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陈洪奉旨锄芳草,跳入圈套自不知,都是嘉靖的算计?

不会落水的焱燚 2024-04-25 21:31:33

嘉靖长期吃丹药,变得神经质,常常怀疑自己儿子裕王,当然嘉靖年纪越大,只是有时会犯糊涂,他要思考的问题很多。

吕芳与裕王府联系,这是他知道的,也是他立起来的,是为了对抗严党。

严党被扳倒后,清流并不像严嵩那样无底线的谄媚,于是他对清流背后的裕王产生了怀疑。

严党倒下后,嘉靖急需白手套。

于是嘉靖开始了“锄芳草”行动,斩断儿子和宫里的联系,还派陈洪去把冯保送去朝天宫做苦役。

陈洪在裕王府被打,回到宫里包扎得夸张,嘉靖把这笔账算到了吕芳的头上,先是阴阳怪气表示,真是十步以内必有芳草,然后命令陈洪,从镇抚司、东厂开始“锄芳草”。

“锄芳草”,在陈洪心中,是为了让他正大光明的接班,心中乐开花。

不得不说陈洪眼界还是低了,他高估了自己在嘉靖心中地位,也低估了吕芳的道行。

陈洪根本没有猜出嘉靖“锄芳草”的原因,自愿跳入了圈套?

陈洪的小心机

从裕王府归来,包扎过的陈洪来到玉熙宫的时候,嘉靖在清修,吕芳则带着两个小太监在一旁收拾,按照设计好的策略,陈洪故意半隐着身子,跪在殿外回奏:

“奴婢陈洪给主子万岁爷复旨来了”。

突然小太监,不小心弄出了响声,吓了吕芳和陈洪一大跳。

嘉靖睁开双眼,对吕芳说:“这一个月来,你已经第三次扰朕的清修了”。

吕芳却很镇定,说了一句奴婢老了。

嘉靖一下子没法接话,于是转过头去问陈洪,你害怕什么?

这个陈洪故意卖惨,先撇清自己,进而达到“先抑后扬”的效果。

陈洪十分擅长的小伎俩,老套路,看似在为吕芳说话,实则是变相的拱火。

陈洪故意将冯保的事往吕芳身上扯,吕芳却是安静地听着,没有分辩。

吕芳四十年的功利听不出当中的阴谋吗?

为何还任由陈洪把火烧到自己身上,甚至还主动送人头?

原因其实很简单:吕芳想退休了。他将冯保送到裕王府时就开始思退了。

严党倒台之后,局势已经很清晰了,平衡打破了,嘉靖需要新的势力去和清流对抗,吕芳做不了这种事,他想退出。

他在寻找一个时机,故意犯错 给嘉靖一个让他走的理由。

嘉靖自然明白吕芳的心思,他确实为自己四十年的伙伴考虑,给他机会退出朝堂。

因此嘉靖看破不说破。

为了保全吕芳的下半辈子,嘉靖送了吕芳一道“免死金牌”:

对嘉靖来说,吕芳是奴婢,亦是朋友、伙伴,甚至与亲人无异,他舍不得吕芳走,可无论是为了继续为了掌控朝局,还是为了吕芳的结局,吕芳都必须走。

可以明确的一点是,“锄芳草”绝对不是冲着吕芳去的,更不存在要将吕芳的势力连根拔起的说法。

唯有陈洪一人如跳梁小丑般蒙在鼓里。

陈洪的缺点就是脑子不够用,冯保在宫里犯了大错时,吕芳就敢在嘉靖眼皮底下,将冯保塞进裕王府,他就不怕皇帝忌讳?

严党倒台那晚,吕芳在清流放走高翰文的票拟上签字,且故意等到最后时刻,才把批了红的票拟给冯保。

这一切都是嘉靖的安排,要打严党一个措手不及,陈洪居然没有想过?

得到嘉靖“锄草”旨意的陈洪,当晚就大刀阔斧地干了起来。

不过这一次,陈洪学聪明了,对朱七、齐大柱、没有“大开杀戒”,反而留了足够的余地和情面。

嘉靖的背后的心思

锄草行动,其实是嘉靖为了逼迫清流的内阁让步妥协的手段。

嘉靖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享受私心,他可以处理掉冯保、吕芳,就是让清流看到,你们如果不让我满意,他们就是下场。

吕芳退休,在清流看来,是因为亲近裕王遭了嘉靖猜忌,所以被发配了,而嘉靖让陈洪“锄芳草”,就是给徐阶他们看的,坐实他们的猜想,以达到“要钱”的目的。

嘉靖让陈洪去驱逐冯保以及打压“芳草”,也是在给陈洪下套——

冯保是嘉靖和吕芳物色的下一任司礼监掌印太监,等到他上台,陈洪还有活路吗?

而作为吕芳的另一个亲信黄锦,可以全身而退。

冯保去做苦力也是一种心智的磨砺,在嘉靖眼中如果这点苦都挺不过去,也就没有以后了。



0 阅读:0

不会落水的焱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