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第一位辞职的开国上将,毛主席派聂荣臻挽留,却被他给回绝了

观景说史 2023-03-31 19:43:27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军队现代化建设,军衔制度就成为了我军正规化道路上极为关键的一环。

在这种背景下,对当时的现役军人进行了军衔评定工作,最终在1955年进行了一次大授衔,共授予10人元帅军衔、10人大将军衔、上将55人、中将175人、少将802人。

在这些开国将帅中,有一位上将比较特殊,他是红4军军部的第一任秘书,一生南征北战,毕生从事思想政治工作,著名的《朱德的扁担》是他所写,他能文能武,被毛泽东誉为“军之良才”,他就是第一个要求退出领导岗位的朱良才上将。

1900年9月27日,朱良才出生于湖南省汝城县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毕业后成为了一名小学老师。

1925年,革命浪潮席卷神州大地,心怀救国救民抱负的朱良才毅然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湖南农民运动,成为了毛主席的忠实追随者。

1927年,朱良才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第二年的湘南起义时,他任资兴县组织部长,随后上了井冈山,和开国大将谭政一起,成为了红四军军部的第一任秘书。

朱良才在红军时期先后参加了黄洋界保卫战、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等战斗。

1928年8月30日,朱良才率领一个连驻守在黄洋界上,利用地势上的优势,以弱势兵力顽强击退了国军两个团的强攻,成功保卫住了红四军的主要军事基地。

战后,毛泽东写下《西江月·井冈山》:“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予以歌颂。

在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中,朱良才率领红九师活捉了国军主帅张辉瓒,毛泽东也写下了“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的诗词来赞扬朱良才。

抗日战争时期,朱良才主要是在晋察冀军区工作,先后任三分区政委和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政治部代主任、主任,协助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聂荣臻领导全区的政治工作。

抗日战争胜利后,朱良才协助聂荣臻组建了晋察冀军政干部学院,任副校长兼副政委;后又协助叶剑英组建华北军政大学,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培养了大批军政干部,对我军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朱良才被任命为华北军区政治部主任兼华北军政大学政治委员、华北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北京军区政治委员等职,在1955年大授衔时被授予上将军衔。

然而在被授予上将军衔没多久,朱良才就生出了辞去领导岗位的念头,因为在战争年代时,他曾多次负伤,留下了旧疾,头痛病是时常复发,这让他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于是在1958年就向组织提出申请退出领导岗位的要求。

朱良才要求辞去领导岗位的想法让许多人无法理解,这时候的他还没到60岁,完全还可以再干几年,而且北京军区政委是位高权重,一旦辞去这份工作就意味着将失去很多东西。

当时正是用人的时候,毛主席不想让朱良才这么快就退休,就特地委托聂荣臻去做朱良才的工作,聂荣臻见到朱良才后传达了毛主席挽留的意思,但朱良才却坚持要退休,把位置留给年轻人。

朱良才辞职被批准后,他专心于搞文学创作,写出了《这座山,它有革命》、《朱德的扁担》、《练兵与御寒》、《一根灯芯》等回忆文章。

其中《朱德的扁担》和《一根灯芯》还被编入全国中学、小学语文课本之中。几十年来,一直被人们所传颂,教育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

值得一提的是,朱良才将军一直倡导和秉持清白持家,俭朴本分、勤廉正直的家风。他家里的摆设很简朴,一套布沙发从1950年一直用到他逝世的1989年,整整用了40年。

朱良才不但过着简朴的生活,对子女要求也严格,他常对子女说:要靠自己,找谁也没用。

朱良才在大儿子朱兰瑞6岁时,这才离开家乡投身革命中,解放后这才把大儿子接到身边,为了记住来之不易的生活,他将大儿子的名字改为朱庶民。

朱庶民在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被朱良才动员回到汝城县的文教局工作,而且一干就是几十年。正是在朱良才“要靠自己能力吃饭”的告诫下,朱良才的子孙们凭自身的本事吃饭。

1989年2月22日,朱良才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朱良才生于乱世中,却心怀救国救民之心,而投身于革命洪流中。而他功成身退的高风亮节,真是令人所敬佩,让我们向朱良才将军致敬!

3 阅读:2176

观景说史

简介: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交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