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鸟类519种!已成名副其实“鸟天堂”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5-21 13:00:29

北京市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都市之一,“两山两河”北京湾的生态格局,为城市提供了重要的生态基底和生态屏障,孕育了丰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今天上午,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市园林绿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和朝阳区生态环境局召开“北京市生态保护新闻发布会”。市园林绿化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处处长彭强介绍,北京持续落实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4.9%,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9.8%,已发现陆生野生脊椎动物612种,维管束植物2088种。

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市民们都能用眼睛轻松“测绿”,感受到视觉和精神的愉悦。

市生态环境局自然生态保护处副处长王玮介绍,全市集中建设区生态环境状况良好,其中绿视率为26.96%。绿视率,即人视野范围中绿色植物的占比,主要表征区域内人视野范围里绿色生态空间占比的平均值。这项指标从公众的视觉感受出发,评价城市公共空间的“含绿量”,反映了城市生态的品质。

从2020年开始,按照《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技术规范》,北京开始探索绿视率的监测评价,这也是集中建设区评价体系中的一项特色指标。该指标是城市更新和生态保护修复效果的表征之一,反映了在既有的城市绿地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开展的见缝插绿、疏解建绿、微小绿地建设的成效。

此外,全市生态保护红线林地生态系统质量提升,其中林地面积同比提高5.44%,生物量密度同比提高3.60%。重点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状况良好,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雾灵山市级自然保护区、野鸭湖市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等生态系统质量保持优秀水平。其中,雾灵山市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I)为78.1,同比提高0.61%。

绿化隔离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稳中有升,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I)同比提高1.04%。第一道绿化隔离地区绿色空间比例进一步提升,其中林地面积同比增加0.32%,草地面积同比增加0.68%;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水域覆盖面积同比增加6.43%。

彭强介绍,目前,全市共有鸟类519种,新增了4种,占中国鸟类物种数的比例超过三分之一,在二十国集团(G20)国家首都中排名第二,成为名副其实的“鸟天堂”。2012年以来,全市统筹城市更新和“疏整促”专项行动,新增城市绿地7000余公顷,建成一大批城市休闲公园、郊野公园、口袋公园、小微绿地,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15.5平方米提高到16.9平方米,各类公园1065家,北京已成为“千园之城”。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