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谁是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国民党还是共产党?

彼岸紫竹 2024-04-10 08:15:13

以前我念书的时候,教科书里对国民党在抗战中发挥的作用基本偏负面,消极抗战、积极反共之类,看了很多台湾人的说法,对这件事都义愤填膺。这些年好多了,开始正面承认国民党在抗战中发挥的作用,但又有点矫枉过正,对共产党在敌后发动的游击战争宣传力度不够。

那么到底国民党、共产党,谁才是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

先来查一下中流砥柱是什么意思。

中流砥柱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文献,后来被广泛用来比喻那些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能够发挥关键作用、起到支撑和引导作用的坚强力量或个人。

所以这个词的关键是“砥柱”,就是那支能够起到关键支撑作用的坚强力量。

那么谁是这个关键支撑力量呢?

失败的战略目的

很多人喜欢用国民党在抗战中付出了多大牺牲,消灭了多少日军来说事儿。

先明确一点,评价战争甚至一场战斗的胜负,从来不是用谁牺牲多,谁牺牲少来衡量,如果对战争的理解还停留在这个阶段,那是电子游戏,不是现实的战争。

到底看什么?关键要看战斗双方的战略意图有没有实现,死人多少那是代价。

清晰地说,国民政府领导的正面战场,最大的战略目的应该是集中全国优势兵力,集合一切有生力量及资源,尽最大可能歼灭日军,保住全国大部分国土,积蓄力量后将日本人赶出中国。

国军实现了没有呢?很遗憾,我认为基本没有实现。

我这里没有贬低国军的意思,我对英勇杀敌的国军将士都感到非常钦佩,但是历史事实就是如此。

1937年813淞沪抗战是蒋介石主动在上海挑起的,想在上海吃掉数千日本海军陆战队,再顺便炸掉日本人在长江中的几艘军舰,如意算盘打得挺好,可惜一开始就出了汉奸,把偷袭计划泄露给了日本人。

弱国就是弱国,有心算无心也没有搞成,数倍于日军海军陆战队的国军也没有在日军援兵到来之前将其歼灭,长江中的军舰就更别提了,只被炸沉了一艘。

结果呢?战略目标基本实现,转移了日本人从北向南的战略进攻方向,改为由东向西;激励了民族士气;吸引了国际的注意力,因为全世界的记者都在实时报道战争如何惨烈,蒋介石如何英勇抵抗;最重要一点,让日本人吹破了“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牛皮。

可是代价也是巨大的,813淞沪会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抗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会战中,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日军投入9个师团22万人,伤亡9万余人;中国军队投入73个师70余万人,伤亡25万余人。

七七事变时,日本一共有17个常备师团,这就是后来的甲级师团,训练完备,是日军的精锐,每个师团2万多人,当时的上海战场已经聚集了一半的日本陆军,可以说已经倾尽全力。

国民党方面也是一样,国民党虽然派系林立,但是到了民族危亡的时刻,蒋介石的中央军以身作则,全部压上,其他军阀也没有含糊,整个国军,可以说尽数压在了淞沪战场。伤亡25万人,国军精锐损失殆尽,取得了刚刚说的那几条成果。

划不划得来呢?我认为划不来。

如果跟国民党换一换,此时是由共产党调配全国资源,那么战争的发生地绝不会是在上海,在上海打,要面对的是日军海陆空体系化战争机器,那不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长吗?我军没有或者缺少重武器,日军的舰炮,最大的口径203mm,还有空军支援。

所有我军一定不会在上海与日军死磕,而是充分发挥运动战的优势,在广大的农村,寻机歼敌。

那为什么国民党不这么做呢?因为国民党没有基层党组织,对农村没有控制力,老百姓也不支持他们,你看国民党所在地,都在城市,到了农村他们就是瞎子、聋子,无根之水、无源之木,可能比在上海输得还惨。

整个抗战22次大型会战基本将这样的剧本重复上演。

上面说的那些战略目标呢?可以说一个也没有实现,国军牺牲365万人,八路军、新四军一共牺牲16万人,共消灭日军48万人,确实将日军主力牢牢锁在了中国,这也是后来中国能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重要原因,可是这对盟军是好事,对我们中国人,那可是灾难啊。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没有一场仗是在自己国土上打,全部御敌于国门之外,这才是真正的实力!

抗日战争结束的时候,日军还占着中国6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沦陷区的老百姓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抗战8年,这就是最终的答卷。蒋介石的国民政府最正确的事,就是没有投降,仅此而已。

提高日本人的统治成本

任何事情都要算经济账,战争也不例外,如果日本侵略中国,在沦陷区的老百姓都是温顺的小绵羊,太君来了照样交皇粮国税,日本人付出1块钱军费,可以挣10块钱税收或者搜刮10块钱资源,这种战争可以无限期打下去,越打日本越肥。

但是如果反过来,付出10块钱军费,但是只能搜刮1块钱,只要日本人不是失心疯,这种战争,一定会在某个时间点停下来,日本人一定会夹着尾巴灰溜溜地滚蛋。

最好的例子就是2001年至 2021年发生的阿富汗战争,这时间比抗战还要长6年,整整一代人,美国跟塔利班之间的差距,与1937年中国与日本之间的差距,不知道大了多少倍,那又如何?美国在阿富汗消耗了2万亿美元军费,得到了什么?什么也没有得到,最后的撤军还非常得不体面,可以说是相当难看。

那么怎么才能提高日本人的统治成本呢?这就是共产党的战略目标,将日本人的统治成本提到最高,让他们在中国多呆一天都浑身难受,每个人就想早点滚回日本。

具体怎么做呢?这方法可太多了,故事也太多了,什么《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我相信很多人对日本人、对抗日战争的概念,最早就是来源于这些黑白电影。不得不说,这些电影拍摄的年代离我们久远,离当年却更近,很多主创都经历过那些事,电影显得更加真实,而且放弃了很多战争的残酷,把斗争拍得好玩,当年的小朋友们,都是当喜剧看的。很奇怪现在为什么没人这么拍了,我一直觉得那些电影挺好看的。

现实中的战争当然不是喜剧。但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很好地完成了历史交给他们的使命,日本人在沦陷区的统治可以说没有一天是安生的。

因为找不到八路军主力,为了维持统治,日军也只好化整为零,龟缩在了一栋一栋的炮楼里,以炮楼作为农村的据点,将沦陷区划分为一个一个网格,发现八路军主力时,几个据点一起倾巢而出。

这首先就放弃了日本体系化作战的特点,日本人的优势,从陆海空协同作战,变成跟八路军一样一个人加一杆步枪,这差距,小多了吧。

而且这是一种非常消极的战法,因为八路军是有腿的,而且得到了老百姓广泛的支持,怎么可能让你逮住。可是你躲在炮楼里,那可是谁都知道的。炮楼确实比较坚固,易守难攻,八路军缺乏重武器也是事实,可是炮楼毕竟不是美国白宫的“地堡”,用不着原子弹,总有办法给它搞掉。

1941年初,八路军山东军区的部队在潘溪渡伏击歼灭日军一个中队,缴获了一门日军92式步兵炮和3发炮弹,这个炮相对较轻,只有两百多公斤,甚至还能拆开分别搬运,方便携带。

八路军拥有这3发炮弹那可太吓人了,日本人后来派汉奸来传话,说用3挺歪把子、3挺轻机枪、足够的子弹来换这门炮,八路军回复:门都没有。

这个炮不算威力特别大,但是打日本人的炮楼,那是一炮一楼,只要我拉着这门炮出现,日军伪军就得投降,只要我3颗炮弹没有打完,山东境内炮楼里的日本人就没法睡觉。

这种日子是没法过的。

八路军在干什么呢?充分发挥游击战的精髓: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利用各种手段袭扰、消耗敌人,日本人小股部队出行的时候,就袭击干掉,遇到日本人押运物资的车队就劫走,劫不走就炸掉。

《亮剑》里,独立团化整为零,各自发展时期,张大彪跟同僚吹嘘“每天牛肉罐头伺候着,我都胖了”,说的就是这个阶段。

日本人在中国的统治是这种难度,这仗根本没法打。

共产党才是真正的中流砥柱

综上所述,我认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确实就是中国共产党,只是我们的宣传说得不够到位,我们还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国共两党换一换,会是什么结果。

首先国民党在敌后战场,那基本待遇跟日本人差不多,我之前曾经写过还乡团,很多人说还乡团比日本人还坏。没有老百姓的支持,是无法开展敌后战争的,过不了多久就是被团灭。

共产党在正面战场,有了全国的资源跟人民的支持,在广袤的国土跟日军周旋,根本不用跟日军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正所谓“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也就完全不用跟日本人在大城市拼消耗。相信用不了几年时间,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到了战略反攻阶段,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将有能力将侵华日军全歼在中国境内,而且根本用不了8年!这些人回日本干嘛呢?去充当右翼甚至极右翼势力吗?

至于台湾人怎么想,统一了以后改他们教科书就完了。

5 阅读:1254

彼岸紫竹

简介:挖掘真相,用冷静的理性温暖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