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纸巾背后的印尼家族:祖籍福建泉州,在华一年进账超900亿

新潮商评论 2024-04-26 17:01:59

中国生活用纸行业有四大品牌:维达(维达国际)、清风(金红叶纸业)、洁柔(中顺洁柔)、心相印(恒安国际)。其中,金红叶为外商独资纸企,背后是由已故印尼知名华人黄奕聪创立的金光集团。而随着维达国际被金鹰集团旗下的亚太资源集团(创始人是印尼前首富陈江和)收购,成为后者的全资附属公司。两大印尼华裔家族将在中国市场正面对垒。

公开资料显示:金光集团(Sinar Mas Group)成立于1938年,投资遍及亚洲、美洲、欧洲、大洋洲,已形成七大核心产业:制浆造纸、金融、农业及食品加工、房地产、能源与基础设施、移动通讯和健康医疗,年营收及资产总额均超过数百亿美元,曾被《福布斯》杂志评为“印尼第一大财团”。

子公司亚洲浆纸业集团(Asia Pulp & Paper Co.,Ltd.)创立于1972年,是全球领先的一体化纸浆和纸张生产商,旗下拥有数十家制浆、造纸公司及100多万公顷速生林,分布于印尼、中国等地。产品和业务遍及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涵盖林、浆、工业用纸、文化用纸、生活用纸以及各类纸制品。

时间回到1923年,黄奕聪(Oei Ek Tjhong)出生于福建泉州洛江区罗溪镇后溪坂上自然村。为了谋生,父亲黄则“下南洋”,在印尼开了一家杂货店。7岁那年,他跟随母亲离开家乡,坐了七天七夜的船,前往望加锡与父亲团聚。

为了生存和还清债务,黄奕聪小小年纪就开始帮家里卖东西,高中辍学后自己学做生意——沿街叫卖糖果、饼干、面包等。到了上世纪40年代中期,他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开了一家食杂店,后来创办了一家小型面包饼干厂,并开始从事椰油(椰干)生意,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椰干商。

1962年,黄奕聪成立了金光公司(金光集团前身),主要从事椰干、肉豆蔻等农土特产品进出口生意。六年后,他与林绍良(三林集团创始人,前华人首富)共创一家食用油工厂,生产销售的比莫利(Bimoli)一度控制印尼60%的食用油市场,他也因此获封“食用油大王”。

进入70年代,黄奕聪开始涉足造纸业,收购了烧碱生产商Tjiwi Kimia,并将其转变为金光第一家造纸制造公司。1994年在新加坡注册成立亚洲浆纸业集团,并于次年登陆美国资本市场,这也让他获得了“纸业大王”的美誉。

2019年1月26日,黄奕聪去世,享年98岁。长子黄志源担任金光集团董事长;三子黄鹏年为金光集团银行董事长;四子黄祥年主要负责纸浆和造纸业务;五子黄柏年掌舵着金光置业,并担任上海金光外滩置地董事长;六子黄荣年负责农业及食品业务。次子黄鸿年则独立在家族之外,被称为“中国资本运作第一导师”,主持了包括“中策橡胶”等有名的并购案。

1992年,亚洲浆纸业集团进入中国市场,总部设在上海,先后投资建立了宁波亚浆、江苏金东纸业、金红叶纸业、海南金海浆纸、广西金桂浆纸、山东博汇等大型浆纸业企业,以及28.6万公顷的现代化速生林地,四个林场分别位于广东、云南、广西和海南。

目前,APP(中国)拥有林务事业部、纸浆事业部、大纸事业部、生活用纸事业部等业务部门,旗下拥有清风、唯洁雅、真真、怡丽、铂丽雅等品牌。此外,广泛涉及化工、房地产、造纸装备等业务。截至2022年底,总资产达到2445亿元,2022年在华销售额约943亿元。【注:在农业及食品加工业,投资了华丰方便面和大满贯食用油;在地产领域,投资建设了“浦西第一高楼”上海白玉兰广场、上海外滩威斯汀大饭店、上海金虹桥国际中心等】

除了商业上的成功,黄氏家族还心系桑梓,在家乡捐建奕聪学园、罗溪金光大道等,06年创办黄奕聪慈善基金会,用以资助中国各项慈善公益事业,包括2008北京奥运会、2010上海世博会等盛事,以及非典、汶川、玉树、雅安等重大灾难灾后援建。

2 阅读:1033

新潮商评论

简介:追踪科技、制造业、大消费领域最新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