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旧事之一

温家老三 2020-08-15 23:09:38

我第一次接触香港的东西,是我几岁的时候,具体几岁?忘了,反正那时候还没上小学,天天疯玩。有一天,邻居家买了一台电视,黑白的,小小的,我们一大帮小屁孩,天天去邻居家看电视。其实那时候村里已经有电视了,但离得远,看了一次就回家,不惦记 。

可现在邻居家,走路两步,那是天天不见不散呀。大地恩情,大侠霍元甲,京华春梦,蛙女,我至今记得歌曲:

河水弯又弯,

冷然说忧患,

别我乡里时,

眼泪一串湿衣衫。

还有:

万里长城永不倒,

千里黄河水滔滔,

江山秀丽叠彩峰岭,

问我国家哪像染病?

现在听起来,仍会激动激动哈。对了,我的白话就是在电视机里学的。

后来我爸一看,这不行呀,天天跑人家家里,这也太不好意思了。爸妈也买了一台电视,我记得是14寸的吧(不记得,也可能更小),黑白电视机,我们家的第一台电视机。其实真的好小,跟以后的台式电脑屏幕差不多。

电视后面还有天线,可以拉伸,而且屋后,要有收发信号的小信号器,隔几天,被风一吹,方向乱了,电视就变成雪花,爸爸就要去摇动长长的信号杆,我们姐妹一个在家里守着电视,一个在院子里,三方通话:可以了吗?还不行。现在呢?好了,好了,看清了。

虽然那么的麻烦,可那时候真高兴呀。

没过几年,村里有一个人,全村第一部彩色电视机出场了,其实全村第一台黑白电视机也是他家。因为他有一个儿子是很久以前去了香港的。作为全村第一部彩色电视机,大家都跑去一眼,瞧瞧彩色跟黑白有什么区别。

他家跟我们家也有一点七牵八扯的亲戚关系,当然,关系很远了。村里有些年轻女子,经过介绍,嫁去了香港。

以前去了香港的,后来嫁去香港的,因为老家有父母,有亲人,他们时不时会寄钱、寄衣服回来。80年代我们的衣服,款式好老土,看见香港寄回来的衣服,就算是旧的,都觉得好时髦。

我一个小学同学,她妈妈去了香港,小学毕业后,她也随迁去了香港,以后我再也没见过她。

听我奶奶说,我的爷爷,还没解放之前,被国民党征作民夫,挑着东西,从老家河源市(当时应属惠州府),一直到香港,走了三天三夜。我奶奶以为我爷爷从此没有了,但过了一个月,我爷爷回家了。

出来工作后,我与香港的缘分,就是在一家家香港工厂中辗转。

其中有一个老板,以前是警察,就是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穿着短裤,拿一根棍子的差佬。听说他极其有胆识,在任上捞了一笔,趁着改革开放,来到深圳开办工厂。

他在香港,有两个老婆,而且是亲姐妹,是否合法,不得而知,因为香港是1971年,才废除了一妻多妾制。他到了深圳开厂之后,据我们所知道的,有好几个女朋友,基本每个女朋友,都给他生了孩子。备注:我们知道的,有一个孩子,是他80岁时生的。他后来怎么了?我们也不知道,如果活着,现在有100岁了。当然,也有对钱财不屑一顾的,当时我们部门有个女孩子,长得苗条美丽,老板也有去追求她,但是她坚决不为所动。

还有我在另外一家公司的老板,是以前船王的女婿,在鼎峰期间,全公司有一万多人。开年会的时候,我第一次看到他,哇,真的长得好帅,他那个时候有50多岁了,但是依然风度翩翩,高大英俊,可以想象年轻时的风采。

他是一个有良心的企业家,在前几年,还把香港的一栋楼卖了,应对香港职员与深圳厂房的开支。公司以前在美国与香港都有上市的,但后来终究撑不下去,被国内的一家企业收购了。

九七回归的时候,我在深圳市里,见证香港的回归。当时跟一个非常要好的同事,一起去她表姐那里,她表姐在市里面一间平房租了一套房子,我记得有一张床,有一个洗手间,其他都没有了,当时她怀着孩子。

那天晚上,我们三个人,一起看军队进入香港,一起看烟花表演。其实军队是不怎么看得见,只看到好多的人,很多市民,扛着摄像机,一直往人流方向涌去,我们因为有孕妇,不敢跟上。可那天晚上的烟花,真的非常的美丽,我后来再也没看过这么美的烟花。我曾经的好朋友,也有10年没有联系了,我有时会想起她,不知道她现在过得好不好。

香港,与我们一衣带水,真正的同胞,下次,还会继续唠嗑,尝试用我的视觉,走入香港。

0 阅读:10