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父亲在淮海战役牺牲,70年后,女儿却在电视上看到“父亲

论史鉴过去 2024-04-10 20:12:40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2018年,白发苍苍的王庆梅走进了烈士陵园,在媒体镜头的见证下,将母亲的遗照,摆在了纪念碑前。

她所祭奠的,是她那牺牲了七十余年的父亲,而这段跨越世纪的寻亲,还要从一部电视剧开始说起……

《保卫延安》

2018年初,年逾古稀的王庆梅,如常地在家中看电视,与寻常老人类似,她也爱看那些追忆革命年代的战争片。

但与往常不同的是,她在习惯性地打开中央八套后,却在电视上,听到了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王成德。

那是他几乎素未谋面的父亲的名字,在她尚且牙牙学语的时候,父亲便离她而去,参加解放军为革命而奋斗,但最终回到家中的,只是一张烈士证明。

王庆梅的记忆中根本没有父亲的身影,甚至对于74岁的她来说,连母亲的样貌也已经模糊,但她绝不会忘记,王成德就是自己父亲的名字,是母亲念叨了大半辈子,直到临终前都放不下的那个名字。

难道真的这么巧合?电视剧里出现的人物,正是以自己的父亲为原型?

王庆梅也期待着这看似不可能的巧合,她默默记下了《保卫延安》这部电视剧的名字和播出时间,接下来几天一直都按时蹲守在电视前。

起初王庆梅并不抱希望,因为王成德实在是一个很普通的名字,一个世纪以来,全国上下取过这个名字的可能有近百万人,但随着剧情的进展,她却发现,自己的“妄想”有可能是真的。

作为一个边缘配角,“王成德”这个角色在剧中的戏份并不多,但剧中确实交代了这个人物的职务——二野九纵队二十七旅连队指导员。

那一晚,王庆梅翻找出了母亲的遗物,在抽屉里取出了那张已经发黄的烈士证,当场瘫倒在地。

那张证件上,赫然写着王成德的生前单位,就是第二野战军第九纵队第二十七旅!

孙女发现了老人的异样,还以为她是病了,火急火燎地前来询问状况,才发现王庆梅已是泣不成声,指着电视喃喃自语,电视里的人可能就是自己的父亲。

由于情绪实在是有些失控,王庆梅的话七零八落的,孙女花了好一番功夫才弄清楚她的意思,然后也愣住了。

虽然觉得世上可能不会有那么大的巧合,但出于一片孝心,她还是拨通电话,与父母亲戚一道,商量究竟要不要为老人圆这一个梦,最终大家一致决定,哪怕是无用功,也要试一试。

有人可能会好奇,既然部队有把烈士证发到家属手上,那就说明那位烈士本人的家庭个人信息,部队是十分明确的,证件上也有写明王成德的服役部队,为何过去王庆梅和她的母亲没有想过去找呢?

这就未免想得太简单了,那可是七十年前,解放战争末期,虽然国民党败退台湾,但祖国仍未彻底平定,西北、西南、东南仍有战事未休,一对农村出身的母女,千里寻人,谈何容易?

更何况,当时部队也仅仅只能登记到战士的姓名与出生地,没有更详细的信息了,淮海又是大战场,绝大部分牺牲的同志连遗体都无法确切甄别,有名字,有部队番号,也并不意味着能精确找到人。

但是电视剧给了王庆梅这样一个机会,一个与父亲同名,且归属部队相同,职务细分到连队的角色,很有可能是基于真实的人物原型创作出来的。

有原型,那就意味着编剧手中有这个原型的资料,有资料就意味着有迹可循,如果剧中的王成德真的是以王庆梅父亲为蓝本创作的话,就能借此寻找到他生前真实的经历,进而寻觅到他的归身之处。

经过一番努力,也通过当地媒体的帮助,王庆梅与家人在一周后成功联系上了《保卫延安》剧组,咨询剧中王成德这个人物的原型,一份极其简短却无比珍贵的生平记录,呈现在了王庆梅眼前。

革命岁月

“王成德烈士,生于1921年九月,籍贯河南省焦作市下马村,贫农出身,青年时期接触革命思想,积极参与过乡村公社建设运动,于1945年被吸纳进入县大队,后被编入当时驻扎在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的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

在看到那份资料的一瞬间,王庆梅的眼泪就如决堤般无法止住,因为烈士证上的出生年月与籍贯和这份资料上的内容完全一致。

姓名、籍贯、年龄、职务,各方面完全相同,足以证明这就是同一个人!

谁都没有想到,世上竟然真的有这么巧合的事情。

剧组随后陆续提供了更多的零散资料,渐渐拼凑出了当年王成德参加革命后的点点滴滴真实事迹。

原来,在抗日战争刚刚胜利时,组织上原本想安排他留在下马村任村干部,他读过书,又是农民出身,对当地民情知根知底,也对于生产工作无比熟悉,是做基层工作的不二之选。

但王成德拒绝了这份安排,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河南人,他切身经历过国民党的暴政,目睹父母在一重又一重的杂税下焦头烂额,目睹花园口被蒋介石下令炸开,黄河大水泛滥,河南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状。

他认为,如果不打倒国民党,百姓也不会有好日子过,于是他向组织上力争,要求转入正式部队,要亲手为中国的解放贡献力量,最终得偿所愿,在女儿王庆梅年仅两岁的那一年,他背上行囊前往了二野驻地。

在军事方面,王成德是一个颇有天赋的人,由于读过书认识字,他在进入部队后优先被当作指战员来培养,他也没有辜负部队的期待,组织穿插,制定编队等内容学得极快,蒋介石挑起内战后,他又在战斗中飞速成长,多次立功,短短半年就升任了排长,不久之后又成为了连指导员。

1948年3月,他跟随第九纵队参加了解放洛阳的作战,并在胜利之后写过信,寄回给老家,寄回给妻女,只可惜信件在漫长的岁月中已经遗失了,而在那之后,王成德再也没有了音讯。

王庆梅和家人们商量后认为,父亲很有可能就是牺牲在洛阳附近,焦作和洛阳相隔没多远,全家人几乎一拍即合,立马就动身。

可是,战争年代牺牲的战士数不胜数,想要寻找一座可能并不存在的孤坟谈何容易。王庆梅和家人把洛阳周遭的所有烈士陵园都转了一圈,也没能找到一点蛛丝马迹。

这样空耗精力与钱财的搜寻非常地折磨人,到最后就连王庆梅自己都想要放弃了,为了圆自己与母亲的夙愿,拖垮现在的家人实在是不值得。

所幸的是,就在她们回到焦作的第二天,转机出现了。

千里寻墓

媒体的力量终究是起了作用,在帮助王庆梅联系上《保卫延安》剧组后,河南当地的媒体还对外扩散了“革命烈士遗孤时隔七十年寻父”的消息,随着时间的发酵,这一话题的讨论度在当地逐渐变高,也逐渐被相关单位重视了起来。

焦作市卜昌村第九纵队烈士纪念馆的管理人员主动联系上了王庆梅的家人,表示王成德烈士既然是隶属第九纵队的战士,那么很有可能在部队时留下过一些影像或是书面资料,邀请王庆梅前往纪念馆进行辨认。

王庆梅如获至宝,在家人的陪同下立马前往的卜昌村,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对这位74岁老人的到来十分重视,清空了馆内人员,还准备好了凳子,方便老人站上去观察贴在高处的旧画像。

那一天,在纪念馆中,王庆梅睁大了老花眼,努力地看完了所有照片与画像,最终找出了一张模糊不清,但她却“觉得亲切”的照片。

随后,纪念馆和当地政府联系了依然健在的老村长,询问当年第九纵队驻扎时的点滴信息,通过老村长的指引,找到了几位曾为九纵送过物资的村民以及三位曾参加参与过淮海战争老英雄。

他们之中最年轻的也已年过80,当初为解放军战士送水时还只是个光屁股娃娃,年龄最大的已年逾百岁,看起来形销骨立,但毕竟是战争年代走过来的人,依旧精神矍铄。

他们都还记得那段难忘的革命岁月,谈及自己年轻时的往事仍能侃侃而谈,但很难详细到某个特定的人身上,毕竟已经过去了七十年,而王成德当时才参军三年,只不过是个连指导员。

但好在,有一位老人在记忆的角落搜寻出了一点蛛丝马迹,他告诉王庆梅,部队当时只花了几天就解放了洛阳,之后九纵作为援军火速赶往了双堆集去支援淮北前线,如果在河南本地找不到王成德的踪迹的话,他很有可能是牺牲在了淮海战场。

这可能是最后的希望了,王庆梅一刻也没有耽搁,带着家人,跟着媒体一道,千里迢迢赶往了安徽双堆集,一路上她无数次期待,希望不会再次无功而返。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2018年12月14日,王庆梅激动地走进了烈士陵园,家人与陵园管理人员陪同在旁,媒体的镜头在一旁记录下了那段感人的时光。

白发苍苍的王庆梅,在纪念碑群中一个个寻觅而过,最后终于找到了,那个刻在碑上的名字,那个远去七十余年的父亲的名字。

“王成德”,灰色的大字刻在碑上,明明只是冰冷的石头,却让在场的众人无不感受到一股温暖,一股家人重逢的温暖。

可惜的是,由于当时战争激烈,中央没有条件为烈士们单独安葬,王庆梅找到了父亲的名字,无法找到他确切的遗体或是骨灰。

但这一切已经不重要了,这一路上,王庆梅得知了父亲的革命历程,王成德本就志愿为国家的解放而奋斗,为国捐躯,死得其所,最终王庆梅也找到了父亲的埋骨所在,此心已安,夙愿可了。

在陵园中,王庆梅打开了背包,拿出了母亲的照片,以及纪念馆根据她口述的记忆和照片的轮廓绘制王成德画像,将之共同摆在碑前,斟满了两碗酒,深深地祭奠了一番这对一生相隔天涯的爱人。

事后,王庆梅又在陵园的允许下挖走了一捧泥,既然带不回父亲的遗骸,那就带回他为之献身的热土,带回他的英魂。

回到故乡后,王庆梅在母亲的墓地旁又树了一个新碑,将那捧土与一件寿衣重新埋进母亲的墓地里,母女俩跨越七十年的夙愿终于了却。

本文由“论史鉴今”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0 阅读:1

论史鉴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