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如果也算忠君爱国的话,那三国时期人人都算忠君爱国了。
套用陈寿的一句话来评价吕布,还是蛮准确的:
吕布有虓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覆,唯利是视。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灭也。
吕布有咆哮老虎那样的勇猛,却没有超群智慧的谋略,轻抚狡诈而反复无常,眼中有的只是私利。从古到今,像这样的人没有不被消灭的。
准确地说:吕布是一个唯利是图、以自我为中心的精致利己主义者。
吕布人生中最大的伯乐是并州刺史丁原,丁原任命吕布为自己的主簿,自此,吕布进入仕途。
按当时的说法,吕布是丁原的门生故吏。
何进征召丁原入京担任执金吾,吕布跟随丁原进京。
董卓进京后,引诱吕布杀丁原,吕布不久就被提拔为骑都尉、中郎将。
吕布能够走上仕途,那是因为丁原推荐了他,吕布是门生,丁原是举主,从某种意义上说,丁原是吕布的“君”,这个君字要打引号的。
东汉时期门生与举主之间的关系互为党翼的,吕布杀丁原,在当时来看,这是一种违背传统的行为,是不被人理解的。
吕布杀丁原吕布可以投靠董卓,但杀丁原就说不过去了,这是一种背叛。
然而这种背叛对于吕布来说,绝对不是最后一次。
说吕布忠君爱国,大概是指他杀了董卓,而董卓是东汉的国贼。
王允评价董卓:
卓,国之大贼,杀主残臣,天地所不祐,人神所同疾。
陈寿评价董卓:
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
董卓凶残狠毒,残暴无道,自从有记载的历史,大概还没有像他这样的。
几乎东汉所有官员都想杀了董卓,但只有吕布做到了,吕布为什么要杀董卓?有三个原因:
1、与董卓的侍婢私通。
这个侍婢大概是貂蝉的原型吧,只是不知道这个侍婢是董卓的妾,还是单纯的婢女,从吕布这么害怕董卓知道来看,大概率是董卓的妾,那董卓绝对不可能饶过吕布。
2、与董卓有仇。
吕布曾经犯错,被董卓手戟投掷,虽然没打到,但让吕布心惊,万一哪次打到了,岂不是要送命。
吕布私通董卓侍婢3、投机。
吕布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只对自己有利,哪怕是亲爹,他也会毫不犹豫地杀了,吕布杀丁原是这样,杀董卓还是这样。
吕布杀丁原固然有被逼迫的成分,他不杀丁原,就会被董卓杀,但不是人人都会选择杀丁原,选择逃跑也是一条路,袁绍、曹操、袁术等人不是都逃了吗?
吕布不想逃,他想攀上董卓,就能走上富贵之路,那只能杀丁原了。
现在吕布杀董卓也是类似的道理,王允等人劝吕布做内应,此时的吕布面临生死选择,他如果不加入王允,就会被王允所杀。
吕布看到想杀董卓的人这么多,意识到董卓穷途末路了,再加上董卓把军队都放在外面防守,长安及附近的军队不多,吕布有利可图,才会同意杀董卓。
而所有的原因中,没有一条是关于吕布忠君爱国的。
吕布忠于君主吗?爱国吗?
丁原、董卓都曾经是吕布的君主,都死于吕布手上,而且还是吕布亲手杀的。
至于汉献帝,吕布就更加没有忠心可言了。
《后汉书 董卓传》:卓自屯留毕圭苑中,悉烧宫庙官府居家,二百里内无复孑遗。又使吕布发诸帝陵,及公卿已下冢墓,收其珍宝。
吕布在董卓手下时,董卓命令吕布发掘皇帝陵墓和公卿大臣的坟墓,收取其中的珍宝。
吕布杀董卓挖了东汉皇帝的祖坟,这叫忠君爱国?这可是国家的敌人。
《三国志 卷七 魏书七 吕布张邈臧洪传第七》裴松之注引英雄记:初,天子在河东,有手笔版书召布来迎。布军无畜积,不能自致,遣使上书。
汉献帝东归洛阳时,下诏让吕布迎驾,吕布以没有粮食为由拒绝,并派遣使者上书谢罪。
这是忠君爱国吗,天子来了都不救?
《后汉书 卷七十五 刘焉袁术吕布列传第六十五》:术遣韩胤以僭号事告布,因求迎妇,布遣女随之。
袁术称帝,派人告知吕布,同时请求接吕布的女儿与自己的儿子去完婚,吕布同意了,此时是公元197年,汉献帝近在许昌,吕布跟擅自称帝的袁术结为儿女亲家,这是忠君爱国吗?
汉献帝难道不知道?
李傕、郭汜等人反攻长安时,吕布不敌,准备逃走,临走前,吕布让王允跟他一起逃走,王允不愿意,对吕布说道:
若蒙社稷之灵,上安国家,吾之愿也。如其不获,则奉身以死之。朝廷幼少,恃我而已,朝廷谓天子也。临难苟免,吾不忍也。努力谢关东诸公,勤以国家为念。
如果得到社稷之灵保佑,国家平安,这是我最大的愿望,如果此愿不能实现,那么我将为之献出生命。如今皇帝年龄幼小,只能倚仗着我,遇到危险而自己逃命,我不忍心这样做。请勉励关东的各位将领,常将皇帝和国家大局放在心上。
吕布抛下皇帝逃命啥叫忠君爱国?
王允这样的大臣,就叫忠君爱国。尽管王允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在危急时刻,王允没有只顾自己逃走,而是选择与皇帝共生死,反观吕布,逃得比兔子还要快,这是哪门子的忠君爱国?
《三国志 吕布传》:布自以杀卓为术报雠,欲以德之。术恶其反复,拒而不受......而求益兵众,将士钞掠,绍患忌之。布觉其意,从绍求去。绍恐还为己害,遣壮士夜掩杀布,不获。
吕布投靠袁术,本以为自己杀了董卓为袁术报了仇,袁术会以礼相待,没到袁术厌恶吕布反复无常,没有接纳他。
吕布投靠袁绍,袁绍倒是接纳了吕布,但吕布打败张燕后,加紧增加自己的部下人马扩大势力,纵容手下将士对百姓抢夺掳掠,袁绍也猜忌吕布。
后来袁绍派人刺杀吕布,但没有成功,吕布又逃了。
陈宫迎立吕布到兖州,夺了曹操的兖州,曹操用了几年时间又打败了吕布。
吕布与陈宫只能向东投靠占据徐州的刘备,刘备收留了吕布,让吕布驻守小沛,结果吕布趁刘备带兵在外打仗的机会,偷袭了下邳城,赶走了张飞,俘虏了刘备和部将的家眷。
刘备走投无路之下,又投靠吕布,吕布拉纳了刘备,反过来让刘备驻守小沛,还为刘备解了纪灵之围,结果刘备加紧扩大势力,吕布又派人攻打刘备,刘备投靠曹操,仍然被吕布打败。
刘备收留吕布,吕布转眼抢了刘备的徐州曹操亲征吕布,打败并俘虏了吕布,吕布向曹操求饶,结果刘备在边上来了一句:
明公不见吕布事丁建阳、董太师乎?
曹操听了,还是杀死了吕布,先缢杀,后枭首。
从吕布的经历来看,他就是一个反复小人,有奶便是娘,他是没有感情的,只会考虑自己的利益。
投丁原,为了荣华富贵,投靠董卓杀丁原。
投董卓,私通董卓侍婢,与董卓有仇,为了前途又与王允合谋杀董卓。
投袁术,袁术不理他。
投袁绍,袁绍要杀他。
投刘备,背地里抢了刘备的城池。
最后还想投曹操,结果被曹操所杀。
吕布的一生,也是投机的一生,他完全就跟忠君爱国沾不到边。
有人说汉献帝去世后,把自己的陵墓建在吕布墓的边上,让吕布给自己陪葬,以此来说吕布得到了汉献帝的认可,说明吕布是忠臣。
这完全就是无稽之谈。
《后汉书 孝献帝纪》:魏青龙二年三月庚寅,山阳公薨。自逊位至薨,十有四年,年五十四,谥孝献皇帝。八月壬申,以汉天子礼仪葬于禅陵,置园邑令丞。
汉献帝在220年就把帝位让出去了,后被曹丕封为山阳公,虽然曹魏给汉献帝的待遇还行,但汉献帝始终是傀儡身份。
汉献帝去世后,也无法决定自己安葬在哪里,而是由魏明帝曹叡决定的,汉献帝三月去世,等到八月才被安葬,曹魏用了五个月临时弄个陵墓给汉献帝,以天子礼仪安葬了他,并派人管理陵园。
汉献帝禅陵汉献帝的禅陵在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七贤镇古汉村南,这个地方就是汉献帝刘协当年的封地,安葬在自己的封地里,也算合乎逻辑与常理。
但是,网上有传吕布墓在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郇封镇小兰封村西北角田野里,吕布墓离汉献帝的禅陵有五六公里远,这叫什么陪葬。
然而最重要的是吕布墓怎么会出现修武县?
关于吕布墓在修武县的说法,既没有史书记载,也没有考古资料证明,不知出处来自哪里。
吕布是在下邳被杀的,也就是今江苏徐州,徐州离河南焦作修武县有500多公里,这么远距离,曹操哪根神经不对了, 要把吕布千里迢迢安葬到修武县?
况且吕布被杀,是被当成罪犯被杀的,吕布是先被缢死,然后再斩首,首级还要送到许昌示众,然后安葬了吕布。
《三国志 吕布传》:於是缢杀布。布与宫、顺等皆枭首送许,然后葬之。
至于安葬在哪里,史书没有说,但绝对不可能长途跋涉上千里路,安葬到那么远的地方去,修武县的吕布墓大概率是后人编造的。
或者只是一座空冢,并无吕布尸体,有可能是吕布后人或者亲近的人立了一座冢,因为吕布的爵位是温侯,温县属于河南焦作,温县和修武县在东汉时期都属于河内郡,现在两地相距五六十公里。
所以汉献帝不可能让吕布陪葬,吕布墓也不可能出现在河南修武县,吕布更不是一个忠君爱国的人。
汉献帝把自己陵墓选在吕布冢隔壁,自己掂量吧[抠鼻]
最初说大奉先是大汉忠臣,和“上将潘凤”一样,都是一种调侃的说法,但传着传着就变味了,许多人都把这说法当真了。你别不信,十四亿里面至少有四分之一的人相信一吕二赵三典韦、李元霸一人锤死八十万、苏定方是大坏蛋、李小龙能把两百斤的沙袋踢飞二十米……他们相信这些都是真的。[得瑟]
忠~!大大的忠[点赞]我不允许你们说我“吕三姓”不忠。如果还有的话,那就是网上还有正常人[笑着哭]得清除了[笑着哭][笑着哭]
三国里面,除了袁术,哪个不是忠诚呢,即便是董卓,似乎也是对汉朝忠心耿耿[鼓掌]
吕布兵败下邳后被曹操缢杀后枭首,葬于今河南省修武县郇封村,称吕布冢(帝王为陵,诸侯大将为冢)。汉献帝过世前下令建自己的禅陵于修武县古汉村,就在吕布冢隔壁。 汉献帝禅陵和吕布冢为邻,和茂陵与霍去病冢为邻的意义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吕布在汉献帝心中的地位是国家大功臣,所以他要跟吕布长眠为伴。
事实是献帝死后要求吕布葬他旁边 那你说献帝为什么会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