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眼目睹16岁女儿“厌学躺平”,孩子不是懒,而是“能量”太低了

妈心理学习辅导啊 2024-04-11 01:24:44

01

我一直觉得厌学这个词离我很远,直到女儿不去上学了。

因为女儿一直很少让我担心,平常就是按部就班的上学,每天放学主动做作业,成绩也尚可。

但到了高二下学期时,我逐渐发现,女儿有些不一样了。

一开始,她只是表现的情绪有些低落,脸上的笑容也消失了。

当时疫情刚结束,女儿在家上网课待了5个月,我以为是她习惯了在家优哉游哉的生活,一时适应不了去学校。

所以除了鼓励安慰,给她买了一些她喜欢的衣服外,也没太当回事。

但随后的发展,却让我始料不及。

一向看重学习的女儿,竟然开始不想上学了!

她找各种借口,让我帮她请假。头疼、肚子疼、胃疼...总而言之,就是不想上学。

接连几次被我拒绝,并逼着她去学校后,女儿彻底躺平了。

她不肯学习,只想在家睡觉,看手机,成绩也一落千丈。

我以为到了所谓的青春期,开始每天严格管控手机,说教、指责、“威逼利诱”全都用上了,通通不管用。

她连手机也不看了,整天蒙头躺在床上,不想下床,也不想说话。

每天下班回家,看见她我就一肚子气,质问她:你就这么一直在家待着?啥也不干?不去学校就是废人一个!

有一天,女儿绷不住了,她哭着对我说:妈妈,我觉得自己心理状态很不好,你还是带我去看看吧,要不你真的要失去我了。

当时我觉得她没啥事,但还是带她去看了,结果是焦虑。

这个结果让我很难受,老公知道后,直接指责我:

“都是你惯的,小小年纪怎么会焦虑,我看就是矫情,你去的地方到底靠不靠谱?”

那段日子,我都没心情好好上班,天天想着到底该怎么办。

02

我害怕别人提起女儿,家里还有二宝,我还得分出一部分精力照顾她,分身乏术。

之前讨论别人家的孩子不去学校了,现在轮到自己孩子身上了,才发现有多么无力。

重压之下,我看到妈心理的文章,发现有很多家长遭遇了和我一样的情况。

学习之前在各种声音的夹杂下,一度感觉孩子是不是已经躺平了,有些绝望。

经过不断学习,我才逐渐发现了一个真相:

其实从女儿不对劲开始,她就已经在向我们寻求关注了。

情绪低落,请假不去上学,看手机逃避学习,都是她向我们求助的表现。

我不愿意相信她的心理出现问题了,以为孩子就是娇惯,严格一点就好了,结果事与愿违。

但女儿的心理和情绪都到了极限,就像一张绷紧的弓,最终崩断了,女儿拒绝上学,彻底躺平。

老师跟我说,孩子进入青春期,独立和自我意识发展起来了,她对自我的思考,跟父母的对抗,自己有对学习的认知都是正常的表现。

有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多自己原本该发展起来的功能被家长代替了,孩子长大了,发现自己独立不起来,同时又不得不依赖父母,孩子内心是有愤怒的,是无力的。

尤其是厌学休学躺平后,孩子的心理状态很不稳定,能量很低。

孩子厌学,是在向我们表达一种情感或需求。

她除了成绩外,渴望更多的关注、理解。

回想我之前的养育,孩子5岁前是我和爸爸一起养育的。

5岁的时候孩子爸爸去外地工作,走了将近十年,每年回来二到三个月。

这十年中,我每天活在自己的情绪中,恐惧、害怕、紧张,总觉得自己一个人带不了孩子,还把姥姥姥爷接来一起住。

孩子上小学六年中,从没有关注过她的情绪、生活和学习,她都是一个人做作业,完全不知道她在学校过得怎么样、和老师、同学处得怎样,孩子应该是孤独的。

初中的时候爸爸回来了,我们的关系雪上加霜,家庭氛围每天零度以下,我们相互抱怨、指责,生气。

我怨他出去工作不管家里和孩子,他怨我不给他攒钱,还背了债务,我们把孩子当成了出气筒,不好好和孩子说话。

孩子从这时候开始和我要手机玩游戏,我内心里怕孩子生气就给了。

孩子要求说玩15分钟,有时候会超时,爸爸就让我过去和孩子要手机,态度也不好,说我惯孩子,我就很生气的用指责的口气和孩子要:“你怎么这么不守信用,也不守时间”。

完全是根据自己糟糕的情绪给孩子贴各种标签,现在想想真是后悔呀!

而且有很多件事我答应了孩子,结果又反悔没能做到,这样的日子过了三年。

孩子考入高中第一年,爸爸生了一场重病,我们完全没有再关注孩子,她这一年里在学校过得很挣扎、很内耗。

回想这么多年对孩子小学阶段漠不关心,初中指责抱怨,到了高中,孩子最终被压垮了!

是父母关系不和和糟糕的生活环境把孩子压垮了!

事已至此,我该该怎么做,才能帮女儿找回动力,早日重返学校?

03

我开始循序渐进去引导、影响女儿。

1、接纳情绪,重新跟孩子建立亲密的链接

我的负面情绪是怎么来的?借用老师的总结就是:想要而不能。

我想要孩子按自己的条条框框去做,并且标榜:都是为你好。

孩子这阶段的身体和生理发育特点导致自身冲突增多,对外界敏感,并且想要获得独立自主的权利。

于是更年期遇到了青春期,当双方互不让步,结果就是两败俱伤。

回想孩子小时候,我常用的口头禅就是:你不能,你不要,不允许。

如果孩子已经习惯了这种方式,可能她就认同早闭了。

还好,现在孩子有了力量反抗,来提醒我需要调整一下了。

所以,我要拿出来成年人的自律与大度,对孩子包容一些,允许他们做自己。

试着与情绪建立亲密关系:当情绪来的时候,觉察自己的情绪;认可情绪的存在,不评判,让它流出来。

有时候看到孩子生气,我会跟着生气,就觉得多大点儿事儿啊,有必要这样吗?进而对她进行压制:不要哭,不要摔东西。

其实,那时候我没有与孩子共情,体会不到她内心的想法,自然理解不了她的愤怒;不理解也就算了,而我还对她指指点点的评判教育,想想真是不可理喻。

孩子去年底的一段时间是有躯体化反应的,应该也与小时候被压制过多有关系,有时候也用行为表达情绪,这应该与我有关,因为我之前情绪上来控制不住的会摔东西表达。

我现在学着给自己的情绪命名,用语言来表达情绪,允许女儿发泄负面情绪。

当我无条件接纳她的情绪的时候,女儿或许是感觉到我对她状态的重视,她开始噼里啪啦的吐露出心声:

初中成绩一直是班级前几名,进入高中重点班,第一次期中考试数学考了倒数,自尊心严重受挫,接受不了落差;

在学校没有好朋友,觉得别人在孤立她;

另外之前我批评她,爸爸也说过她,她总是觉得我们所有的人对妹妹好,都喜欢妹妹,不喜欢她。

妹妹比她小5岁,从妹妹出生第一天她就开始讨厌妹妹,妹妹夺走了自己原本属于她一个人的爱,她心理特别不平衡。

高中时期,每天吃饭不香,活动没力气,和同学相处也艰难。

……

听到这些苦楚,我悔恨不已。我们做父母的做的太少了,所以才导致了现在这个状况。

我和她爸爸也是不断地反思,改变家里的环境。

2、循序渐进,以退为进,诱敌深入

我们教育孩子的目的不是要把她培养成一个听话的循规蹈矩的孩子,而是协助她成长为一个人格健全、积极向上、有自己理想的孩子。

但是前面十几年的管教经验,让我们一下子放手会很难,而且孩子也会无所适从。

所以要采用”循序渐进,以退为进,诱敌深入”的战略。

刚开始重建亲子沟通的时候,我是少说话,少管事,慢慢退出孩子的地盘。

做一个听进去孩子话的父母,用耳朵去听话,用心去了解内心。

与孩子逐步建立信任,尊重自己和孩子的感受,尊重双方的边界。

等到女儿情绪好些的时候,我就引导女儿到户外,多晒太阳,多做运动。

一开始,女儿并不情愿,因为能量水平不足,她只想拉着窗帘,躲在房间里。

但我锲而不舍,用她喜欢的游戏皮肤,爱看的电影,喜欢打的网球,不断“勾引”她。

慢慢的,她越来越愿意跟我去吃美食,看电影,散步。

每次外出运动之后,女儿都神清气爽。整个人的能量和生命状态,都有了肉眼可见的提升。

3、认真对待女儿学业上的困难,成为她的倚靠。

之前成绩优异的她面对成绩下降,自尊心受挫。

在她的允许下,我给她找了一个有经验的老师,每周上一对一的课。

课时费不便宜,女儿很感激,说自己一定要好好上。

我说放轻松,学习是一件长久的事,别给自己太大压力。

女儿最近的状态很好,每天出做运动,按时接受心理咨询,忙活自己的补课,自信心和安全感也越来越充足。

至于上学这件事,静待花开就好了。

走过这段弯路,经历了女儿青春期叛逆、厌学的有惊无险,我想跟家长们说:

如果孩子突然变得厌学、逆反,出现种种“问题行为”,先不要急着打骂,而是应该冷静下来,重视这个信号,借机反思自己的教育!一起共勉~

0 阅读:9

妈心理学习辅导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