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杜聿明含恨而终,临终前却嘱咐妻子:留在大陆,不要去台湾

华太师 2023-12-14 21:29:11

1981年,杜聿明含恨在北京去世。在去世前,他还反复嘱咐妻子曹秀清:“我死以后,你就留在大陆,不要去台湾,更不要去美国。大陆虽没有儿女,但政府会照顾你的。”

这番话从杜聿明口中说出,其实是有些奇怪的。因为杜聿明曾经是深受蒋介石信任的名将,也为国民党立下过赫赫战功,屡次被委以重任。在被俘后,他还曾数次试图自杀,以回报蒋介石的“恩德”。这么一个国民党曾经的“死忠”,为什么最后反而会信任共产党,阻止妻子去台湾呢?

杜聿明确实曾经是蒋介石的死忠,但淮海战役以及之后的一系列事件,让他对蒋介石伤透了心,也对国民党彻底不抱希望。那么,杜聿明和蒋介石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呢?最后杜聿明又有什么“恨”呢?

杜聿明与许多为升官发财而加入国民党的投机分子不同,他曾经是真心信仰三民主义,相信国民党能让中国繁荣富强的。为此他曾不顾父亲的反对投笔从戎,进入黄埔军校,也曾在北伐期间冒死越狱去投奔北伐军。他对蒋介石的“提拔”之恩也极为感激,总想着回报。甚至直到解放战争期间,他依然信任蒋介石,为其鞍前马后。

而在国民党内,他也是极少数洁身自好的军官之一。他没有染上吃喝嫖赌之类的恶习,廉洁奉公,身无长物,一生也只有一个妻子,就是他的终生伴侣曹秀清。他还为蒋介石培养了许多军官,也教导他们效忠“党国”,不要有杂念。

但是,从淮海战役时期开始,杜聿明对蒋介石的信任逐渐动摇了。

1948年11月,杜聿明“临危受命”,被委任为国民党淮海战役的总指挥。他一开始同意了蒋介石的“徐蚌会战计划”,并已经着手准备。但几天之后,蒋介石又在顾祝同和何应钦的劝说下改变了主意,打算“守江必守淮”,放弃徐州,退守淮河一线。随后蒋介石通知杜聿明,要他改变作战计划。

杜聿明大惑不解,他已经将作战计划安排下去,现在各部已经开始执行了。如果蒋介石不同意这一计划,应该一开始就提出,现在朝令夕改,成何体统?更何况变更部署也需要时间,在战役期间改变部署,很可能会给对方趁虚而入的机会。

但蒋介石执意变更计划,杜聿明也只好照办。此后淮海战役期间,蒋介石又多次通过空投手令的方式干扰杜聿明的指挥,让他不得不下了许多自相矛盾的命令。蒋介石一会命令杜聿明撤退以保存实力,一会又命令他出击去救援友军。杜聿明就这样在蒋介石的命令下成了无头苍蝇,最后被包围并当了俘虏。

可以说淮海战役中的杜聿明是被蒋介石给结结实实坑了一把,如果没有蒋介石瞎指挥,杜聿明很可能也不会被俘。不过即便如此,杜聿明对蒋介石还是忠心耿耿。他认为蒋介石对他有大恩,所以他替蒋介石承担失败也是应该的,他还曾试图自杀以“报恩”。

但是在功德林的改造生活让杜聿明的态度逐渐软化了,国民党将领邓文仪曾在《黄埔学生六十年》中声称杜聿明被俘后遭受了虐待,在狱中过着悲惨的生活。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杜聿明被俘后得到了战犯管理所医务人员的精心护理,身体状况反而有所好转。

杜聿明患有胃溃疡、肺结核和肾结核等痼疾,多年来深受折磨,但在战犯管理所期间,他的这些疾病得到了精心治疗,竟然都痊愈了。杜聿明还患有脊椎炎,连觉都睡不好,医务人员一方面给他开药方,一方面为他特制了一具合身的石膏板,让他能够安然入睡。

功德林期间的经历让杜聿明极为感动,也让他过去视我党为洪水猛兽的信念发生了动摇。他原以为自己作为常年和共产党打仗的战犯,就算不被处死,也会遭受折磨。但他却发现周围的人对他态度都很温和,完全没有宣传中的那么可怕。几年后,杜聿明的态度悄然发生了转变。在得知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杜聿明兴奋地表示:“中国人民真的站起来了!”

而另一边,杜聿明的妻子和子女却受到了国民党的冷遇。1948年底淮海战役期间,恰逢杜聿明母亲七十大寿,许多国民党要员都来祝贺,杜家堪称门庭若市。

然而当淮海战役结束,杜聿明被俘后,蒋介石把战败的责任都推到他身上,杜聿明瞬间就从国民党的“救世主”变成了罪人,杜家也顿时变得冷清起来。过去那些常年来慰问探望的达官贵人们,一下都消失不见了。

这种落差让曹秀清受到了巨大打击,但这还没完。到台湾后,曹秀清更加体会到了世态炎凉。杜聿明虽然官职很高,但他清正廉洁,不拉帮结派,家中没什么钱财。而蒋介石此前承诺给杜聿明的各种待遇和保障也全都成了空话,根本就不予兑现。

结果一代名将杜聿明,子女甚至连上学的钱都没有,曹秀清屡次向台湾当局反映情况,都毫无效果。最后曹秀清只能请杜聿明过去的同僚帮忙,大家编造了一个杜聿明已经被解放军“杀害”的谣言,把杜聿明变成“烈士”,台湾当局才肯给一点补助。

而杜聿明的长子杜致仁此时在美国哈佛大学读书,还有一年就能毕业了。然而由于家中贫困,杜致仁已经根本无法支付学费,只能向台湾银行申请贷款三千美元。过去杜家要申请这么一笔贷款毫无问题,甚至根本不用贷款,来讨好杜家的国民党高官们就会主动把钱送到府上。然而时过境迁,此时银行根本就不肯贷款,杜致仁只能向母亲求助。

曹秀清收到儿子的信后硬着头皮给蒋介石写信,请他兑现当年对杜聿明的承诺,至少帮忙把这三千美元学费的问题解决了。三千美元对于蒋介石而言根本就不是什么大数目,然而蒋介石已经认定杜聿明失去了利用价值,对这三千美元的借款都推三阻四,不肯发放。

最后曹秀清多次找人说情,蒋介石被烦得没办法,才同意借款一千美元,还要分两年支付,只能先给五百美元。曹秀清无奈,只得将五百美元的支票寄给儿子。杜致仁得知消息后万念俱灰,竟然直接自杀了。他自杀恐怕也不仅仅是因为大学读不成了,而是因为家道中落给他造成的打击太大了。

曹秀清得知消息后也是悲痛欲绝,对蒋介石的幻想也彻底破灭。祸不单行,第二年,杜聿明的母亲也去世了。此时国民党当局突然又重视杜家了,蒋介石、宋美龄都亲自前来祭奠。曹秀清顿时紧张起来,感到他们另有目的。毕竟蒋介石真要重视杜家,当初就不会拒绝杜致仁的借款,杜致仁也就不会自杀了。

果然,蒋介石很快就暴露了自己的目的。明明是祭奠杜聿明的母亲,蒋介石却拐弯抹角地提到了杜聿明的女婿,表示希望曹秀清能劝他到台湾来。杜聿明的这个女婿是谁呢?正是杨振宁。杜聿明的长女杜致礼在1950年和杨振宁结婚,而在1957年,杨振宁获得了诺贝尔奖。蒋介石这才想到了杜家,想借曹秀清之口把杨振宁劝到台湾来,为己所用。

曹秀清早就识破了蒋介石的真面目,自然根本不想为蒋介石当说客,不过这或许是她和丈夫团聚的一个好机会。此时曹秀清已经知道杜聿明并没有死,她想到北京和丈夫团聚,但台湾当局一直对她严密监视,让她无法动身。

于是曹秀清顺势提出,她可以帮忙劝女儿女婿到台湾来。但这是大事,光靠写信发电报恐怕决定不了,她得亲自到美国去劝才行。蒋介石还是不放心曹秀清,还让曹秀清找担保人,保证她会回台湾来。曹秀清找了萧毅肃担保,蒋介石才放心让她去美国。

曹秀清早就对国民党失望透顶,到了美国后哪还理会什么劝说杨振宁的事情。她确实找了女儿杜致礼和女婿杨振宁,但这是为了回大陆和杜聿明团聚。而女儿女婿也很支持她回大陆,和周总理取得了联系,周总理表示热烈欢迎。1963年,曹秀清终于回到北京,和十多年未见的丈夫杜聿明重逢了,此后杜致礼和杨振宁也多次去北京探望。

曹秀清和丈夫团聚后,将蒋介石这些年来对杜家的所作所为统统告诉了杜聿明。杜聿明原本还为自己没有“殉国”而感到羞愧,在得知蒋介石这十几年来就是这么对待他的妻子儿女之后,他对蒋介石彻底失望,再也不把他当作什么恩人了。此后杜聿明重新出来工作,并为祖国的统一大业而奔走呼吁。

1981年,杜聿明病重。临终前他想到还有几个子女在台湾,希望能和他们见最后一面。然而此时蒋介石虽然死了,但台湾当局依然在刁难杜聿明的子女,不许他们到北京来探望杜聿明。直到最后一刻,杜聿明也没能和子女团聚,这让他十分痛苦。此时杜聿明彻底看穿了国民党的真面目,对国民党再也没有了一丝一毫的感情。

5月7日,杜聿明去世,临终前他嘱咐妻子留在大陆,不要去台湾,就是因为国民党的所作所为已经让他彻底寒心。杜聿明虽然走过曲折的道路,但他有光荣的后半生,为人民的革命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人民怀念他。这句杜聿明追悼会上的悼词,或许就可以作为杜聿明一生的写照。

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40 阅读:12673

华太师

简介:激流文化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