是反抗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胜利标志。”

1976年7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与毛主席共同缔造解放军,戎马倥偬,一生不已的朱德总司令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0岁。

当毛主席得知朱德逝世的消息,用只有他自己能听到的声音感叹道“他怎么这么突然……‘朱毛’不能分离啊。现在朱去见马克思了,我也差不多了。”

7月下旬,身体每况愈下的毛主席,让秘书张玉凤找来《枯树赋》读给他听。这首赋时南朝庾信年老的时候所写,名为写枯树,实为写自己年老体衰的悲伤,感慨故人纷纷离去。

当读到最后两句“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时,毛主席已经是泪眼婆娑,这是一位疾病缠身、内心苦闷的83 岁老人悲凉心境的真实写照。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河北唐山发生7.8级大地震。当日18时,距唐山40多公里的滦县又发生 7.1级地震。

唐山大地震造成24.2万多人死亡,16.4万多人重伤;7200多个家庭全家震亡,97%的地面建筑毁坏,23秒内,一座拥有百万人口的工业城市被夷为平地。

毛泽东曾说:“我这个人平时不爱落泪,但最听不得穷苦老百姓的哭声,看到他们流泪,我也忍不住要掉泪……”

当唐山大地震的消息传来,此时的毛主席,病情已经非常严重,但他仍然热泪涌流,哀声痛哭。

8月18日,毛主席颤抖着手,签署了《中共中央关于唐山、丰南一带抗震救灾的通报》。这成为他此生圈阅的最后一份文件。

8月里,毛主席的心脏病再次发作。尽管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他总是微笑安慰工作人员“我没有什么感觉,不要紧,慢慢来。”

当时负责的姜泗长大夫深有感触,他感叹道:“我行医已经40年,看过无数病人,但在与疾病搏斗中,我从没见过,有谁能像主席那样展现出如此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8月28日,毛主席的长女李敏来看望他。和历经波折的中国革命一样。毛主席的家庭也遭受过许多打击此时此刻,虚弱的毛主席需要亲人的陪伴。

当李敏来到病床前,她轻轻的伏在主席的耳边说了一声:

“爸爸,我来看你了。”

听到了李敏的声音。毛主席微微睁开眼睛。露出了一丝微笑。他颤颤巍巍地伸出手。李敏赶紧搓热了自己的手,轻轻的放在爸爸的大手里。

毛主席含着泪水呼唤着李敏的小名 “娇娃”,他轻轻的说:“你怎么不经常来看我呢?你以后要多看看我啊”李敏心里一阵酸楚,含着眼泪点了点头。

毛主席又说:“娇娃,你今年多大了?”

“爸爸,您忘了,我今年39岁了。”

“娇娃,不对,你今年38岁,你是1937年……”

即使他的身体已经到了极限,他仍然记得女儿的生日。毛主席还想说些什么,但他又无力地闭上了眼睛,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连成一个圈。

当李敏离开的时候,她不知道这将是他们父女间的最后一次见面。而毛主席用手笔画的那个圆圈,她在多年以后才明白,那是母亲贺子珍的小名“桂圆”,爸爸是让他照顾好妈妈。

9月8日,经过一夜的抢救,毛主席终于苏醒。此时,虚弱不堪的他,仍然在思考日本正在进行的大选。他想让工作人员把“三木武夫”的资料拿过来,但他太虚弱了,已经没有办法发出声音。

他颤抖用铅笔花了三个横线,非常吃力地在木制的床头上轻轻点了3下。张玉凤轻声问道:“主席,您是不是要看有关三木武夫的消息?”

毛主席用几乎看不出来的轻微动作点了下头,但他只看了几分钟文件,又昏迷过去了。

在生命中的最后一天,即使浑身插着导管与电线,他仍然坚持让医务人员用手托着文件给他看。在那一天,他坚持看文件、看书多达11次,2小时50分钟。

1976年9月9日零时10分,毛主席领导秋收起义第49个纪念日,一颗伟大的中华赤子之心的跳动停止了,一轮劳动人民心中的红太阳陨落了,一个空前绝后的辉煌时代结束了。

3 阅读:63

人物风云志

简介:看历史人物的爱恨情仇、恩怨纠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