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成功治愈1名二型糖尿病重症患者,是什么技术,有什么特点?

李大哥知识分享 2024-05-17 22:18:04

糖尿病是反映人体代谢异常的著名慢病,随着生活、饮食等多个因素影响,患者群体不断增加,确诊糖尿病之后,慢慢会出现各种并发症,肝、肾、脑、眼等脏器深受其害。

糖尿病至今仍被医学界认为“不可治愈”,它有两种类型: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其中1型是胰岛素分泌先天不足,2型主要是发生胰岛素抵抗,患者以2型病症居多。2型糖尿病会逐步削弱胰岛功能,很多病程长的患者最终走上打胰岛素续命的道路。

糖尿病常见治疗方式是“三个组合拳”:一个是靠患者自身主观能动性——少吃碳水多运动;一个是通过药物辅助——促进胰岛素分泌缓解病情;一个是给身体打胰岛素——走外源性补充的途径减少并发症。

但无论哪一种方式,都是“被动防守”的,没能从根本上解决糖尿病的威胁,依托现有条件,能不能主动出击,一劳永逸解决问题?

今年4月30日,国际权威杂志《自然》子刊《细胞发现》刊载我国上海长征医院医疗团队、中国科学院研究团队的最新临床研究成果:在全球首次利用干细胞技术,实现“自体再生胰岛移植”,成功治愈1名胰岛功能严重受损的2型糖尿病患者。

该2型糖尿病患者59岁,病史长达25年,因糖尿病并发症引起肾衰竭,出现尿毒症,在2017年中旬实施肾移植手术。但两年之后,血糖控制出现较大问题,起伏较大,由于担心血糖波动剧烈加速移植不久的肾脏恶化,所以参加了国内医疗团队“自体ensc胰岛组织移植”临床实验。

该医疗技术“含金量”、“含新量”都很高,通俗理解就是:通过患者外周血提取出干细胞,体外培育和诱导成胰岛细胞,再回输身体,重造“胰岛”,可实现2型糖尿病完全治愈。

这就相当于人体内负责生产胰岛素的“胰岛车间”,因维护不善、年久失修濒临倒塌和废弃,过去只能修修补补,但难以挽回倒塌命运。现在用新的“图纸”,重新建了一个“胰岛车间”,替代原有的车间,彻底解决问题。

自体再生胰岛移植技术有5个现实意义:

1、治疗方法的创新意义:世界上首次用干细胞,实现自体再生胰岛移植,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或肾移植后出现糖尿病的人群,有重要现实意义。

2、治疗原理和过程不复杂:先采集患者外周血,用基因技术编程为自体细胞(ipsc),转化为内胚层干细胞(ensc),实现再造新的胰岛目的。治疗时只需局部麻醉,将胰岛组织注射入门静脉即可。

3、治疗效果可直观检验:表现在患者空腹和餐后血糖值趋于正常,胰岛功能有效恢复,肾功、肝功等主要脏器指标正常,糖尿病并发症受控。

4、治疗成功为未来指明了道路:一方面为长期依赖胰岛素注射的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手段,摆脱糖尿病困扰;一方面临床试验成功,极大振奋了医疗科研人员的信心。

5、治疗成功案例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经媒体披露后,在社会上引起医生和糖尿病患者大量关注,还为细胞疗法、再生医学研究注入了“强心针”。

从临床上看“自体再生胰岛移植”还存在一些现实挑战,比如:移植物进入部分患者体内后,会不会被免疫系统误认为是“敌人”而清除?或者移植物会不会变异,在部分患者体内分化成肿瘤细胞?或者1型糖尿病患者,能不能用这种治疗模式?等等,均需要在后续的临床研究中论证。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降低新技术治疗成本,扩大治疗的受众面,在全国范围内尽早推开,而且纳入医保,才是真正的受益。在新技术尚未全面铺开时,遵医嘱用药控制,预防并发症变重,才是最重要的。

8 阅读:3157
评论列表
  • 2024-05-18 22:57

    如果是真的,早就成全球爆炸性新闻了!

  • 2024-05-21 00:43

    小扁又来造谣,安滴什么心?虚假滴广告,是不是用来骗钱?[好生气]

  • 2024-05-18 01:43

    这个技术更适合一型糖尿病。治疗二型糖尿病的性价比太低了

  • 2024-05-18 13:04

    上次是说海军医院?

  • 2024-05-20 14:15

    我也申请去做试验!

  • 2024-05-22 13:41

    没有多大实用价值,治疗费用必然是天价

  • 2024-05-23 10:01

    成功治愈一名,能不能实话实说,一起做临床试验的又有多少人,从头到尾都没有说这个问题,

  • 2024-05-28 21:01

    废话太多

李大哥知识分享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