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之痛:杨秀清与韦昌辉、石达开的矛盾,几乎是无解

聊聊历史 2024-03-02 14:39:33

天京之战刚结束,杨辅清带着“杨氏国宗”出征江西,这是“杨氏国宗”首次上战场,其中蕴含的信息量非常大。杨辅清离开没多久,韦昌辉从江西率3千兵马回京,诛杀杨秀清,酿成天京事变。

正在湖北作战的石达开,接到洪秀全命令后,采取观望态度,并未履行与韦昌辉的盟约,这也是事变扩大化的重要原因。杨秀清输给了韦昌辉、石达开;洪秀全借助北王、翼王的力量,除掉东王。

太平天国采取“军师负责制”,洪秀全并未掌握实权,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这些实力派才是天国的主宰。东王、北王、翼王都有一套独立的机构,内部自己运转,俨然就是小王国。

天京事变,终结了太平天国的辉煌,让清朝有了喘息之机。此时,两湖湘军绝处逢生,八旗、绿营再次反扑,太平天国四面受敌,加上列强支持清朝,获胜的概率渺茫,失败不可避免。

那么,如何避免天京事变呢?答案是很难,因为杨秀清与韦昌辉、石达开之间的矛盾,几乎是无解。无论杨秀清如何做,天京事变都会爆发,只是角色不同而已。

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之间,究竟是什么矛盾呢?答案是,畸形权力结构下的利益博弈,东王、北王、翼王之间注定难以共存。

杨秀清,凭什么崛起呢?杨秀清出身寒微,早年失去父母,又没兄弟姐妹,家族背景几乎是零。太平天国“首义五王”,杨秀清最穷苦,忍受的磨难也最多。

1848年,冯云山被逮捕,杨秀清表演“天父下凡”,一起跃而。所谓的“天父下凡”,并不存在,只是大家不敢撕破脸,免得信仰崩溃,才不得已承认杨秀清的权力。

韦昌辉、石达开跟杨秀清不一样,是两个阶层的人。杨秀清山上烧炭,忍受饥寒交迫之时,韦昌辉也许正在家里宴请宾客,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然后带着一帮家丁去山上打猎,改善口味。

韦昌辉是金田富户,田连阡陌,铺面也不少;石达开是富裕农民,还做一点小生意,温饱也没问题。此外,韦昌辉、石达开的家族背景雄厚,人才济济,硬实力相当了得。

1849年,冯云山再次从广东来紫荆山时,便拉着韦昌辉、石达开两位家族背景雄厚的实力派进入拜上帝教,抗衡杨秀清、萧朝贵的教派,维持内部平衡。

韦昌辉、石达开的作用,就是制衡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设想是,凭借自己在拜上帝教的威望,以及韦昌辉、石达开的支持,足以抗衡“教派”。

再则,杨秀清与萧朝贵也有矛盾,必须争权夺利,“教派”内部不稳。如此,冯云山可以从容斡旋,在各方之间充当“润滑剂”,让太平天国在正常轨道上前进。

冯云山这么做,杨秀清自然也知道,却不得不妥协。如果没有韦昌辉、石达开的鼎力支持,拜上帝教人数也不可能在短期内从3千变成5万,并得到大量的资金注入,让金田起义成为可能。

韦昌辉、石达开强大的实力,让杨秀清非常忌惮。1852年,冯云山、萧朝贵相继阵亡。定都天京后,“首义五王”只剩下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彼此矛盾更加尖锐。

京师卫戍权,水师统领权,掌握在北王韦昌辉手里。太平天国西征,主力是韦氏“国宗”以及石氏“国宗”,他们攻城略地,抢占城池,实际控制安徽、湖北、江西军务,这些几乎是太平天国当时所有的疆域了。

杨秀清在中枢策划,协调各路兵马,实际好处却给了韦昌辉、石达开,他岂能服气呢?如此,杨秀清必须想办法解决,否则就是给他人做嫁衣。

西征开始,韦俊、石祥祯夺取九江、湖口,并攻入湖北,在上游站稳脚跟。韦俊与石祥祯继续西征,杨秀清则派林启荣、黄文金、赖桂英接管。其中,林启荣坐镇九江,黄文金坐镇湖口,赖桂英在彭泽。

京师卫戍权,以及水师统领权,杨秀清也想办法剥夺韦昌辉。1854年,北王麾下水师大将张子鹏责骂水兵,激化矛盾,酿成“水师事件”。此时,主要责任是杨秀清,是东王违背协定,不给两湖水兵回家,张子鹏的责骂只是导火索而已。

水师事件后,杨秀清立刻“天父下凡”,杖责韦昌辉数百大板,让他好几天都下不了床。接着,以此为借口,把水师统领权交给唐正才,也就是东王管理,北王失去了水师指挥权。

“地产事件”,杨秀清依然“天父下凡”,让韦昌辉处死自己的兄长。接着,统筹对江南大营、江北大营作战为理由,把京师卫戍权交给石达开,却又想办法弄到东王手里。

1854年,“牧马人事件”,杨秀清再次小题大做。为了袒护八竿子打不着的所谓同庚叔,杨秀清“天父下凡”,派人闯入翼王府,让石达开亲自捉拿黄玉昆,交给自己处置。

黄玉昆,翼王麾下首席智囊,翼王集团二号人物,还是石达开的岳父。杨秀清这么做,表明是杖责黄玉昆,实则是敲打石达开,考验翼王的忠诚度,石达开也是欲哭无泪。

此事过后,杨秀清派石达开督师西征,顺手把京师卫戍权拿到自己手中。如此一来,本该是北王、翼王的利益,被东王夺取,内部矛盾更深。

杨秀清在天京,又可以“天父下凡”,韦昌辉、石达开不得不暂时容忍,却不代表他们不会反抗,不意味着可以无限退让。

1856年6月,江南大营被摧毁,长达三年之久的天京之围解除。此时,杨秀清威望如日冲天,便开始布局下一步工作,摘取胜利果实。

“杨氏国宗”,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他们与杨秀清没血缘关系,也不是一个家族的。杨秀清为了壮大自己力量,除了重用基层将领,还把“杨氏”当做自己的家人,结为一个阵营。

杨辅清、杨原清、杨宜清、杨雄清,都出身贫寒,没啥实力。杨秀清时代,他们留在东王府,保护杨秀清安全,东王表演“天父下凡”时,杨氏兄弟则承担安保工作,防止他人突袭杨秀清。

摧毁江南大营之前,“杨氏国宗”从未上战场。如今,他们却要去接管石达开打下的江西,翼王岂能容忍。都知道,1855年开始,石达开就锐意经营江西,把这里视为自己的蛋糕,岂能给他人染指。

1856年,杨秀清调石达开回京,参与摧毁江南大营。石达开北上,但江西军务交给岳父黄玉昆负责,各地守将赖裕新、傅忠信等将领,也是翼王的嫡系。

杨秀清动了韦昌辉、石达开的蛋糕,这是他们支持洪秀全,发动天京事变的主要原因。杨秀清想要摘取果实,还要册封“万岁”,巩固既得利益,双方注定要走向对立,甚至兵戎相见。

天京事变,是东王、北王、翼王矛盾激化的结果。没有韦昌辉、石达开支持,光杆司令洪秀全也奈何不了杨秀清,即便他逼封“万岁”,洪秀全也没能力阻止。

那么,为何说他们之间的矛盾是无解呢?很简单,韦昌辉、石达开是实力派,硬件强大,对杨秀清“天父下凡”非常反感。

韦昌辉、石达开看来,他们给太平天国带来的是“干股”,杨秀清只是表演“跳大神”而已,凭什么凌驾于他们之上。况且,所谓的“天父下凡”压根就不存在,如果杨秀清尊重他们的利益,北王、翼王还会容忍,否则只能开撕。

杨秀清尊重北王、翼王,意味着什么?杨秀清在南京协调,北王、翼王则控制各地,自己岂不是给别人做嫁衣了?杨秀清想获取权力,巩固现有地位,只能打击韦昌辉、石达开。

可以说,在畸形的权力框架下,太平天国逃不过天京事变这一劫,至少在“首义五王”这一代就不行。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他们难以共存。除非,洪秀全有实权,是朱元璋一类的人物,威望足以压住诸侯。

14 阅读:6758
评论列表
  • 2024-03-06 18:26

    分析得非常好

  • 朋友 13
    2024-03-21 18:34

    大家一起玩游戏,凭什么你开挂,一次就算了,开上瘾了[呲牙笑],不弄你弄谁[得瑟]

  • 2024-03-17 07:35

    权力斗争,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 2024-03-13 09:56

    此编水平还可以吧

  • 2024-03-23 14:24

    客观透彻有理有据

  • 2024-03-28 14:19

    太平天国注定会失败,对吗?

  • 2024-03-31 17:47

    这就好比五个人合伙开饭店,最后结果是破产倒闭[得瑟]

    专家 回复:
    应该说是五个山贼占山为王,其它三个去拼杀地盘,一个没啥用的人还想当老大瞎搞,不动你动谁啊
  • 2024-05-13 13:32

    石达开“大聪明”没有格局,谋定而失约,坐壁上观渔利,他本可以制约韦昌辉,避免事变扩大

    qzuser 回复:
    首先“明知事变不可逆”,石达开回来的比韦昌辉晚,他能怎么周旋?其次,韦昌辉下场是咎由自取,石达开真能劝得住也不至于双双灭门。再者,如果他真有自己算盘,也不至于主政半年就被洪排挤出走,就算这样了也还在帮南京解围,洪和石的格局谁更小?多看太平天国史料就知道石达开几乎所有的选择都不是为了自己,他才是真正的大义为重
    用户13xxx12 回复: qzuser
    相约事变,石达开“回来得晚”。。。这足以说明一切了嘛。韦昌辉当然该死,不用讨论
  • 2024-05-11 18:57

    都是 乌合之众

    qzuser 回复:
    还真不是,太平天国能人辈出,偏偏头领是个跳大神的
  • 2024-03-21 01:11

    好文章

聊聊历史

简介:品味历史,获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