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授权CUDA!英伟达的“禁令”下发,中企从技术层面回应

秒看科技界 2024-03-14 15:20:34

众所周知,英伟达的先进AI芯片受到了拜登团队出口管制的影响,导致其部分先进产品无法做好自由出货。

尽管英伟达又紧锣密鼓推出了性能降低的“中国特供版”AI芯片,但由于性能下降幅度较大,中国人工智能厂商对其接受度普遍不太高:就这么稀烂的芯片,打发要饭的呢?

来自大洋彼案中国市场的激烈反应引发了英伟达的反思,逼着他们重新寻找新的策略来展开应对。

与此同时的是,国内GPU芯片厂商们,如华为海思、摩尔线程、壁仞科技等正迅速发展,这几年不断地推出性能卓越的AI芯片,一步步挤压英伟达内生存空间。

一些国产AI芯片,如华为内昇腾系列,在性能上已经接近甚至在某些领域超越了英伟达的王牌A100芯片,这无疑给英伟达带来了空前的竞争压力,给予其一次迎头痛击。

在这样的背景下,英伟达不敢再视中企为被施舍者,而视为堂堂正正的竞争对手。

如今为了维护其AI芯片全球第一市场地位,英伟达又采取了限制CUDA并行计算平台和编程工具使用的策略,试图通过这枚“釜底抽薪”的技术核弹,来打乱国产AI芯片的发展。

然而,晚了,美国虽丑,很他们想得很美。

英伟达黄仁勋翩翩来迟的这一举措,并未如英伟达所愿取得预期效果。国内厂商早已意识到核心技术独立自主的重要性,纷纷加大研发力度,寻求自主创新的道路。

摩尔线程便是这群国产科技企业中的佼佼者,他们成功研发出了具有完全自主产权的全新GPU系统架构MUSA,实现了软硬件一体化全功能的先进计算。

这一成果不仅打破了国外技术的垄断,更为国内GPU芯片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尽管英伟达如今试图通过修改规则或限制工具使用来维护其市场地位,但国内厂商依然能够找到替代方案,实现GPU运行上的二进制代码。

这显示出中国在GPU芯片领域乃至更多半导体领域的自主研发能力正在不断提升,有望在未来打破国外企业的技术垄断,实现更广泛的国产替代。

有多广泛?比如,我们提过的华为等国内企业早早在AI芯片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如今我们的国产AI芯片不仅性能出色,而且在基层架构等方面也实现了国产替代,这大大提升了国内企业在全球AI芯片市场的硬实力,手里有粮,心中不慌。

留得英伟达为首的美西方企业的时间,是真的不多了。

1 阅读:29
评论列表
  • 2024-03-14 19:59

    这才是中国科技企业的风向标,打脸那些茅台院士,山地院士及秸秆院士。

秒看科技界

简介:科技改变生活,关注我,你将更懂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