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死后,刘邦赐给萧何500侍卫,门客提醒:你大难临头了

青文评过去 2024-05-05 04:46:22

公元前197年,萧何协助吕后处死韩信。刘邦得到消息后,不仅没有怪罪萧何,反而大肆封赏,并赐给他500侍卫。

萧家满门上下都为此事而庆贺,结果却有个瓜农跑来,哭丧着说道:“大人,都大难临头了,你怎么还有心思大摆宴席?”

此人到底是谁?他为什么这么说呢?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公元前197年,远在长安城的刘邦接到了一道急报:陈豨反叛了。

这场叛乱,是刘邦时期规模最大的一次叛乱。这陈豨虽然并非异姓诸侯王,但是其手下的兵力反而比那些异姓诸侯王还要多。加上陈豨本人也骁勇善战,他的反叛着实打了刘邦一个措手不及。

此前,由于韩王信的反叛,使得汉朝失去了阻挡匈奴的屏障。因此,在平定了韩王信之后,刘邦命令陈豨统领赵地和代地的兵力,抵御匈奴。谁知,陈豨却借机与匈奴结盟,一起对付汉朝。为此,刘邦没少骂骂咧咧,大呼遇人不淑。

为了平定陈豨之乱,刘邦不得不亲率大军前去征讨,就连长安城的兵力都被抽调了大半。就在此时,坐镇长安城的吕后却得到了一条消息:已经被贬为淮阴侯的韩信,暗中与陈豨结盟,打算趁着长安城防备空虚的时候作乱。

原本韩信的保密工作做得还是不错的,可惜他有个家仆做错事情,得罪了韩信,韩信便将他关了起来,打算处死。为了救自己的哥哥,家仆的弟弟才冒死将此事告诉吕后的。

事关自己的身家性命,吕后不得不慎重。为此,她找来了丞相萧何,商量对策。

韩信是萧何举荐给刘邦的,因此,萧何与韩信的关系应该很密切才对。吕后此举看上去并不明智,万一萧何与韩信是一伙的怎么办?

事实上,由于刘邦长期在外征战,以至于朝堂上的事情,大多由吕后和萧何一同决策。两人也算是“老同事”了,对于萧何是什么样的人,吕后再清楚不过。

最后,他们一合计,让萧何去韩信府上,将其诓骗到宫里,再由吕后派人将其处死。萧何对韩信有举荐之恩,韩信这人重情重义,自然不会怀疑,这计划也算是天衣无缝。

果然,当听说刘邦的大军已经凯旋而归,在宫中摆下庆功宴的时候,韩信一点都没有怀疑。虽然他心中有鬼,但是此时不入宫,反而更显得做贼心虚。于是他跟着萧何入宫了。他没想到的是,在宫中等待他的是一群严阵以待的侍卫。

就这样,一代军神,没有战死沙场,反而这么糊里糊涂地送了性命。

这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话的由来。

有时候,得到赏赐并非好事

刘邦击败陈豨后,凯旋归来,这才得知韩信的死讯。他并没有怪罪萧何,反而对他加官晋爵,封赏无数。甚至还赐给他500名士卒以作护卫。

这下子,萧何出门时的仪仗那叫一个威风,很多大臣都向他投来羡慕的眼神。

对于这个结果,萧何也很满意。为此,他特意在家中大摆宴席,以示庆贺。丞相府门前一时间车水马龙,好不热闹。

但是就在此时,却有人发出了不和谐的声音。此人身穿一身丧服,跑到萧何门前痛哭不已。

门子一看这情形,以为此人是来找茬的,于是准备赶人。但是当萧何看清来人后,急忙制止住了。

此人名叫邵平,原本是秦朝的官吏。秦朝覆灭后,此人在长安城外以种瓜为生,是一个货真价实的瓜农。他种的瓜因为汁多水甜,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在当地颇有名气。

萧何听闻邵平博学多才,因此多次上门求教,希望其能担任自己的门客。邵平最终被萧何的诚意打动,答应了他的请求。不过他平时并不住在萧何府上,反而继续种着自己的西瓜。只不过,原本的主业变成了他的一种兴趣爱好罢了。

萧何明白邵平不简单,他这么做必有缘由。于是虚心问道:“先生,你这是演的哪一出?”

邵平答道:“哪一出?你大难临头了却不自知,还有心情在这里大摆宴席?”

旁边的家丁刚准备怒斥邵平,再次被萧何给制止住。他对邵平说道:“先生,这里人多口杂,我们到书房详谈。”

邵平点了点头,一副孺子可教的表情,便跟着萧何来到了后院。

邵平也不废话,直接说道:“先有陈豨反叛,接着韩信也参与其中。你觉得陛下对于大臣是个什么态度?他能放心吗?你虽然参与处死韩信有功,但是韩信可是你举荐的人,而且你现在位高权重,陛下对你能放心吗?那500侍卫,看上去是一种恩赐,其实是派来监视你的。必要的时候,他们甚至会取你性命。”

萧何闻言,后怕不已。他对着邵平拜了拜,感谢道:“大恩不言谢,在下有礼了。要不是先生提醒,我估计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来自刘邦的敲打

萧何采纳了邵平的建议,辞去了很多封赏,并且拿出自己的家财捐给朝廷。刘邦对于萧何的表现很满意,在百官面前狠狠地夸奖了一番。

当然,光这些还是不够的。此举只能暂时保住他的性命,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萧何开始自污。

当时,萧何在百姓中的名声很好。于是他反其道而行之,开始强取豪夺起来,弄来了不少田地。一时间,抱怨声不断。

对此,刘邦不怒反喜。他叫来萧何,对他说道:“你看看这些奏章,全是弹劾你的。朕现在给你一个机会,去向百姓好好道歉,他们原谅你了,这事情就算了。”

这要是换作别人,早就被刘邦给治罪了。由此看来,萧何此前的努力倒也没有白费。

萧何原本以为自己已经度过一劫,可以高枕无忧了。

结果有次上朝,他忧国忧民的“老毛病”又犯了。竟然向刘邦建议,将上林苑中的荒地、空地分给百姓耕种。

这上林苑可是皇家园林,刘邦时不时会前往狩猎、游玩。刘邦不由自主地想到:萧何竟然想拿皇帝的东西去讨好百姓,他到底什么居心?

于是,我们可怜的萧何萧相国,就这么被刘邦给下狱了。

幸好萧何平时广结善缘,人缘极好。不少大臣,甚至刘邦的近侍都在为萧何说好话。在经历了一番牢狱之灾后,刘邦将萧何给放了出来。

其实,刘邦倒不是真的想把萧何怎么样。他只是借机敲打敲打萧何罢了,毕竟恩威并施,打一下给一把糖,才是御下之道。刘邦此举只是想让萧何保持对自己的敬畏之心罢了。

于是,后来有人替萧何求情,他立刻骑驴下坡,顺势放过了萧何。如果刘邦真的动了杀心,萧何当时就会被拖出去斩了。岂能让他在天牢中待那么久。

都说“伴君如伴虎”,此话一点不假。萧何身为相国,位极人臣,但是皇帝一句话就能决定他的生死。萧何善于谋事,但是不善于谋身。要不是邵平提点,他很可能难以善终。智慧过人的萧何尚且如此,不懂权谋的韩信被处死也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毕竟他根本就没弄明白这个游戏该怎么玩。

很多人觉得韩信死得很冤,现在看来,一切都是他咎由自取罢了。



0 阅读:85

青文评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