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超斩杀三大将和鏖战许褚张飞都是虚构,有一桩“大功”,为何他自己也不好意思说?

半壶老酒半支烟 2024-03-28 20:16:03

“一部三国演义,前表吕布,后表马超。”说这话的人,肯定既没有看过《三国志》,也没看过《三国演义》,因为不管是正史《三国志》还是小说《三国演义》,对吕布和马超的记载都不是很多,要是仅以字数为依据,马超根本就无法与关羽、张飞、赵云相提并论。

罗贯中出于尊刘贬曹的写作目的,颠倒了马超起兵与马腾被杀的时间顺序和因果关系,把马超写成了替父报仇的忠臣孝子。如果韩遂能看到马超在后世被如此推崇,肯定会想起马超那句令人寒毛直竖的表白:“今超弃父,以将军为父,将军亦当弃子,以超为子。”

马超当然不会真的把韩遂当亲爹,韩遂也不会愿意当随时可以被抛弃的“马超之父”,最后两人从结盟到猜疑再到被曹操个个击破,其过程在三国史料中均有明确记载,马超在许褚面前的表现,更是令人齿冷。

许褚赤膊战马超是虚构,马超葭萌关战张飞当然也是虚构,就连马超的“斩将记录”,也全是罗贯中替他编出来的,我们查阅三国史料,就会发现被马超“擒斩”的五个“名将”,都没有死在马超手里。

按照罗贯中的描述,十七岁的马超初上战场,就刺死了王方、生擒了李蒙。马腾下令将被擒的李蒙斩首,所以李傕郭汜得到的消息是李蒙王方均被马超斩杀。

擒斩李蒙王方后,马超消停了很长时间,直到马腾被曹操灭族,马超才起兵复仇,并在潼关之战中八九回合击败于禁、二十回合击败张郃、数回合之间一枪刺李通于马下。

以上“战绩”,当然都出自《三国演义》,所以即使是以《三国演义》为依据,“前表吕布后表马超”的说法也站不住脚:马超即使真的擒斩了这三员“大将”,也无法跟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的关羽相提并论,也无法跟张飞赵云相比,甚至还不如在定军山阵斩夏侯渊的黄忠黄汉升。

马超在小说中拿得出手的战绩,也就是跟许褚和张飞打过两架,那两架都以平手告终,战役的结果,一次是马超全军覆没,另一次是马超主动投降告终。

《三国演义》的蓝本是《三国志》,所以即使罗贯中想洗白和抬高马超,也不能太过违背史实,我们细看三国史料,就会发现一个更搞笑的真相:就连马超“擒斩”那三个不太有名的“名将”,也没有一个死在马超手里,尤其是在“建安十六年被马超一枪刺死”的李通,更是早在建安十四年就已病逝,马超要想杀他,真得等下辈子了。

马超在小说中“擒斩”的“名将”,也就李通够些分量,他在《三国志》中是有传的,其成名之战,跟“关羽绝北道”有关:“刘备与周瑜围曹仁于江陵,别遣关羽绝北道。通率众击之,下马拔鹿角入围,且战且前,以迎仁军,勇冠诸将。”

所谓的“绝北道”,就是关羽占据有利地形断绝曹仁与北方曹军主力之间的通道,有少数人可能误解了“绝北道”的意思,还以为那三个字是地名呢。

李通在营救曹仁的战斗中表现出色,撤军的途中病逝,时年四十二岁,如果他活到建安十六年,应该已经四十四岁了。

很遗憾,李通没有给马超刺杀自己的机会,于是马超最大的“战功”,就这样被史书抹杀了。

马超没有杀李通,李蒙王方又是死于何人之手呢?这个问题问董卓余孽李傕,肯定能得到准确答案:“抚军中郎将李蒙和右将军樊稠,都被我宰了!”

说到董卓余孽李傕郭汜,就不能不提董卓的盟友马腾韩遂——您没有看错,我也没有写错,“勤王室马腾举义”是假的,董卓乱京师的时候,马腾韩遂都是站在董卓一边的,此事在《后汉书·董卓列传》中有明确记载:“初,卓之入关,要韩遂、马腾共谋山东。遂、腾见天下方乱,亦欲倚卓起兵。兴平元年,马腾从陇右来朝,进屯霸桥。”

兴平元年董卓已经死掉,把持朝政的是董卓余孽李傕郭汜,马腾不知道提了什么过分要求,被李傕拒绝后翻脸,然后就被打得一败涂地:“傕使兄子利共郭汜、樊稠与腾等战于长平观下。遂、腾败,斩首万余级,种劭、刘范等皆死。遂、腾走还凉州,稠等又追之。”

马腾韩遂被追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可没见马超断后斩将,是韩遂豁出老脸跟樊稠拉关系,这才捡回大家的性命。

李通没有机会被马超枪挑,李蒙王方可能也没跟马超见过面,但却肯定活到了马腾韩遂联军战败之后。

东晋袁宏所编《后汉纪》(不是《后汉书》)明确记载了李蒙的被杀时间是兴平二年二月三日,与李蒙一起被李傕干掉的,还有那个被韩遂论老乡忽悠瘸的樊稠。

“马超斩杀的三大将”,只有王方下落不明,但肯定不是被马超斩杀,因为当年马家跟董家根本就不是仇敌,马腾韩遂进京,实际是想从董卓的残羹剩饭中分几口肉吃,“勤王室”是不可能的。

马超没有擒斩李蒙、王方、李通,跟韩遂反目成仇,砍掉韩遂一条手臂,还“力敌五将,砍翻马玩,剁倒梁兴”,这当然也是罗贯中往马超脸上贴金——马超韩遂中了曹操的离间计,只是互相猜疑而没有反目成仇,“韩遂已无左手,做了残疾之人,操教就于长安歇马,授西凉侯之职”当然也是虚构。

韩遂跟马超战败后一同逃回西凉,在《资治通鉴》卷第六十六、《三国志》卷九和三十六和裴松之注引的史料中都有记载,韩遂和马超回到西凉仍然跟朝廷对抗,最后于建安十九年都被夏侯渊打败了。

笔者已经注明了引述史料的出处,详细的就不用多说了,事实上马超只有一件“大功”是史料和小说都有记载和描述的,但这件“大功”,估计连马超自己都不好意思提起——他亲自挥剑斩杀了姜叙年已八旬的老母亲,《三国志》卷二十五详细记录了姜母被杀前骂马超的话:“汝背父之逆子,杀君之桀贼,天地岂久容汝,而不早死,敢以面目视人乎!”

姜叙跟姜维是不是亲戚,笔者一直很是怀疑:抚夷将军姜叙字伯奕,天水郡人;蜀汉大将军姜维字伯约,是天水郡冀县人。马超杀害姜母的作案地点,恰好就在冀城!

“马超斩杀三大将”纯属虚构,单挑许褚张飞也是子虚乌有,但马超成就了许褚“虎痴”之名,却是真的:“曹公与遂、超单马会语,超负其多力,阴欲突前捉曹公,曹公左右将许褚瞋目盻之,超乃不敢动。后数日会战,大破超等,褚身斩首级,迁武卫中郎将。武卫之号,自此始也。军中以褚力如虎而痴,故号曰虎痴;是以超问虎侯,至今天下称焉,皆谓其姓名也。”

史书中的马超不太受人待见,经过罗贯中的包装成了人见人爱的“锦马超”,近年来随着喜欢读正史的人越来越多,马超的形象也逐渐发生了变化,笔者说多了怕会引起部分人反感,最后只好请问读者诸君:在您看来,马超究竟是怎样一个人物?“前有吕布后有马超”,这个评语是赞扬还是嘲讽?马超和吕布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1 阅读:107

半壶老酒半支烟

简介: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