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购买未来五年内即将被市场竞争淘汰的品牌

硕硕的车笔记 2024-05-14 05:40:06

有关问界新 m7 小改款的消息做进一步汇总:其改动之处包括,前脸由大嘴变成小嘴;激光雷达升级成 192 线;座椅与轮毂样式有所升级;顶配增添 CDC 与途灵底盘;标配添加华为高阶视觉智驾。这五个改动点是百分百确定的,星环散射体空间音响是否配备(大概率会有)则不确定,发布会不在本月,在下个月,六月一号粤港澳车展便能开始接受预定,之前版本的 m7 已然停产,所售皆为库存;新小改款 m7 本月就已开始生产!

问界内部对于小改款 m7 相当看重,力求在下个月发布后便能交付!何种展车试驾车皆已准备就绪!为何不做大改款?就是为了避免刺痛去年改款 m7 的老车主!稍有刺痛,疼痛感不会那般强烈!就是正常的年度小改款而已!

阿维塔 07 即将登场,其申报信息颇具趣味:阿维塔 07 仅智驾搭载华为,电机不再采用华为,而是与长安深蓝一样的青山工业电机。这是否代表着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中的 hi 模式已处于危险境地呢?是否未来仅有智选车与零部件技术供应这两种模式了呢?hi 模式是否彻底结束了呢?

再结合长安入股华为车 bu 合资公司的最终协议签订时间被推迟至八月底这一情况,说明双方需要协商的分歧较大。作为华为车 bu 的三大合作模式之一,hi 模式仅与阿维塔、极狐合作过,并未创造多少收益,任谁都无法将其吹成功,也做不了样板房,反而还容易拖累华为的口碑。按照华为如今四处树敌的节奏,hi 模式的车,一旦出事,估计全网声讨的还是华为,属于典型的费力不讨好!hi 模式确实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除智选车之外的一切合作,都统称为零部件合作是挺不错的,全球任何车企,无论是洋的还是中的,都可随意购买,可以只购买其中一个部件技术,也可全部购买,甚至打造出一款比智选车含华量还高的车也行,只要钱给到位即可,但零部件模式卖出及出了事都不要将锅甩给华为就行!不能说自己入股了一个车 bu,就成了亲儿子太子爷了,这些车企入股车 bu 仅有两个好处:其一,可以分享车 bu 未来极速增长的财务红利;其二,入股的车企应有优先保供的权限!车 bu 无论如何折腾股权合作,最大的甲方客户,永远都是鸿蒙智行智选车,而智选车属于华为终端的业务,根本不归车 bu 管理,赛力斯、江淮这些才是华为终端的亲儿子,长安与华为终端毫无关系!再怎么攀亲戚,也亲不过赛力斯。

据某汽车博主爆料:四月份,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在国内的份额已超 60%,且均价达到 15 万,超过合资的 14 万,“不好好学习,长大了只能买洋品牌”!保时捷目前在国内月销量已腰斩至 4000 辆左右,部分门店已不再进车!此前常有一种论调,称智能电车暂时影响最大的还是普通燃油车,对那些超豪华品牌影响不大,看来这种说法即将破灭!当保时捷两年后其月销量仅有 1000 辆时,它的整个体系是否就会崩溃?再买保时捷要小心成了绝版车哦。

我当下的观点就是:不要购买未来五年内即将被市场竞争淘汰的品牌,像 bba、倭系三大妈等都包含在内!根据舅舅党信息:鸿蒙智行已开始研发超级跑车了,搭载众多黑科技,会在 26 年或者 27 年推出,届时那些欧洲百年老字号超豪华品牌也会被迅速消灭!从 10 万到 1000 万的任何外国品牌,都会在竞争中落败!

你可以不喜欢华为,不购买鸿蒙智行的车,哪怕你选购比亚迪、理想、极氪等,都比购买任何洋品牌要靠谱!剩下这些品牌多少都有点自己看家护院的拿手绝活,有的具备技术,有的具备成本优势,有的具备流量营销能力,起码还能撑住 10 年,一辆车最多也就开个 10 年,足够了,虽然我仅粉华为,但我还是相对客观的,购买自主品牌头部的几家绝对比购买任何洋品牌都要靠谱!

1 阅读:386
评论列表
  • 2024-05-14 19:20

    宗教品牌最不该买,否则出问题就不认是自己的东西你啥办?

  • 2024-05-14 18:37

    你能相信再过2年就不会有智选这个品牌了,我相信。余上位,长安宣布入主bu就是为了干掉智选,这个是确定的。

硕硕的车笔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