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肿瘤发病率576/10万,社区癌症筛查扩展到7种

上海黄浦 2024-04-16 14:20:31

4月15日起到21日是第三十五届上海市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综合施策,科学防癌 ”。根据上海市卫健委发布消息称:最新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上海新发癌症病例8.5万例,发病率为576/10万,发病前三位的癌症依次是肺癌、大肠癌和甲状腺癌;2020年全市有3.86万人因癌症而死亡,死亡率为262/10万,癌症仍是本市居民的第二位死因。

“老张,现在体检报告出来了,有个指标异常,要么你找我,找一下其他指标,复查一下。”

在打浦桥社区,从3月底开始今年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之后,陆续一些体检报告出来了。如果出现体检指标异常,家庭医生都会提前通知自己患者,再做进一步检查。

据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科副科长、主治医师李梦依介绍,去年,该社区老年人65岁以上的体检人数在3500人左右,体检了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等常规项目,还进行了骨密度等筛查,并还在完善一些肿瘤指标筛查。

由于该中心不断引进新型检验、CT等设备,不仅可以提供常规检查,而且还可以进行不少肿瘤防治筛查,启动多种常见癌症综合风险评估和筛查管理,社区癌症筛查扩展到肺癌、大肠癌、食管癌、胃癌、肝癌、乳腺癌和宫颈癌等7种,目前,全市常见恶性肿瘤诊断时早期比例提升至40%,癌症五年生存率达到58%,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提前预防肿瘤,早发现早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降低死亡率。

一位在做CT检查的老人说道:“体检好处,能够提前知道,我不知道的病情,医生告诉我,有什么病,我可以对症下药。”

2013年,上海市启动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至今已累计筛查589万人次,发现癌前期病变患者9万余人,大肠癌患者约2.5万人,诊断时早期比例达46%,高出未参加筛查患者30个百分点。通过社区筛查检出的大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达到了85%,较同年全市50岁以上大肠癌患者生存率高出21个百分点,大幅延长了大肠癌患者生存期。

以打浦桥社区为例,李梦依说:“去年,我们大肠癌筛查,差不多1700人,其中69人阳性。我们建议转诊、复查,在这当中有一名患者,确诊为大肠癌,其他患者是息肉或者腺瘤。”今年,本市计划继续向50万居民提供免费的大肠癌筛查服务,推动早日实现“50岁以上人人参加一次大肠癌筛查”的目标。

医生提醒,癌症风险评估可以识别常见癌症个体风险,对高风险人群进行规范的筛查,是癌症防治的重要策略。癌症风险评估也有利于减少被动吸烟、幽门螺杆菌感染、乙肝病毒感染,以及不良饮食习惯等具有家庭聚集性的危险因素,提高运动健身、定期体检、接种疫苗等保健行为的参与度,提升整个家庭的健康水平。

0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