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5.14”事件刘传健代表:奇迹的产生是一瞬间背后是千锤百炼

中国网直播 2024-03-05 09:30:15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集中采访活动于2024年3月5日(星期二)上午8时到8时40分,在人民大会堂中央大厅北侧举行,邀请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接受采访。中国网现场直播,以下为文字实录:

人民日报记者:这个问题想提给刘传健代表。刘代表您好,我们都知道电影《中国机长》的故事都来自您的亲身经历,作为大家的英雄机长,同时也是全国人大代表,您能和我们分享一下是如何守护每一次飞行安全的吗?谢谢。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总飞行师 刘传健: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大家好,我是刘传健,来自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是一名飞行员,是一名机长。作为机长,就是要把旅客安全送到目的地,确保旅客和机组成员的安全。所以,把安全工作的要求和飞行的规章制度不折不扣地落实到每一个航班全过程中,是我最基本的工作,也是我最重要的职责。因为一次偶然事件,我受到了党和各级组织的关心关爱,使我倍受鼓舞和激励。谈起“5.14”事件,大家都会赞扬我们机组力挽狂澜、化险为夷,其实奇迹的产生是一瞬间,奇迹的背后却是千锤百炼。以前我在飞行的时候,发动机的轰鸣声一响,就会想到“地面苦练,空中精飞”“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这样的话语提醒我,每一次飞行都承载着使命,承载着国家和人民的期盼,现在我飞民航航班,一样的话语同样提醒我,每一次飞行承载的是旅客及其家人的平安和幸福,保证飞行安全是我的责任。

我还记得,那是1995年的夏天,我还是一名飞行学员,刚飞行了200多个小时,迎来了飞行生涯中一个关键时刻,高教机放单飞。当我独自驾机完成飞行训练任务,按标准准备着陆的时候,突然,塔台指挥员给我一个命令:“复飞复飞,准备通场。”我来不及细想,按照指令果断复飞了。在复飞的过程中,我才得知,刚才指挥员从望远镜里看见我的飞机前起落架没有放下,我果断按程序进行处置。当我第六次飞过塔台的时候,飞机的前起落架仍然没有放下,油量表显示,油量已经不多了,必须着陆。我看见各种保障车辆、消防车、救护车以及保障人员全部到位,我操纵飞机落地,耳机里传来指挥员的指令,我紧握驾驶杆,尽全力保持飞机后轮着陆的姿态向前滑行,最后飞机前轮贴着地面平安着陆,飞机稳稳地停在了跑道上。

其实,每次飞行我们都会进行各种特情准备和演练,可是实际飞行中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却是我们无法预知和想象的。这让我更加明白,蓝天上充满未知,飞行安全无小事,任何一个细节都关乎着生命,任何一个细节都关乎着我们的飞行生涯,每一次飞行都不可以再来一次。安全是民航业的生命线,任何时候、任何环节我们都不能麻痹大意,零事故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机长肩上的四道杠分别代表着专业、知识、技术和责任,它随时随地提醒着我,手里握着的不仅仅是驾驶杆,而是鲜活的生命;面对的不仅仅是冷冰冰的机器和设备,而是无数幸福的家庭。每一次我飞行的时候,都看不到旅客,可是当飞机准备滑行、准备起飞的时候,我都会对我身后所有的旅客默默说一句,把你们安全送到目的地是我的责任。当飞机落地以后,旅客下机,看着旅客逐渐远去的背影,我心里的那份踏实和安心,是对我从事飞行工作最大的褒奖。今年是我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第二年,我带来加快民航人才培养、健全无人机运行规则两项建议。作为民航人,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一个航班一个航班地盯,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抓,确保民航运行安全,旅客出行平安。谢谢大家。

2 阅读: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