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略胜过刘秀、李世民,战场上难寻败绩,“军龄”长达54年的天子!

史魔南歌子 2024-03-07 20:42:33

话说中国古代历史上哪个皇帝亲临敌阵,驰骋征战时间最长呢?可能有人会想到汉光武帝刘秀、唐太宗李世民、成吉思汗铁木真、明成祖朱棣,这四位以身陷阵,百战沙场的经历确实可称得上是一流的了,特别是唐太宗李世民,十六岁随父亲起兵,驾崩那年五十岁,临终前不久还曾征伐辽东以外的高句丽,军旅生涯竟长达四十四年之久了。而刘秀起兵时二十八岁,从军三十五年。成吉思汗起兵时十九岁,征伐四十七年。朱棣十岁被封燕王,如果勉强将他从这个时候开始计算“军龄”,那他治军打仗的时间大约五十年左右。

可在史实当中却还有一位尚武天子,比起上述四位还要资深勇猛,堪称为“天花板”也不为过,且同样是百胜不殆,所向披靡,在战场没有怕过任何劲敌,从军时间切确长达五十四年之久,这半个多世纪其人横扫四方,威震天下,不管是内叛还是外寇对他都是无比惧怕的,他一辈子识字不多,甚至一生都没有真正的姓名,几乎就是一个“文盲”,所有的文书还需要“书吏”或宰相念给他听,但他的武艺和韬略都已达到了古代武将的天花板。他本来也不想做皇帝,可由于在军中实力和威望,使得他不得不坐上龙椅,不过很惜的是,他做天子的时候已经六十岁了,由于家务事难以处理,导致他最终没有一统中夏。

他就是五代十国当中的两大英主明君之一,唐明宗李嗣源,另一个则是周世宗柴荣,今天小编要讲的就是历史上“军龄”最长的帝王唐明宗。唐明宗最后的名字叫作李亶,亶字意思是诚信,这是他做了皇帝之后改的名字,起初他的名字叫作邈佶烈,没有姓氏,唐末代北沙陀部人,他的父祖几代人都是晋王李克用麾下做事,他父亲曾经是雁门关的守将,到他这一辈的时候就得到了晋王所赐姓名,叫作李嗣源,并收为义子,于是就有了属籍。

起初他的爸爸是李克用爸爸李国昌的爱将,李国昌失去了振武镇的时候,被吐浑部攻击,部下离散,只有李嗣源的爸爸忠义无双,来解了蔚州之围,当时李嗣源也只有十三岁,非常善于骑射,李国昌见了他抚着他的肩膀说道:“英气如父,可侍奉在孤之左右!”从此李嗣源就跟着李国昌了,每次前去围猎,嗣源都能仰射飞鸟,控弦必中,后来又隶属于国昌之子李克用帐下。

后来李克用遭遇了上源之难,也就是被一生最大仇敌梁王朱全忠所设计围杀,克用的将佐有许多人都死于当时,李嗣源当时十七岁,帮助李克用翻墙逃走,梁军乱箭如飞,李嗣源居然独无所伤。后来李克用镇守河东,由于李嗣源质厚寡言,执事恭谨,克用就命李嗣源掌管他的亲卫骑兵。当时李克用的另一个义子李存信是蕃汉兵马大将,每次带兵征讨,都打不过敌军,李克用于是命李嗣源做了李存信的副将,从此所向无敌。

李嗣源渐渐年长,变得更加雄武独断,但又谦和下士,每有战功,都不曾揽到自己身上,他最喜欢做的事就是保养自己的兵器,他做将为官又非常廉洁,而且处世非常宁静,任何场面都能从容淡定。李克用曾经试探过他,将他征召到泉府来,命他任意收取府中的财物,而李嗣源只拿走了束帛数缗就出府去了,而他所到的赏赐也都全都分给了部下。

李嗣源曾与诸将聚会,诸将都在炫耀自己的勇武,李嗣源却缓缓说道:“你们都是以口击贼,只有我以手击贼!”诸将听了之后都非常惭愧,再也不敢自夸了。景福年间,黑山守将王弁占据振武镇反叛,李嗣源立马率本部兵马进攻,最后捉住了王某献俘。乾宁三年,梁军急攻兖、郓二州,郓州大帅朱瑄来向李克用求救,克用先派骑将李承嗣、史俨前往驰援,后来又派出李存信将后三万屯于莘县,后来又听说梁军越来越强盛,他们攻打兖州就更加急切,李存信吓得派出李嗣源的三百铁骑直接冲击梁军,梁军很快大败于任城,兖州之围就这样解开了。

兖州守将朱瑾见到李嗣源之后,执手大哭,感激涕零,这一年,魏州大帅罗宏信背盟反晋,袭破李存信于莘县,李嗣源则奋命殿后,使得李存信全师而还。李克用听闻之后大喜,立马嘉奖了他的功劳,并且给他的五百精骑大队赐号为“横冲都”,同时叫他带着本部兵马就直接侍立于他的帐下,所以两河之间的众位英雄好汉都叫李嗣源为“李横冲”。

明年,李克用派出大将军李嗣昭率师下马岭关,很快收复了邢、洺二州,梁将葛从周也带兵来对抗,李嗣昭结果兵败,退入青山口,梁军扼其归路,晋师步兵不战而溃,李嗣昭没办法节制他们。恰好这时候李嗣源带兵赶到,他就对嗣昭言道:“大哥,你的步兵虽散,但如果我们空手而回,父王的大事去矣!小弟愿意为大哥前往决战,不捷则死,胜过做梁人的的囚徒!”李嗣昭说道:“那为兄就做贤弟的副将!”

于是,李嗣源率本部兵马,解开马鞍,磨砺箭镞,而且是凭高列阵,李嗣源站在山头左右指划,吓得梁军不知所措,都认为他太过高深莫测,李嗣源于是大叫道:“我父晋王李克用殿下命我来取你们梁朝葛司徒首级,其他将士不要过来和我拼命!”说完就直接杀入梁阵,他的武艺犹如天威神降,李嗣昭见了也赶紧跟在他后面,梁军就这样被他击退了,李嗣源与李嗣昭于是收兵入关,嗣源身中四箭,整条大腿全都是血,李克用亲自给他解衣上药,然后亲自为他倒酒相赐,并抚其背言道:“我的义子嗣源真是神人啊!如果不是你这个义子,我们晋军就要被葛从周所笑了!”也就是青山口这一战,李嗣源威震天下。

天复年间,梁王朱全忠派出大将氏叔琮带兵五万,在洞涡扎营。这时候,梁朝的诸道兵马都会集于太原,晋王所管的郡县大多都沦陷于梁军,晋阳城外,梁军的营垒相望。李克用于是登上土坡下达号令,他急得都来不及吃饭喝水,还好这时候下起了大雨,一下就是十多天,城外的梁营堡垒多被雨水冲坏,李克用就与李嗣昭分兵四出,突入梁营,吓得梁军赶紧撤退。李嗣源又率偏师追击梁军,很快又恢复了被沦陷的诸郡邑。

唐昭宗则吓得巡幸凤翔,以避兵祸,朱全忠又率众围攻唐昭宗所在的岐下,凤翔岐王李茂贞立马向李克用求救,李克用很快奉诏应援,派出李嗣昭、周德威出师晋、绛二州,大军扎营于蒲县。结果李嗣昭等军马,被梁将朱友宁、氏叔琮所败,梁之追兵直抵晋阳,并在晋祠扎营,又日夜以步骑兵围攻城池。吓得李克用登城督众作战,可却万分忧郁,梁军攻城越来越急切,李克用与诸大将谋划,都想着逃奔到云中去,只有李嗣源说道:“不管是攻还是守,只要我们据有此城,战斗力就可以是百倍,只要儿子等人在这里,也必定能固守,但如果脱离了城池,形势岂不更加危急了?”李克用听了之后,立马打消了逃跑的念头。

过了几天,各地的溃军都集中到了晋阳,李嗣源立马率领敢死之士,日夜不停地分出诸门掩袭梁军大营,结果捉住了梁将游昆仑等人,梁军一时间士气跌落,只好烧营而退。天祐五年五月,李存勖亲率大军救潞州之围,李嗣源当时领突骑左右军与周德威分为两翼。李嗣源早上到达夹城东北隅,命刀斧手砍光敌军鹿角,又负土填平沟堑,他又下马冲到城下大声叫骂,而周德威登上西北隅,也在那边大声叫骂与李嗣源呼应。

李嗣源先杀入夹城,大破梁军,这一天就解围了,嗣源功居最高。柏乡之役的时候,晋梁两军对阵,李存勖看到梁军非常强盛,就忧虑大军会对进军交战产生怯意,于是手持白金巨钟给李嗣源倒酒,并说道:“卿见南军的白马、赤马都两路精兵否?睹之令人破胆啊!”李嗣源冷笑道:“梁军只不过虚有其表耳,末将明天就能将他们的战马全都归到我的马厩之中!”李存勖拍腿大笑道:“兄长真有气吞山河的气势!”李嗣源于是一口气喝光了杯中之酒,拿起马鞭,跃马而上,与其部下百人直接冲击梁军的白马都大军,嗣源勿动长槊,生挟梁军二个骑校而回,而嗣源的铠甲上插满了梁军的箭枝,晋王三军见了无不勇气倍增,从辰时杀到未时,晋军骑兵百战不殆,李嗣源更是往来冲击,斩获梁王兵将不可胜计。

这一天,梁军大败,李嗣源因功被授代州刺史,李存勖于是又派出周德威讨伐幽州,李嗣源分兵平定了山后八军,与燕王刘守光爱将元行钦大战于广边军,一共交战了八次,李嗣源连发七箭射倒了七员燕将,燕军为之震恐。元行钦与李嗣源酣战不懈,李嗣源大腿中箭,可他却拔掉箭继续交战,元行钦穷途末路,只好自缚遮面前来乞降,李嗣源也没有怪罪他,而是为他酌酒相饮,并抚其背言道:“好小子,你真是一员壮士!”于是对他厚待收编。

十三年二月,李存勖与梁将刘鄩大战于故元城北,李嗣源以三千铁骑进行围攻,他们击鼓进军,内外两军合势,杀得刘鄩兵马几乎全部阵亡。李嗣源又平定了慈、洺二州。四月,相州守将张筠逃跑,李存勖以李嗣源为相州刺史。九月。沧州节度使戴思远弃城投降了梁王,小将毛璋则据州城向晋王纳款,李存勖命李嗣源带兵前往收降。李嗣源入城后,立马派出军府小吏前往李存勖处报捷,书吏误言道:“嗣源已到沧州,对主上你的礼义也就完结了!”李存勖看完来信,怒骂道:“嗣源造反了!”李嗣源听了之后,大为恐惧,将这事归罪于书吏,并且斩杀了书吏,没过多久,李存勖还是授予其邢州节度使。

十四年四月,契丹大可汗安巴坚,也就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率众三十万攻打幽州,周德威吓得赶紧向李存勖告急,存勖召集诸将商议对策,诸将都说道:“敌势不能持久,野无所掠,就会食尽自退,我们大唐王师然后接踵其后可击之,阿保机可擒也!”李嗣源则说道:“周德威尽忠于你晋王殿下,孤城被攻,危亡在即,不宜更待其粮尽气衰,末将愿带突骑五千做前锋,立马前往驰援!”李存勖冷笑道:“兄长说得对!”于是命李嗣源与李存审、阎宝共同率军赴援,李嗣源为前锋,三军会师于易州,李嗣源对诸将言道:“敌骑以马上为生,不须营垒,况彼众我寡,所以我们只能对其进行突袭!”

八月,晋军从上谷出发,却遇到了阴雨天气,李嗣源仰天祈祝,当时天气就放睛了,晋师沿着大房岭进军,第二天,敌骑大至,与晋师遇于谷口,契丹骑兵扼住了晋军前锋,李嗣源与长子李从珂奋命血战,契丹大军立马被瓦解,晋军拼命向前,距离幽州只有两舍之地,敌骑又在谷口列阵,晋师见了契丹大军无不大惊失色,李嗣源冷笑道:“为将者受命忘家,临敌忘身,时刻准备以身殉国,正在今日,诸君观吾父子如何大破敌军!”

说完后,李嗣源、李从珂挺身杀入敌阵,并以契丹语对敌军说道:“你们不是我父子的敌手,我只能与大汗阿保机较力耳!”于是舞槌冲杀,万众披靡,没多久就活捉了他们的大将而还,晋师见了无不踊跃冲杀,契丹大军惨败,晋师势如席卷,满地都是丢弃的铠甲兵仗,还有牛羊马不计其数。这一天,就解了契丹之围,大军进入幽州,周德威立马出城迎接李嗣源,彼此执手流涕。九月,李嗣源班师回到魏州,李存勖亲自跑到远郊来迎接和慰劳李嗣源,并进位他为检校太保。

十八年十月,李嗣源又跟着李存勖大破梁将戴思远于戚城,斩首二万级,李存勖任命李嗣源为蕃汉大军副总管,加授同平章事,相当于副宰相了。二十年,李嗣源替代李存审做了沧州节度使。四月,晋王李存勖在邺宫即位称帝,即后唐帝国庄宗皇帝。李嗣源则进位为检校太傅,兼侍中大臣。

不久,唐庄宗命李嗣源率步骑五千兵马袭取郓州,很快就攻下了郓州,嗣源加授天平军节度使。五月,梁军攻陷德胜军南城,围困了杨刘县,以扼住了唐军出师之路。李嗣源孤守汶阳,四面拒敌,过了很久,唐庄宗方解杨刘之围,全都是李嗣源一人抵挡住了后梁的重兵。九月,后梁第一名将王彦章以步骑万人进攻郓州。李嗣源则派出他的养长子李从珂率骑兵迎战于递坊镇,一口气就捉获了梁将任钊等三百人。王彦章吓得退守中都洛阳,唐庄宗听闻捷报,从杨刘引军至郓州,又以李嗣源为前锋,大破梁军于中都,最后生擒了王彦章等。

这一天,后唐诸将称贺,唐庄宗赐酒于李嗣源言道:“昨日寡人还在朝城,诸君都劝寡人弃郓州,以黄河为界,如今则赖兄长你御侮于前,寡人的第一谋士郭崇韬谋划于内,如果听认李绍宏等辈之言,寡人的大事早已扫地矣!”唐庄宗又与诸将商议接下来的用兵方向,诸将多说道:“青、齐、徐、兖四州的地盘上全都是空城,王师一朝降临,我们就能不战而下!”他们都劝唐庄宗直取汴州开封梁都。十月,天亮之后,李嗣源先到汴梁城下,立马攻打封丘门,梁将王瓒很快开门迎降,李嗣源到达建朝门,听闻梁末帝朱友贞已自尽驾崩,于是号令三军安抚城中军民,然后回军城外。

辰时,唐庄宗来到了汴梁城外,李嗣源迎谒于路旁,李存勖大悦,亲手拽着他的衣服,以头触嗣源之头说道:“寡人能得到天下,全都是兄长血战之功也,当与贤弟共享富贵!”嗣源于是被进位于中书令。同光二年正月,契丹杀入边塞,李嗣源受命北征。二月,李存勖在郊天礼毕之后,赐给了李嗣源铁券。四月,潞州小将杨立叛唐,李嗣源受诏征讨。五月,李嗣源活捉了杨立来献俘。六月,唐庄宗进位为太尉,然后移镇于汴州,代替李存审为蕃汉兵马大总管。十二月,契丹大军再次南下入寇。

起先,李嗣源领兵路过邺城,邺城府库有高档的御用铠甲,李嗣源就取出了五百副出行。这一年,李存勖巡幸邺城,得知之后,天威震怒,没过多久,李嗣源奏请以李从珂来做北都太原的内衙都指挥使,李存勖听了之后更加不高兴,说道:“天下事在寡人手中,你安得为子奏请,寡人放在邺城的高档细铠,你都敢不奉诏而强取之,这是什么意思呢?”于是就令留守张宪将御铠重新拿回来,左右侍臣都劝说他不要和李嗣源撕破脸,李存勖才没有这么做,可李嗣源却更加忧虑不能自安,于是上表请罪,这才使得李存勖释怀。

十二月,李嗣源跑到洛阳来朝见,这个时候,李存勖已经失政,天下四方都在闹饥荒,军粮匮乏,很多人都在卖儿卖妻,四海无不怨怒,李嗣源在京师洛阳,又被各种谣言所困,加上大将朱友谦、宰相郭崇韬无罪被斩杀,内外大臣无不忧惧,而诸军马步都虞候朱守殷奉密旨窥伺李嗣源的起居,守殷私下对李嗣源说道:“威德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公可谓震主者,你要自行想办法脱祸,不要自寻死路!”李嗣源说道:“孤心不负天下,祸福之来,孤无所避,付之于天,卿勿多言也!”

同光四年二月六日,赵在礼在魏州反唐,李存勖派元行钦将兵进攻,元行钦惨败,退守卫州,起初李嗣源厚遇了枢密使李绍宏,后来嗣源在洛阳,小人就拼了命地诽谤嗣源,绍宏就拼了命地庇护他,替他说好话。后来元行钦退兵,河南府尹张全义密奏,请让李嗣源去讨伐赵在礼,李绍宏也同意这么做,李存勖这样派李嗣源渡河北征魏州。

三月六日,李嗣源来到了邺城,赵在礼吓得登城谢罪,并拿出了丰厚的牲畜前来犒劳王师,李嗣源也接纳并慰劳了赵在礼,于是将大军扎营于邺城之西南,可又下令九天之后,赵在礼不出城投降就攻城。可第八日,嗣源营中发生了骚乱。当时有一个从马直军的军士叫张破败,他居然号令诸军,各杀自己的都将,纵火烧营,使得三军欢噪雷动,连击了五通鼓,乱兵直逼李嗣源的大营,嗣源的精锐亲军拼了命地搏战,伤痍者已经过半,乱兵因此更加嚣张。

李嗣源气得大发脾气,直接痛骂张破败是狂逆之徒,乱兵则对答道:“前几天贝州的守兵告诉我们,主上唐庄宗不对他们进行厚待和宽宥,又听说邺城之乱平定后,皇上还要坑杀参与作乱的全军将士,我们这些人起初没有叛志,真是怕死而已!我们已经和天下诸军商量好了,并与城中兵马合势,击退皇上派来平乱的诸道之师,今后庄宗皇帝就在河南做天子,而我们就请大王你在我们河北做天子吧!”

李嗣源听了之后,边哭边拒绝,乱兵则大呼道:“你不听我们的,那你还想去哪里呢?要是大王你不在河北称帝,那江山就为他人所有了,如果见机不取,过后当有不测之祸啊!”于是将长枪和佩刀都露了出来,架在李嗣源左右,嗣源亲信安重诲、霍颜威就赶紧踩他的脚,请他依了乱兵之请,于是他就被乱兵们胁迫着带进了邺志,城头悬桥放下来的时候,大家一同扶着李嗣源越濠而入,赵在礼等叛将更是喜极而泣,亲自出来奉迎。

李嗣源登上南楼,对赵在礼说道:“寡人欲建大业,如果没有兵马怎能成事?寡人还要从城外招抚诸军!”所以大半夜又到了魏县,当时他的部下不满百人,而霍彦威所管的镇州兵马有五千人,唯独没有作乱,听说李嗣源出邺城来此,立马率部归附嗣源,第二天早上,李嗣源登城大哭道:“我大唐患难至此,来日归藩孤一定要上书,请陛下准我徐图再举!”

安重诲、霍彦威等说道:“这种话说出来实在太不方便了!皇上将京师以外之事付之于大王,不幸乱兵阻挠,我们为贼兵所惊散,元行钦这个狂妄小人,他在城南驻军,我们的人马没听到争战之声,就无故弃甲,如果还有朝见天子之日,我们就一定要好好奏陈,到时候还怕贼兵不克吗?如果大王你现在就归藩听命,便是以强势割据来要挟君父,正好堕入馋臣之口也!大王应当星夜归到宫阙,面见天子,叩头于玉阶,将那些离间谗言扼杀,这样才能完成功业,最好的办法就是这样了!”李嗣源立马听从,十一日,就从魏县出发,到了相州,获得了官马二千匹,这才重新有了一支军队。

元行钦则退守卫州,然后飞章上奏说李嗣源反叛,嗣源也上书申辩,唐庄宗于是派出嗣源之子李从审及内官白从训一起前往诏谕嗣源,李从审到达卫州,却被元行钦所捉,李嗣源的奏章也没有到达李存勖手中,李嗣源于是赶往白皋渡,驻军于黄河畔,恰好这时山东进贡御绢的船有数只开来,嗣源就强取来赏军,军队的士气一下子就增涨起来,等到渡过黄河,由于渡船太少,李嗣源又开始忧虑,后来又有木筏数只,沿流而至,嗣源立马就利用他们使大军渡河,所以就没有迟滞不前。

二十六日,李嗣源大军到达汴州,李存勖领兵至荥泽,派出龙骧都校姚彦温为前儿,抵挡李嗣源人马。这一天,姚彦温率部下八百骑归顺了李嗣源并言道:“皇上被元行钦所惑,大势已去,难与共事了!”李嗣源则冷笑道:“卿自不忠,为何要说这样悖逆之言呢?”于是夺取了他的兵权,又下令道:“皇上还没有原谅孤的忠心,所以才会使得兵变到如此地步,所以孤更应该赶回京师!”后来房知温、杜晏球也从北面相继赶来投靠李嗣源。

四月,李嗣源到达罂子谷,听说洛阳发生了兴教门之变,李存勖已伤重驾崩,李嗣源因为痛哭不能自胜,到了第二天早上,朱守殷派人驰报言道:“京城大乱,纵火和劫掠不息,请大王速至京师!”没过几天,李嗣源到达洛阳,却只进入了自己的王府旧宅,然后分命诸将制止城中乱兵的纵火和劫掠。朝中百官都穿着烂衣服跑来觐见,李嗣源对他们表示了歉意,并且当面掩袖流涕。当时李存勖最喜爱的魏王李继岌征蜀未还,李嗣源对朱守殷说道:“你一向善于巡抚四方,你就好好等着魏王侄儿回来吧!孤现在要奉大行皇帝的棺木前往山陵,举行葬礼,搞完这些事情,孤就要归藩去了!”

这一天,群臣诸将都上书劝进,李嗣源面前却不答应他的请求,枢密使李绍宏、张居翰、宰相豆卢革、韦说、六军马步都虞候朱守殷、青州节度使符习、徐州节度使霍彦威、宋州节度使杜晏球、兖州节度使房知温等都顿首言道:“帝王应运,盖有天命,福之所钟,不可以谦逊得免,如今天下王道已丧,帝位却不可以用智谋和力量来强求,前代有少康中兴夏室,东周有平王复兴宗周,他们都没有使江山失去旧物,如今大唐宗社无依,人神乏主,天命所属,人何能争?汉世祖光武大帝曾说过,就算先皇汉成帝再生,寡人也不可能再将天下让给他!愿大王也学学光武大帝,不可失了这大好时机,军马国事,全都仰仗你来发号施令了!”李嗣源只是冷笑一番,然后对他们进行了安抚,却依旧不肯听从他们的意见直接称帝。

又过了几天,京师基本上安定下来,外藩也没有大的异动,京中的文武百官全都冲进宫来三拜劝进,就请李嗣源先登监国之位,以安宗社,嗣源这样答应了。不久,有司就呈上了举行监国仪式的奏书。第二天,李嗣源进入大内兴圣宫,开始接见百官的朝拜。这时,霍彦威、孔循等又对李嗣源言道:“大唐运数已衰,大王不如自创新的国号!”李嗣源也觉得有道理,就请群臣议改国号,但不能依旧是李唐的土德。嗣源于是就问藩邸的侍臣们,左右奏道:“先帝庄宗其实也是李唐赐姓的宗属,他们不过是为了替唐昭宗、唐哀帝雪耻申冤,从而继承了唐祚,可如今朝中还有许多后梁旧人,他们都是李唐的仇人,却不再愿意殿下称唐,请更名号!”

李嗣源冷笑着说道:“孤十三岁开始就跟随唐献祖李国昌,这样有了宗属,孤所受到的宠爱并不低于献祖爷爷所亲生的子孙,后来我又跟随义父后唐太祖武皇帝、故晋王李克用殿下三十年,排难解困,栉风沐雨,冒刃血战,体无完肤,怎样的艰难没有经历过!义父武皇李克用的功业就是孤的功业,先帝庄宗的天下也就是孤的天下,兄亡弟绍,于义何嫌?且同宗异号,出于何典?自古以来都没有这样的事情,光武帝刘秀也没有更改汉朝的国号,就算唐朝气数已尽,那气数的衰隆,就由孤来承受吧!你们各种各样的说法,孤都不会采用的!”

当时群臣集议,依违不定,只有吏部尚书李琪说道:“大王你是宗室勋贵贤王,立大功于献祖、太祖、庄宗三世,可如今一朝大难雀起,大王泣雨勤王,安定宗社,抚定人心,不失旧物,若别立新号,则先朝便是路人,献祖、太祖、庄宗的梓宫何所归往?大王如果不追念感恩旧君之义,那群臣何安?就拿李唐王朝来说,睿宗接了中宗之位,文宗接了穆宗之位,武宗又接了文宗之位,都是经弟兄相继,并且还是即位于灵柩之前,这也没有逾越储君之仪啊!”于是李嗣源这才安心接受了帝位,群臣也都安定了下来。

河中军校王舜贤又上奏说,节度使李存霸今年三年出逃了,不知所在。李嗣源下诏言道:“寡人是顺从了群情,才做了监国一职,如今要外安黎庶,内睦宗亲,将大唐的江山永保隆平之运,前几天京师兵变,祸难发起,使得宗亲和外戚都产生了巨大的疑惧,大家为免不测都惊散奔走,如今祸变平定了,就不要再滥伤无辜,寡人每次思虑那引起藏匿和逃窜的宗亲们,就会痛哭流涕,现在寡人要命河南府及天下诸道,诸王眷属因惊扰出奔者,所至之处,官府即时将他们送回京师,如有不幸身亡者,就地收葬了再来上报!”

而当时李存勖的诸弟如李存纪、李存确都藏匿于南山民家,人有向新宰相安重诲报告,重诲言道:“新皇上下诏寻访这些人,新主太过仁德,必不加害,为了新朝的安定,不如密令杀之!”后来李存纪、李存确果然都死于民家。再到后来,唐明宗李嗣源听说了此事,就狠狠地责备了安重诲,并为此事伤感许久。不过他还是以自己麾下第一谋士安重诲为枢密使,又以镇州别驾张延朗为枢密副使,以客将范延光为宣徽使,又以进奏官冯赟为内客省使。

唐明宗又下诏宽免天下赋税,又命自己的女婿石敬瑭为知陕州兵马留后,皇子李从珂为权知河南府兵马留后,不久淮南吴王杨溥进贡新茶,唐明宗又以权知汴州军州事孔循为枢密副使,以陈州刺史刘仲殷为邓州留后,以郑州防御使王思同为同州留后,然后他又斩杀了贪官租庸使孔谦,然后委任宰相豆卢革专判盐铁、户部、度支三司之事。不久又将宋州节度使者元行钦斩杀,又以枢密副使孔循为枢密使。

天成元年夏四月,唐明宗从兴圣宫前往西宫,文武百官都穿着孝服,唐明宗也穿着孝服,亲自为唐庄宗设祭尽哀,最后正式即皇帝位于灵柩之前。然后百官换上了吉服,分文武两班,唐明宗穿上天子衮冕,然后受册登基,百官于是跪拜称贺。唐明宗这才任命枢密使安重诲为检校司空、守左领大将军,并依旧担任枢密使。宰相豆卢革等再三上表请唐明宗亲理国事,明宗很快就答应了,然后又遣使往天下诸道及淮南吴王处告哀。

过了几天,唐明宗开始在中兴殿理事,西南面副招讨使、工部尚书任圜率步骑军二万六千人入见,唐明宗又在文明殿接受了朝贺,于是改同光四年为天成元年,大赦天下。后宫的宫女和宦官只留一百人,内官三十人,教坊乐师一百人,鹰坊二十人,御厨五十人,其余之人全都放出宫去。诸司有名无实的衙门全部裁汰,唐明宗又分遣诸军到京师附近就食,以此来节省本就不多的军昆山。他又命天下节度使、防御使除了大年初一,元宵佳节还有端午节以及皇帝寿诞这四节外,都不许进贡来朝,更不许以重典重赋来苛待百姓。又命诸州不能以各种杂税名目来为难商贾。很快唐明宗又将北都副留守张宪赐死,因为他失职之故也。

五月,唐明宗不视朝,却跑到了西宫。宰相豆卢革进位为左仆射,韦说进位为门下侍郎兼户部尚书、监修国史,但都依旧担任平章事。兖州节度使、检校太傅朱守殷加授同平章事,并充河南府尹,判天子六军诸卫事。沧州节度使、检校太傅安元信加授同平章事,移镇徐州。邠州节度使、检校太保毛璋加授同平章事,又以太子宾客郑珏为中书侍郎兼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工部尚书任圜为中书侍郎兼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章事、判三司。

徐州节度使李绍真、贝州刺史李绍英、齐州防御使李绍虔、河阳节度使李绍奇、洺州刺史李绍能等上书请求,前朝宠赐的李氏姓名,如今请唐明宗全部收回,并乞求恢复他们的旧姓。李绍虔说道:“臣本姓王,后移杜氏,蒙前朝赐今姓名,乞复本姓!”唐明宗全部准允,李绍真就叫回了霍彦威,李绍英叫回了房知温,李绍虔则叫回了王晏球,李绍奇叫回了夏鲁奇,李绍能叫回了米君立。青州节度使、检校太傅、同平章事符习加授侍中大臣,徐州节度使者、检校太傅霍彦威加授侍中大臣,并移镇郓州。

很快北都马步都指挥使李从温奏请下诏诛杀宫中宦官,起初李存勖遇难,宦者有数百人窜匿山谷,很多人都落发为沙门,逃至太原者就有七十余人,最后全都被诛杀在了都亭驿。唐明宗又想让赵在礼去做滑州节度使,加授检校太保。圣旨下达之后,赵在礼居然以军情不顺为辞,拒不赴任。唐明宗也拿他没办法。

不久,唐明宗又任命翰林学士、户部侍郎、知制诰冯道和中书舍人赵凤一并加授端明殿大学士。这就是端明学士这个头衔的开端。唐明宗初登位之时,四方奏书,多令枢密使安重诲替他朗读,原来唐明宗不识字,更加不晓文义之故。后来孔循献议,说旧唐宫中有侍读学士之号,于是就创立了端明学士之名。唐明宗又追封了郭崇韬、朱友谦。

唐明宗又任命幽州节度使、检校太保李绍斌为检校太傅、同平章事,并复其姓名为赵德钧,唐明宗又下诏百官下朝之后可以在殿外的廊下吃点心,即“赐廊下食”,也叫作“廊餐”。唐明宗又加封唐庄宗旧将荆南节度使、检校太师、尚书令、南平王高季兴为太尉。又加封天策上将军、湖南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太师、尚书令、楚王马殷为检校太师、兼尚书令。两浙节度使留后、静海军节度使、岭南西道观察处置使、检校太尉、中书令、吴越王钱瓘加食邑。

不久,幽州来奏说,契丹平州守将、幽州节度使卢文进率众来归顺,百官因此全都冲进宫中来称贺。没过几天,契丹遣使来告哀,说国主安巴坚于今年七月二十七日驾崩。唐明宗又下诏加封建了静江军节度鲮、桂州管内观察使马宾等人。

天成二年春正月,唐明宗任命皇子河中节度使李从珂为同平章事,皇三子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徒李从厚加授检校术保、同平章事、河南府尹、判六军诸卫事大人。二月,唐明宗又加封了石敬瑭、孟知祥,又诛杀了弑君的唐庄宗旧臣郭从谦。不久又削夺了南平王高季兴的官爵,并命襄州节度使者刘训为南面招讨使,统率蕃汉马步军四万进行征讨,并命湖南节度使马殷以湖南全军前来会师,又命东川兵马下峡州,三面齐进。为了对付契丹,唐明宗又任命皇次子李从荣为大帅,由他专御北方。

五月,唐明宗又以福建留后、舒州刺史王延钧为检校太师、中书令,又充福建节度使、琅琊郡王。冬十月,唐明宗宿于荥阳,汴州朱守殷上奏,说都指挥使马彦超谋乱,很快就将他斩首了。可当唐明宗到达京水,又得知朱守殷谋反,明宗亲统禁军日夜兼程前来平叛。第二天,唐军就到达了汴州,很快就攻拔了城池,并斩杀了朱守殷。十二日,太子少保任圜又被斩杀。青州节度使霍彦威又派人飞马而来,向唐明宗进献金箭一对,以驾诛杀叛将朱守殷。可朝臣们却说臣传箭于君,非礼也。

十一月,唐明宗下诏追赠唐太宗时的左仆射为太保,不久之后,契丹遣使者摩琳来向唐明宗乞和。十二月,唐明宗将邺都留守李从荣移镇太原。天成三年,唐明宗册封回鹘可汗仁喻为顺化可汗。夏四月,唐明宗以汴州节度使石敬瑭为邺都留守,又充天雄军节度使,加授同平章事。不久,王晏球大破定州叛军及契丹兵马于曲阳,斩获了数千人。六月,幽州赵德钧奏报,说在幽州以东斩杀了契丹一千余人,获马六百匹。宰相冯道立马率百官上表,请为天子上尊号为“圣明神武文德恭孝皇帝”,他们多次请封,唐明宗坚决不肯接受。

秋七月,唐明宗赐死曹州刺史成景宏,不久又赐死了齐州防御使曹廷隐,王晏球又奏报大破契丹大军于唐河,追至满城,斩首二千级,获马一千匹。吓得契丹平州刺史张希崇上表归顺后唐。十一月,唐明宗对侍臣说道:“古代帝王发的铁券是什么样的?”赵凤答道:“就是帝王给臣子的誓文,并允许大臣的子孙长享爵禄!”唐明宗冷笑道:“先朝所赐,只有寡人与郭崇韬、李继麟三个人,可崇韬、继麟都被灭族了,寡人所以常常疑心会有危难,因此忧虑旦夕之祸福!”

天成四年三月,皇子李从璨跟着唐明宗游园欢宴,酒酣之时居然踩上了御榻,安重诲将这件事上奏给了明宗,唐明宗立马将他贬为房州司户参军。不久,青州衙内指挥使杨彦温据城反叛,吓得唐明宗派出西京留守索自通、侍卫步军都指挥使药彦稠等大将率兵进攻彦温,同时又依旧授予杨彦温绛州刺史之职,希望能将他诱而擒之。唐明宗又传诏最能打仗的养子李从珂进宫。

很快杨彦温被斩,可当初唐明宗还对药彦调说过,要活捉杨彦温,寡人要亲自审问他!可结果却送来了首级,唐明宗对药彦稠非常愤怒。当时有人就说安重诲弄权,而李从荣都拼了命地巴结安重诲,重诲唯独忌惮李从珂的威名,因此常在唐明宗面前说从珂的短处,安重诲总想陷害李从珂,可唐明宗居然坚决不从。

不久,唐明宗册封皇次子李从荣为秦王,皇三子李从厚为宋王。长兴二年春正月,契丹东丹王托云从渤海国率众跑到了洛阳京师,唐明宗非常高兴,这个东丹王就是耶律阿保机长子耶律倍。二月,唐明宗不允许天下人挖掘无主的坟墓。唐明宗赐耶律倍名为李慕华,还有说是叫李赞华的。长兴三年,唐明宗开始对灵州唐兀儿叛军用兵。契丹遣使来朝贡,秦王李从荣加授开府仪同三司,兼中书令。怀化军节度使者李赞华进献契丹帝国全图。不久之后,药彦稠进献了回鹘可汗之前送给秦王的金装葫芦,后来被唐兀儿部所掠,如今又从西征士兵手中得到了,唐明宗却冷笑道:“寡人起先下诏战利品由有功将士们自行收藏,如今干吗要进献给寡人?”于是令药彦稠还给所获士卒。

三月,灵武军将裴昭隐等二人与进奏官阮顺之私藏了一匹御马,有司论罪将斩三人,唐明宗冷笑道:“不可以一马杀三人命!”于是就鞭打了三人然后释放了他们。不久,又以神捷、神威、雄武、广捷四大指挥使的军马改为左右羽林军,又重新设置了四十个指挥使,每十个指挥就为一军。唐明宗又到近郊观看农民种地,他看到父子三人一同牵着牛犁地,非常怜悯他们,就赐给了这家人三头耕牛。很快,唐明宗又升魏州为兴唐府,又设天下八大都督府。唐明宗又改任怀化军节度使李赞华为滑州节度使。

起初,唐明宗想直接给李赞华裂土封王,让他成为一大藩镇,可大臣范延光等认为不可以,唐明宗说道:“寡人曾与其先人安巴坚约为兄弟,所以赞华才敢跑过来投靠我,现在寡人老了,后世即便还有守文之主,赞华这样的英杰却是招也招不来的!”近臣就不再反对明宗了。唐明宗又于便殿问范延光天下战马有多少,老范答道:“三万五千匹!”唐明宗叹息道:“太祖在太原时骑军不过七千,先帝庄宗自始至终没超过一万匹,如今寡人虽有三万多匹战马,却不能使九州一统,这是寡人养士练将还不到火候啊!寡人老矣,有这么多战马何用啊!”

范延光奏道:“臣每次想到这件事情,本朝养马太多,可一名骑士的费用,可养活五名步军,三万五千骑兵可抵十五万步军,可现在骑军无所施用,如此虚耗国力,臣恐日久难继!”唐明宗叹息道:“正如爱卿所言,骑兵是养肥了,可却瘦了寡人的子民,这有何益呢?”

长兴四年五月,唐明宗封皇子凤翔节度使李从珂为潞王。皇子李从益为许王,郓州节度使李从温为兖王,河中节度使李从璋为洋王,镇州节度使李从敏为泾王。之后,唐明宗跑到九曲池避暑,居然登上高楼吹风,结果突然中风,可第二天却又好了。六月,唐明宗又中风了一次。九月,秦王李从荣一直认为自己会被册立为皇太子,可由于他残暴好杀,唐明宗一直没有将他定为储君,却只是下诏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上朝的时候秦王站在宰相之前,也相当于储君了,可李从荣还是惶惶不可终日。

十一月,唐明宗再次重病,而且这次已经到了病危的地步,于是他就从广寿殿移居到了雍和殿,一天夜里打了四通更鼓后,唐明宗突然从御榻上跳了起来,而且非常兴奋,他问管时间宫漏的宫女说道:“现在什么时辰了?”宫女答道:“四更了!”这个宫女也问皇帝道:“皇上你是不是醒了?”唐明宗答道:“寡人是醒了!”接着咳出了数片肉片像肺一样的东西,又拉尿拉了一升之多。这时候六宫的妃嫔全跑了过来,一起庆贺道:“皇上今日是还魂了,病好了!”于是就喝了一碗粥,又吃了太医进的汤药。到了天亮的时候,唐明宗已经渐渐康复起来。

这时候秦王李从荣突然领兵列阵于宫门外的天津桥,大内的禁军吓得赶紧抵挡他们,不久李从荣大败逃往河南府,结果还是被斩杀了。唐明宗听说之后,又是惊骇又是悲痛,几乎是御榻上跌落下来,直接昏了过去,后来又苏醒了几次,从此病就再也好不了了。宰相冯道立马率百官跑到雍和殿,唐明宗泪如雨下,极为哽咽地说道:“寡人家事搞成这样,真是惭见卿等!”然后就派宣徽使孟汉琼往邺都征召宋王李从厚入京。没过几天,受惊过度的唐明宗驾崩于雍和殿,终年六十七岁,在位共七年有余。

唐明宗在位的时候,见到百姓疾苦,曾非常凄然地说道:“自古只闻百姓养一家官吏,未闻一家官吏养百姓!”明宗出身于边地,从年轻时到老一直都在征战,他即位的时候都已经六十岁,他天性纯厚仁慈,每晚都会在宫中焚香仰天祷祝道:“某是蕃人,遇乱世而被众所推戴,事不得已,愿上天早生圣人,与百姓为主!”而明宗天成、长兴年间,中原岁岁粮食丰登,中原几乎没有战事,强大的契丹也非常畏惧明宗的神威,所以在残唐五代这个乱世之际,明宗之世可谓粗成小康了。

后世史家评论唐明宗说道,明宗打仗非常厉害,可以说是在唐庄宗之上,庄宗神勇过人,而明宗勇略兼备,他又有佐命之功,本来他也不想做皇帝,可能力和威望直接,还有机遇直接把他推上了天命之位,他本来有安重诲、任圜这样的一流谋臣,可这两个人就像陈平、蒯通一样,没有张良、萧何的气量和格局,所以就没能像有房、杜辅佐的唐太宗那样完成一统大业,而他的次子秦王李从荣、第三子宋王李从厚也做不了周成康、周康王那样的守成之主,正可谓天子是个可辅弼的好天子,臣子们却非王佐之才,整个五代十国,唐明宗和周世宗一样,让人感到壮志难酬,诚可深叹也!

32 阅读:17033
评论列表
  • 2024-03-09 17:59

    天子里面带兵打仗最厉害的只服宋武帝刘裕

    广东吴彦祖 回复:
    不要好像,那你怎么不说圆月阵
    史魔南歌子 回复:
    刘裕自己都说,没有刘穆之,天下都轻视他,穆之死后,你看他整个中原立马全丢了,皇帝做了两年不到就干不下去了。
    史魔南歌子 回复:
    怎么没输过,在赫连勃勃手里就碰了钉子,最后只好写信称愿与大王结为兄弟!那时候赫连勃勃还是叫作刘勃勃吧!
  • 2024-04-27 23:44

    慕容垂也不差,13岁就勇冠三军,沙场征战一生几乎可以说鲜有败绩,五十几岁才发力,威名吓得年轻气盛的拓拔珪落荒而逃,怪不得天龙里慕容博慕容复对复兴燕国念念不忘,中间都隔了都有600年了

  • 2024-03-31 13:04

    怎么说呢,也正是他活的久,才有机会做皇帝嘛,李存勖其实也算可惜的,自己好不容易弄的这么好的局面,给自己玩坏了。

    夜观澜 回复: 史魔南歌子
    他要是一点毛病没有,一统中原的概率还是很大的,就是太爱艺术了😄
    史魔南歌子 回复:
    是的!李存勖固然可惜,但以他的性格,迟早还是坐不稳江山的!
    史魔南歌子 回复: 夜观澜
    李天下,艺术玩太过的皇上都没有好下场,隋炀帝、南唐后主、宋徽宗、元顺帝之流都是如此!
  • 2024-04-29 10:08

    还有刘裕跟赵匡胤都是当时第一高手_凭百战沙场三军仰服而成千古帝皇之一。

    史魔南歌子 回复:
    难怪两家皇上都国号为宋,天意如此!
  • 2024-03-12 17:17

    李嗣源也算可惜,继位太迟

    天阶夜色 回复:
    被不良人黑惨了
    史魔南歌子 回复:
    确实如此
  • 2024-03-31 09:56

    小编是体育老师教的数字吧?

  • 2024-03-23 12:43

    那么牛,为什么54年,不能平定天下他,比李世民强,为什么没有再造大唐

    用户10xxx85 回复: 昊昊
    [笑着哭]要不怎么说他大哥要是活得久,哪怕登基一天都没他什么事啊!因为淮西名将,徐达负责开国,而蓝玉就是用来镇国的,还是太子的小舅子!
    昊昊 回复:
    至于去蒙古几次就跟游玩一样,啥战绩都没有,蓝玉一次战绩比他加起来都多。
  • 2024-03-12 18:08

    李亚子单看军事能力很强,五代十国甚至两宋都第一,是最有机会一统天下,可惜太早松懈了

    史魔南歌子 回复:
    性格决定命运,要是他和李嗣源出生一开始就交换一下,恐怕天下是另一番景象!
  • 2024-04-01 14:06

    还有慕容垂,十四岁从军,七十多去世,征战五十多年从无败绩。

    吹牛不打草稿 回复:
    姑苏慕容也很厉害!一招斗转星移!威震天下!
    仲达 回复: 史魔南歌子
    大丈夫能屈能伸,一上来王霸之气的都短命。
    史魔南歌子 回复:
    但是他曾经一度屈膝于苻坚麾下,不得不说人生还是不够豪迈!
  • RAY 4
    2024-03-13 18:24

    李世民那道数学题怎么做?16+44=50?

    史魔南歌子 回复:
    看过西游记,唐王游地府么?
  • 2024-03-09 22:26

    柴荣如果有五十四年么

    史魔南歌子 回复:
    柴荣要是能活这么长,还有你耶律家和赵家什么事?
    雪奈的白子 回复:
    柴荣地盘才多大点,拿全部的家当去拼辽国?北方要钱没钱,要人没人,就这么点家底,去打辽国,搞笑吗?
    史魔南歌子 回复:
    睡皇可不简单,金庸写东荒不败原型就是他!
  • 2024-04-27 10:02

    打仗最厉害的皇帝是刘裕 不过天妒英才[扁嘴]

    史魔南歌子 回复:
    刘裕失去武将王镇恶、文臣刘穆之以后,还有何作为?
  • 2024-05-12 15:02

    他跟李存勖比还是差点。

    史魔南歌子 回复:
    李勖就是个玩货,李亶上位太晚,也是有份做皇上,无缘得天下!
  • 2024-03-19 11:28

    别吹了,他连李存勖都比不上[笑着哭]

    史魔南歌子 回复:
    一看你就是不懂历史的人,李存勖做了四年皇上,人家李嗣源做了七年,李存勖被契丹打哭,李嗣源打得契丹连连进贡称臣,你说谁厉害?
  • 2024-03-18 23:30

    50岁-16岁=44年,果然厉害。[抠鼻]

史魔南歌子

简介:南柯梦醒怕春归,一棹烟波尽,风吹唐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