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凡脱俗”,颇似外星人的LK登月舱

悦悦谈国际 2024-03-02 11:48:54

上图先!介绍前主角先上场,哈哈!

颇似人形的LK登月舱,或者说有点像外星人,也有点像深海潜航器!蒸汽朋克满满!本文图片记录这个有个性也很苏联的登月舱,附图约70幅,文字在1300字左右。

超有”科技感“的苏联LK登月舱,即使今天看来外观依旧有那么一点新颖。“超凡脱俗”,哈哈,超出一般人想象力。

前苏联LK月球着陆器最完整的例子如《宇航员》中所展示的-科学博物馆,俄罗斯著名航天历史学家柳博夫·维切尼娜的一本书以这个名字出版,感觉70后小时候的连环画没这么复杂,看舱内还是蛮复杂先进的呢-请以那个年代的视角去看!

喜欢这种满是按键偶尔一个小屏幕的苏联科技感觉,还有个小地球仪,关于这个还包含地球仪的”物件“前面介绍过,请点击《 机械式军用计算机》一文,以及内部的细节,还蛮复杂有趣的呢!在这就不重复赘述了。也算苏联当年的得意之作,哈哈。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苏联的航天器普遍喜欢这种圆球型构造,小球大球或者椭圆型的一堆在一起,蛮有意思的。

苏俄真的很生猛,不像阿波罗绕月指令舱掉头和登月舱上升段对接后倒退抽出,指令舱和登月舱间直接舱门出入,苏俄这个直接放在绕月飞船后面,在月球轨道上EVA爬进登月舱落月,月面任务完成后上升段和绕月飞船前端对接,然后还是EVA爬回飞船。

再做一下时代背景介绍,就一个小片段,这LK登月舱来自当年的红色苏维埃的梦想。美苏太空争霸年代。

项目有些出师不利,1966年初,天才火箭总设计师科罗廖夫发生意外,提前 over了,去向斯大林和赫鲁晓夫同志报到了,最初苏联在太空竞赛中表现不俗,尤里加加林在1961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宇宙空间的地球人,登月计划也差不多甚至还有些领先的情况下,苏联一步一步的落下了。

问题主要源于高层不恰当的指挥和项目团队负责人不具备科罗廖夫那样的才能,火箭爆炸,接着苏联人急了,更是蛮干本色显露,结果和回报就是更大的灾难,N-1火箭再次爆炸,江湖上还有一个未被确认的版本说150人不幸罹难,谁知道呢,即使有那也是绝密,等待将来解密。

载人登月也就无从谈起了。加上其它竞争。。。近40年的太空竞赛最终苏联败北,国力衰落,加上其它原因,也就解体了。

与之对应的,对手最后好像登月成功了。当然到底是否成功,有待咱们宇航员将来上去看了以后,鉴定以后,才能确认,科学是严谨的,不是谁说了是就是是!呵呵。

通过图片,这货如果以今天的眼光看,看着不怎么精致和高端,对比现在科技和工艺甚至可以说比较简陋,甚至有些“粗暴野蛮上马项目”的味道了,更别谈现代化的人工智能和计算了,苏联的宇航员真要是乘坐这玩意儿真担心得到的仅仅是单程票。

同时也能感受到当时的美苏宇航员也都不容易,富有冒险精神,对月球,宇宙和科学有着前赴后继式的探索精神。

苏联的老对手,美国当年为了减重,登月舱的外壳外层几乎就是薄薄的“铝箔纸”。苏联人实在,用料厚实。据说后来阿波罗计划的宇航员在苏联解体后,参观了这个登月舱,不由地感叹,苏联航天人这是准备把“锅炉”送上月球!

据说苏联解体后这个登月舱被乌克兰留下了,或许花钱买的?再看俄罗斯虽然继承了苏联航空航天的大部分,可惜很多项目无力继续了,多少有些惋惜,起码少了一个有实力的玩家,少了一分精彩。

附图说明,更有金属质感的应该是刷漆刷过后的照片,另外有一图是关于苏联登月的,那是想象图。

如有不妥或者认识偏颇之处,还请海涵。

1 阅读:71
评论列表
  • 2024-03-03 19:03

    苏联这个登月舱设计才是真为了送人上月球啊

悦悦谈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