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全国第一!2023年国际邮轮母港接待进出境旅客8.5万人次

中国网直播 2024-04-03 22:00:35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于2024年4月3日(星期三)上午10时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请天津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工围绕“贯彻落实四个‘善作善成’重要要求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天津篇章”作介绍,并答记者问。

中国日报记者:近年来,天津一直不断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绿色港口建设,特别是发布了港产城融合发展行动方案,我想问一下近两年港产城融合工作成效以及未来的打算。谢谢。

刘桂平:非常感谢您对天津的关注。大家知道,天津是一座依海而建、因港而兴的城市。近年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港的重要指示要求,加快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

世界一流智慧绿色枢纽港口建设提速加力。我们启动运行了全国首个港口无人驾驶示范区,建成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天津港拥有通往二连浩特、满洲里、霍尔果斯口岸的三条亚欧大陆桥;我们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保持经贸往来,集装箱航线145条,每月航班550多班。刚才已经介绍,去年天津港集装箱吞吐量超过2200万标箱,货物吞吐量5.58亿吨,这两个数字,位居全球第8位和第10位。我们积极主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天津港是北京营商环境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了更好服务北京,在京专门设立了京津协同港口服务中心。同时服务好雄安新区,在雄安综合保税区设立了服务中心。我们有44条海铁联运通道,覆盖京津冀及“三北”地区,去年运量达到122.7万标箱,这个数字排在全国第三位。

适港产业支撑作用持续增强。中船(天津)船舶制造有限公司去年交付3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6万标箱集装箱船;中石化南港120万吨乙烯项目达到了试生产条件;天津国际油气交易中心投入试运营;去年国际邮轮母港接待进出境旅客8.5万人次,这个数字在全国排在第一位。

港产城融合发展相互赋能态势加速形成。中远海运等航运龙头企业加快在津布局,去年与市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预计下个月,还会再布局两条远洋航线。航运服务集聚区加速建设。去年新注册航运服务类企业超过千家,同比增长13.5%。去年举办了首届天津国际航运产业博览会,天津港的服务辐射能力和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这个国际航运产业博览会将每年持续举办,今年计划7月举办。

下一步,我们将立足打造我国北方地区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战略支点,全力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具体有四方面考虑,即“四个提升”:一是提升港口支撑能力,加快发展“公、铁、海、空”多式联运,优化集疏运体系,提高港口吞吐能力、货物承载能力、货物集散能力。二是提升港口运营水平,推动智能化、绿色低碳化、货物高端特色化、服务增值化、管理高效化。三是提升适港产业发展质量,深度利用海洋资源,着力发展临港经济、海洋经济,形成更多新业态、新模式。四是提升港城发展能级,推动城市规划、功能布局、环境营造、业态设计,形成港口城市风貌。谢谢!

0 阅读: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