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之死:对于明英宗来说,于谦是个恶人

人文之光 2024-02-13 16:43:23

在中国古代史上,南宋的岳飞和明朝的于谦是被相提并论的。于谦在明朝最危急的关口,及时拥立景泰帝登基,粉碎了瓦剌人的讹诈计谋,同时又组织残余明军在军事上挫败了瓦剌人想通过武力来夺取明朝北方区域的图谋。但是随着明英宗“夺门之变”的成功,于谦这个明朝大功臣,遭到了明英宗的杀戮。

后世对于明英宗的行为主体上保持负面评价,认为明英宗杀害忠臣,依旧是昏君。当然近年来,“互联网史学”发达,很多人又认为于谦是“权臣”,还认为“土木堡”是文官集团的阴谋。因此明英宗的形象居然有一定好转。

不过,不管怎么说,于谦被明英宗杀了是不容争议的。而于谦之死,根本原因在于,在明英宗眼里,于谦可是明朝头等恶人。

1、不作不死的明英宗

带兵打仗是一门技术活,宛如一个工程项目需要考虑很多细节一样,带兵打仗也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包括指挥系统、士气稳定、行军管理等方方面面。对于这些细节,明英宗都没有考虑,而是凭着一腔热血,带着大量明军精锐,在太监王振的忽悠之下和瓦剌人打仗。

要知道,即便是下象棋,资深玩家也能根据对方的一些路数,来估算出对方的水平。瓦剌的首领也先很快发现了明军的秘密:那就是明军的最高指挥官带领的明军毫无军事专业素养,说白了,就是没什么章法。于是也先大喜过望,通过在土木堡设伏等手段,歼灭明军主力,还俘虏了明英宗。

而这一切,都是明英宗自找的,所以说明英宗不作不死。

2、明英宗与景泰帝的命运

明英宗被俘,同时明军的北方主力被瓦剌军队消灭。此时的明朝陷入空前危机状态:皇帝没了,武装力量还被掏空了。所以明廷一度很慌乱。甚至有大臣主张不如逃到江南躲一躲——潜台词大体就是北方保不住了,不如把北方丢给瓦剌人。好在这时候,于谦挺身而出,陆续解决了两大危机。

首先不能让瓦剌人继续利用明英宗讹诈明朝。所以于谦主张朝廷应该拥立新皇帝。当然按照规矩,明英宗被俘,太子可以顺位登基。毕竟这种例子古代也有:比如战国时代楚怀王被秦国人扣押,太子在楚国登基,杜绝了秦国人的讹诈。不过,此时明朝处于危机状态,而太子还是小孩子,登基以后必然不能有效整合军事力量,所以于谦决定,拥立明英宗的弟弟做皇帝,这便是景泰帝——但是太子还需要继续由明英宗的儿子担任,由此来保障明朝皇位传承的正统性。

其次,就是组织各路残余明军,积极抵抗瓦剌军队。在于谦等人的努力之下,明朝的危机很快化解,进入转危为安的局面。

也先起初觉得明英宗奇货可居,最起码能图谋明朝半壁江山。但是于谦的这一番运作,让也先的计划全部泡汤。于是也先经过和景泰朝廷的一番交涉,最终决定把明英宗遣返回明朝。而明英宗返回明朝以后,景泰帝担心明英宗会搞事情(毕竟法理上,明英宗才是正统,自己不过是看守皇帝而已),所以命人软禁明英宗。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N年后,明朝皇位会沿着景泰帝的世系传承下去。但是景泰帝的儿子被册立为太子以后,没多久就死去了,景泰帝也在之后不久得了大病,这就给了明英宗复辟奠定了基础。于是明英宗在石亨等人的帮助下,宣布复辟。

3、于谦的命运

明英宗复辟以后,需要为自己的复辟行为“正名”。毕竟古代,废立皇后和太子都是大事儿,明英宗复辟就意味着景泰帝需要被废(当然很多天后,明英宗才意识到景泰帝的皇帝尊号没被废掉,以至于在一定时期内,明朝同时存在两个皇帝),而想要废掉景泰帝,就得给景泰帝搞一些罪名出来,既然景泰帝有罪,那么拥立景泰帝的头号功臣,就得被视为头号罪人。所以基于这个逻辑,于谦就很难善终。当然这也仅仅是原因之一。

对于明英宗私人感情来说,明英宗并不认为瓦剌人的势力能够灭掉明朝。因此对于自己被俘以后,于谦擅自拥立新皇帝是痛恨的,同时,于谦拥立新皇帝却没有让自己的儿子当皇帝,更是痛恨的——毕竟,对于失而复得的皇位,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明英宗更有一种患得患失的后怕心理,他会认为自己和后代都因为于谦而一度处于永久性失去皇位的危机中。因此于谦是否对明朝有功不重要,但对于自己来说,倒是头号罪人。

因此基于这一点,于谦也得被处决。

0 阅读:45

人文之光

简介:为文史爱好者提供一座象牙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