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年原兵团司令降为军长,3年后计划授少将,毛主席:必须是上将

历史的丰碑 2023-12-23 16:25:28

前言

他当少将有些屈才了,必须得是上将!”

1949年9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政协会议,这一次的会议是由毛主席领导下召开的,参加会议的人,全部都是对国家有着卓越贡献的爱国志士。

不过出席这次会议的人群中,却是出现了一位有些“特殊”的人,此人便是陈明仁。

陈明仁是天生的将才,他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如果要是论功的话,那他应该被封为少将,不过他却被“降为”军长。

毛主席得知这件事后,不仅是没有与他计较过往之事,反倒是说陈明仁理应为上将。

得罪蒋介石

毕业于黄埔一期的陈明仁他是一个极为纯粹的军人,他很少会去涉及政治,更多的是擅长于谈论军事。

在黄埔期间,陈明仁的脾气就从未曾掩盖过们,他性格很是耿直,有时候还会直接顶撞教官,这也让蒋介石与周总理都对他产生了极深的印象。

在革命军东征时期,陈明仁作战极为勇猛,他常常会身先士卒,这也迅速获得了蒋介石的信任,并对其委以重任。后来陈明仁在一次战斗中,他率先杀入了城中,等到战斗结束以后,蒋介石更是当着所有将士的面,当场表扬了他,号召所有人向陈明仁学习。

按常理来说,陈明仁出身于黄埔嫡系,其晋升之路本应该是顺畅的,不过他这个人性格极为倔强,后来又是数次冒犯蒋介石,这也就导致了他仕途屡屡碰壁,到最后甚至只能选择起义投诚。

陈明仁第一次冒犯蒋介石,是在1931年时。

当时是在剿灭石友三的战斗中,陈明仁以一个旅的兵力,击败了石友三的三个师。

按道理说,如此战功,无论如何也是该陈明仁晋升为师长的。不过却是因为陈明仁在战斗中与他的上司陈继承产生矛盾,而战后陈继承又向蒋介石打了小报告,指责陈明仁抗命不遵,不听从他的调遣。

陈继承此人是国民党内公认的:蒋介石的“八大金刚”之一,深得蒋介石的信任。

因此,陈明仁虽被提拔为副师长,可他实际上却也因此事失去了实权。

陈明仁的第二次冒犯蒋介石,时间截点是在1941年。

当时的蒋介石乘坐专机准备去往昆明慰劳军队。不过蒋介石刚一走下飞机,入眼就看到了一群士兵此刻全是衣衫褴褛的在那边修筑着工事。

蒋介石看后顿时勃然大怒,这在他看来是有损国军的形象的,此时的他怒火中烧毫不客气的质问陈明仁道:

“这支是部队谁的,其军容为何如此不整?”

陈明仁听后也是来了脾气,当场回怼道:“这是我的军队。

蒋介石:“你的部队因何会军容如此的不整齐?”

“您怎么能不知道原因?我部队里的军服两年才发一次“”

蒋介石听后,认为陈明仁是在指责他,变得更是怒不可遏起来:“你如何敢这样与我说话,信不信我现在就撤了你的职!”

陈明仁听后没有办法怯意的回怼道:“你撤吧,大不了这中将,我不当就是了。”

在说完这句话后,陈明仁一下子就将自己肩上的军衔章给丢到了地上。

原本陈明仁是内定的71军军长,不过他也因为这件事,再次的成了一个没什么有实权的副军长。

第三次与蒋介石的冲突是在四平之战中,当时的陈明仁因被举报“纵兵抢粮,败坏军纪”从而失去了他原本的职位。

直至国民党军队在各地相继失利后,这时的蒋介石才再一次的想起了陈明仁,将他调至了第一兵团,与程潜一同驻守于长沙这里。

起义

1949年2月,蒋介石再次启用陈明仁担任起了华中“剿总”副司令、第1兵团司令官兼长沙绥靖公署副主任,让其率领29军与71军驻守长沙。

此时的程潜刚好是担任着湖南省政府主席,

他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以及倒行逆施早就是很是不满了。这时候的程潜正积极的征兵买马,扩充着自己的实力,同时他也与共产党地下党取得了联系,筹划起了和平起义这条道路。

不过蒋介石却是对程潜很是不信任,他先后多次派遣心腹黄杰、李默庵等人到长沙,去担任绥靖公署副主任等重要职务。

之所以这样做,为的就是对程潜进行牵制以及更有效的监视。

程潜在想要走和平道路的同时,他自己也十分的清楚如今的他并未掌握兵权,恐怕是难以掌控局面,于是这时候他就把希望寄托在了陈明仁身上。

陈明仁刚到长沙,便去拜访了程潜。

这时候程潜借此机会试探着问道:“子良呀,现在的共产党政策势如破竹,恐怕蒋介石就要兵败如山倒了,很快战事就要波及到咱们湖南了,你这一次次入湘,不知是有何打算?”

陈明仁深思片刻,然后抬头回答道:

“颂公(程潜字颂云),你我皆是湖南人,又岂能坐视家乡父老遭受战火而置之不理?如今的颂公身为湖南的家长,德高又望重,而我陈明仁尽管是一介武夫,可是只要可以为湖南家乡父老们造福,那我定当会听从颂公的任何差遣。”

程潜听了陈明仁语,心中也是了然,原来陈明仁与他是志同道合啊。

随即程潜便将起义计划全盘讲了出来:“子良呀,这件事我已经考虑很久了,如今之计,只有咱们与共产党进行合作,走和平解决湖南这条路,才可以保证咱们湖南父老们免受战乱之苦啊。”

陈明仁听后立即做出表态:“只要可以拯救咱们湖南,我是愿意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

虽然陈明仁这么说,但他还是担心自己起义后,共产党还是会追究他在四平的账,同时他又很是担心自己会在国民党同僚中背负上一个“投敌叛党”的名声。

因此他的心中一直都是犹豫不决的。

1945年4、5月间,根据中共方面的要求,程潜送给了共产党一份备忘录,这份备忘录充分的表明了他的起义决心。

不过陈明仁却是以“怕泄密”为由,没有在这份备忘录中签上自己的名字。

就在陈明仁对起义举棋不定之际,这时候程潜的族弟程星龄带来了章士钊的书信。

在这封信中提到了毛主席和章士钊见面时,主席对湖南时局的观点。

毛主席是这样说的:“陈明仁这个人啊,我们对他很了解,以前的他在东征、北伐和抗日战争中都立下赫赫战功,他这个人呀,对咱们的国家和民族是有着很大贡献的……

至于说陈明仁在四平和我们对抗,那不过是各为其主。当时的陈明仁是坐在蒋介石的船上,各划各的船,都想赢嘛,这件事也是情理之中的,我们是会谅解他的,只要他可以站过来,那么我们还是会重用他的。”

在陈明仁读完这封信后,他深深的被毛主席那博大胸怀所折服,这也让他和平起义的意愿变得更加坚定起来。

1949年8月4日,陈明仁与程潜在一片欢呼声中通电发动了起义,当时的起义官兵人数高达数万之众。

也就是在这一天,长沙迎来了和平解放。

程潜与陈明仁,毫无疑问,是这一次起义的两位大功臣。

在这一年,陈明仁46岁正值壮年。

陈明仁是21岁便考入黄埔军校,自此开始了他长达半生的军旅生涯。他曾经骄傲地宣称:“我打日本人从来没有输过。”

然而,当他的对手换成人民子弟兵时,这位“常胜将军”的称号便再难维持下去了。

在起义之后,陈明仁在一场公开大会上讲起了自己:

“毫无疑问我是一名军人,是黄埔一期的学生,我本应以卫国救民为终身职责,这些年来,我参加过北伐,之后又参加了抗日战争,曾经打过无数的硬仗……到最后谁成想我竟是沦为了蒋介石的私人工具,这是完全违背了人民的利益的,这也让我心里总是感到阵阵不安。”

彻底被毛主席胸襟折服

1949年9月10日,陈明仁同程潜一同来到了北京。这一次迎接他们的是,毛主席专门派出的一个“超豪华接车团”,这些人中有:聂荣臻、罗瑞卿、张友渔等重要领导。

9天以后,但是为准备开国大典而忙碌的毛主席,专门抽出来了一些时间邀请陈明仁与程潜一同游览了一次天坛。

那天一同游览的人有许多,刘伯承、陈毅、粟裕、张元济皆随同主席前往。陈明仁也在人群中,因为他的个子不算高,这就让他在人群中显得不那惹人注意眼。

毛主席专门将他从人群里叫了出来,然后对他说道:“子良呀,来,你过来,我们两人单独照个相吧!”

当日在那么多人中,毛主席却是单独点名要与陈明仁合影,这让他感到了十分的意外与惊喜。

等到合影结束后,毛主席很是高兴地问陈明仁道:“不知子良,你准备放大加洗多少张照片分赠朋友呀?”

陈明仁毫不犹豫地说道:“洗十打吧。”

他之所以会讲这段话,那是因为当时在外面又许多传言。其中更是有些别有用心人,在报纸说“陈明仁如今是被软禁了”、“陈明仁在共产党那边遭到了冷遇”、“现在的陈明仁是被扣押了”……传播这种没有根据的报道,是蒋介石的惯用的老伎俩了,其目的就是为了增加,国民党内起义将士的心理负担,以此想要防止再有麾下将领宣布起义。

听到陈明仁说要“洗十打”,毛主席忍不住笑道:“还是少了嘛,怎么不得洗五十打!这样可就没人再说你被共产党给软禁咯!”

毛主席的这番话,顿时就是让在场所有人都笑了出来。

过来几天之后,毛主席再一次的接见了陈明仁,这次陈明仁是到主席的家中吃饭的。

也许是因为陪同之人并没有那么多,这天的陈明仁也就没有当时在天坛时紧张了,这是的他终于还是讲出了那句憋在心里许久的话:主席,我有罪,当初四平街是我打得太狠了!

针对此事,毛主席说了两句:“当时两军相战嘛,咱们各为其主!”

其二是主席说道:“只可以这么说,当时的这一仗是林彪没有打好!”

毛主席的回复极为太高明。主席的第一句话是给陈明仁的“我有罪”找台阶,告诉他没必要自责。主席的第二句同样是极有份量的。要清楚,当时林彪的指挥能力在军中是人所共知的,毫无疑问是军中一员猛将。

多年以来,林彪也一直深受毛主席的欣赏。主席对陈明仁这位过去的对手说这句,其度量也是非是一般人可以有的。

再一次陈明仁被毛主席宽广胸襟为之折服,当场他就表态道:

“主席,我坚决服从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国家效力,为全国人民服务。”

毛主席接着又询问他道:“之后你是希望从事政治工作呢还是想继续军事指挥呢?

听到这里陈明仁眼睛不由一亮,随即站起身来,然后他以一个极为标准的军人姿势回答毛主席道:“主席,我愿意在军事领域继续为党和国家效命。” 毛主席一边示意让他坐下来说话,一边又告诉他说,如今组织上正打算任命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一兵团的司令员,同时还鼓励他现在有什么任何要求都可以提出来嘛。

陈明仁听后敬礼回答道:“主席,我没有其他要求,坚决服从党的决定。”

毛主席笑道:“子良呀,你就放宽心,解放军有的,你也全都有,我们共产党对待每一个人,向来都是一视同仁的。”

1949年9月25日,陈明仁在全国政协全体会议上说道:

“我在蒋介石的政权下工作多年,感到很是迷茫和徘徊,直至今日我才如梦方醒,才算真正的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我愿意完全接受毛主席的思想,虚心去学习,努力的实践,以此来更好的改造我自己,改造我领导的军队,我们将以不畏生死,不怕艰难的精神,完成我们革命军人的任务。”

1949年11月,由陈明仁所领导的国民党起义部队正式被改编为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一兵团,其下辖有第五十二、五十三军,这支部队由陈明仁担任司令员。

1952年11月,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一兵团又正式被改编为解放军第五十五军。

实际上,这时候的陈明仁本来是可以调到大军区担任要职的,不过他却是主动提出,希望可以继续担任五十五军的军长。

尽管说从司令员降为了军长,但从陈明仁的角度来看,他更看重的是能为祖国做出实际贡献的机会,并非是职位的高低。

第二年2月,他带领五十五军从广西桂林移防广东湛江,负责起了保卫雷州半岛,守护祖国的国土的重任。

1955年,解放军即将迎来建国以来最大的授衔仪式时。因为陈明仁的情况有些特殊,假如说按照他如今军长职位来评定的话,那他是应当被授予少将军衔的。

不过考虑到陈明仁的卓越战功,当时的领导也不敢擅自做主,于是就将此事上报给了毛主席,请毛主席来决定。

毛主席在看到陈明仁的名字后,没有似乎犹豫,立刻就做出了决定:“原来是陈明仁呀,他必须得是上将嘛!”

1955年9月27日,陈明仁被授予了上将军衔,获一级解放勋章。

离世

陈明仁一生杀伐不歇,但就是这样一个铁骨铮铮的男人,他也是有着流泪的时刻。

在建国之初,此时正是国家用人之际,于是陈明仁就去往了各个场合,为祖国尽忠,至于他的妻子谢芳如,这时候也没有停下来,她也正用心的为自己丈夫打理着一切。

这位从农村一路走来的小脚女人,她总是那样默默无闻,陪伴着自己的丈夫从一介书生,慢慢的升到将军,从当初的国民政府到到如今的新中国成立。

不过陈明仁所不知道的是,他的妻子在做这一切之时,是带着病的,谢芳如忍着身体带来的疼痛,瞒着丈夫,把自己的所有都病藏了起来,她清楚自己的丈夫是心系国家的,因此她也不愿意让丈夫因自己的事增加负担,让丈夫有所分心。

后来谢芳如在1950年4月时候离开人世。

等到了1974年时陈明仁也离开了人世。

因为对自己妻子的思念,在去世之前陈明仁就曾再三叮嘱过自己的后代,

“我与芳如是少年夫妻,她比我了二十一年离开人世,现在这么多年都过去啦,我想芳如一定会很孤独,在我离世以后,你们一定要将我与她葬在一起啊!”

不过因为种种原因,这件事一直到2009年,陈明仁的骨灰才被运至了湖南长沙岳麓山。

生当同衾,死当同穴,他们之间的爱情跨越了五十多年。最终在死后又走在了一起。

29 阅读:9432

历史的丰碑

简介:有些人我们要永远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